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分类、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海上风电项目持续推进,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上升[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海上风电加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海上风电基础结构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市场规模受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影响较大,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5亿元增长至89亿元。其中单桩基础作为目前全球应用最广、市场占比最高的基础形式,在市场发展中具有关键地位,并属于该行业的核心装备。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市场规模达到80.1亿元,同比下降19.1%。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江苏等地存量的大型项目推进速度较慢,并未在年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吊装,从而影响了2024年国内海上风电发展。预计未来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持续推进,单桩基础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上升趋势。


相关上市企业大金重工(002487)、泰胜风能(300129)、天能重工(300569)、海力风电(301155)、银星能源(000862)、明阳智能(601615)、电气风电(688660)、沙钢股份(002075)、首钢股份(000959)、宝钢股份(600019)等。


相关企业北京天顺风能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竞争格局、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发展趋势


一、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相关概述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是一种用于支撑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它通常由一根长钢管构成,直接打入海底土层中。这种基础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桩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风力发电机组所产生的垂直和水平载荷,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单桩基础施工简便快捷、成本相对较低,且适应性较强,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特别是水深在15到30米之间的海域。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安装导向平台、基础桩就位、锤击沉桩、拆除定位导向平台、后续施工等环节。


施工准备工作: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施工之前,首先需明确施工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大型浮式起重船、高效能打桩锤、精确定位导向架等。此外,施工前的海洋环境和气象条件确认也至关重要。需通过气象预报和海洋观测等手段,掌握施工期间的潮汐、风浪、海流等海洋环境信息,以及风速、风向、能见度等气象条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高效进行。


安装导向平台:导向平台在单桩基础施工中起到精确定位和导向的作用,确保单桩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垂直地沉入预定位置。安装导向平台时,需利用浮吊等设备将其吊装至海底预定位置,并进行固定和调整,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若采用抱桩器方案,则需将其安装在浮式起重船或专用设备上,以便在后续施工中固定和支撑钢管桩。


基础桩就位:将基础桩运送至施工区域,并靠泊于主施工浮吊的吊钩下,利用主起重船的双钩抬吊系统对基础桩进行翻身和竖立操作。在翻身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吊点位置和起升速度,确保基础桩能够平稳地由水平状态转变为垂直状态。竖立后,将基础桩缓慢下降并插入已安装好的导向平台或抱桩器内。在导向平台或抱桩器的约束下,基础桩开始进行自沉操作。此阶段需密切关注基础桩的下沉速度和姿态变化,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垂直地沉入预定位置。


锤击沉桩:当基础桩自沉至一定深度后,需使用起重船起吊打桩锤进行锤击沉桩作业。锤击过程中需根据海底地质条件和基础桩的下沉情况调整锤击力度和频率。初期可采用较小的锤击力度进行试打以观察地质反应,随着基础桩逐渐深入土层中可适当增加锤击力度以加快沉桩速度。同时需注意避免过度锤击导致桩身损坏或海底地质破坏。当基础桩下沉至设计标高并满足停锤标准时可停止锤击作业并进行贯入度检测以确认沉桩质量。


拆除定位导向平台:在完成锤击沉桩作业并确认基础桩已满足设计要求后需拆除定位导向平台。拆除过程中需确保安全并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已完成的单桩基础造成影响。通常可采用浮吊或其他吊装设备对导向平台进行整体吊离并运回岸上进行处理或再利用。


后续施工:后续施工包括单桩基础的防护施工和附属设施的安装施工等。首先对基础桩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并防止海水侵蚀,可采用涂刷防腐涂料、安装防腐层等方式进行防护。然后可安装防冲刷设施以减轻海浪、潮流冲刷对基础桩的影响,这些设施通常包括防冲刷块、护底结构等。同时还需安装连接法兰等附属设施以便与风电机组塔筒进行连接和固定,这些设施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精确安装并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还需进行电缆铺设等电气施工工作以确保风电机组能够正常供电并稳定运行。

