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电网自动化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监测、控制、保护与调节的核心装置,通过实时采集电压、电流等数据实现电网优化调度,是保障电力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当前,我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正处于政策红利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期:国家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密集出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政策,从顶层设计到产业促进构建起系统性支持框架,明确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电力投资结构加速向电网侧倾斜,2024年电网工程投资增速达15.32%,2025年1-8月同比再增14%,直接拉动设备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达128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前者凭借特高压与存量改造占据40%市场份额,后者以11.9%增速成为增长极,新能源并网、