单桩基础施工流程


目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可分为有过渡段单桩、无过渡段单桩。有过渡段单桩基础为国外早期近海风电机组基础的最常用结构型式,其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一根钢管桩及连接段组成。在基础与塔筒之间的连接段钢管四周,设置靠船设施、钢爬梯及平台等,连接段钢管顶端设有与风机塔筒相连接的法兰。桩顶与连接段钢管通过高强灌浆进行连接,高强灌浆材料具有大流动度、无收缩、早强及高强等特点,与钢材的粘结强度大,可满足海上风机基础的灌浆需求。同时在连接钢管内壁以及相应桩段的外壁设置剪力键,以限制钢和灌浆材料界面间的纵向相对滑移,增强连接效果。连接钢管与上部风机塔筒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无过渡段单桩基础为国内潮间带或近海风电机组基础的最常用结构型式,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基础型式为一根大直径钢管桩,与风机塔筒之间通过桩顶设置法兰相连接。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分类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行业的发展历程与海上风电产业的整体推进密切相关,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行业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期探索阶段、示范项目建设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2010年以前,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技术也处于摸索状态,尚未形成成熟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单桩基础主要依赖进口或处于试验阶段,国内企业在单桩基础的设计、制造等方面经验不足,相关技术和工艺还在逐步积累和学习过程中。2010 年之后,随着上海东海大桥、江苏如东等示范项目的建成,国内企业开始逐步掌握单桩基础的设计与制造能力。这些示范项目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实践经验,推动了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也培养了一批相关的技术人才和施工队伍,为后续单桩基础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9 年起,随着国家能源局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海上风电进入高速发展期,单桩基础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海上风电项目的核准和并网进度加快,带动了单桩基础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单桩基础的制造成本逐渐下降,其在海上风电项目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行业发展历程


二、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行业上游为原材料与基础设备供应商,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法兰、紧固件、海缆、防腐材料、焊接材料等,相关设备包括焊接设备、电气设备等。中游为单桩基础的生产制造。下游应用领域为海上风电领域,其需求量直接影响单桩基础的发展。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行业产业链


钢材是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主要原材料,它具有优良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其强度远高于混凝土等其他常见建筑材料,能够承受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在服役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荷载,包括风力荷载、波浪荷载以及结构自身的重力等,确保桩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出现破坏或过度变形。近年来,我国钢材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状态,从2017年的10.46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14亿吨,2025年1-9月中国钢材产量达到11.04亿吨,同比上涨5.4%。钢材产量的增长,为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有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2017-2025年9月中国钢材产量及增速


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海上风电行业向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方向发展。在政策的作用下,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不断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20年的900万千瓦增长至4127万千瓦,截至2025年6月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20万千瓦。随着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增加,单桩基础作为海上风电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需求量也随之不断上涨。

2020-2025年6月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三、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海上风电加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海上风电基础结构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市场规模受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影响较大,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5亿元增长至89亿元。其中单桩基础作为目前全球应用最广、市场占比最高的基础形式,在市场发展中具有关键地位,并属于该行业的核心装备。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市场规模达到80.1亿元,同比下降19.1%。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江苏等地存量的大型项目推进速度较慢,并未在年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吊装,从而影响了2024年国内海上风电发展。预计未来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持续推进,单桩基础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上升趋势。

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

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市场规模及增速


四、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竞争格局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领域竞争激烈,众多竞争者争夺新兴市场的份额。目前,行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泰胜风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出口欧洲海塔(14.7MW级)、亚洲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14.7MW级)的风电海工装备制造企业。

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相关企业


1、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 2010 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风电塔桩首家上市公司,是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及塔筒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主要生产销售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过渡段、导管架、浮式基础以及塔筒产品,为客户提供海上风电装备的“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可满足全球不同地区海上风电项目的多样化需求。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1亿元,同比上涨109.48%;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上涨214.32%。

2021-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2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专业从事兆瓦级风机塔架制造及新能源发电项目开发运营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为风力发电用风机塔架(含混塔及海上风机塔架、单桩)、海上光伏平台支架、锚栓以及新能源发电业务。风力发电设备通常包含风电机组、风电支撑基础以及输电控制系统三大部分,公司所生产风机塔筒及单桩为风电设备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公司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营业收入达到11.2亿元,同比上涨38.28%。

2021-2025年上半年天能重工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营业收入及增速


五、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市场需求保持增长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海上风电正迅速成为能源结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各国政府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控制的情况下,对海上风电的需求预计将继续上升。而单桩基础作为海上风电场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型式,以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和成本效益高的特点,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海上风电需求的增加,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行业未来需求将持续上升。


2、深远海领域拓展加速


以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主要应用在浅海领域。随着海域使用竞争加剧,海上风电项目逐渐向深远海转移,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逐渐向深远海方向拓展。这对单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风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行业内企业将不断加强技术突破,以适应更深的水域。这些发展有助于捕获更远海域更强劲、更可靠的风力,大大提高能源生产潜力。


3、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费用大幅减少,但安装由单桩基础的初始成本仍然较高。对于许多开发商来说,尤其是在新兴市场或规模较小的企业,前期资本投资是一个重大障碍,减缓了采用的速度。未来,我国政府将出台多项政策,通过政策补贴等手段,降低初始成本,拓展收益来源,提升项目投资吸引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9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企业案例解析,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政策环境洞察&发展潜力,中国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基)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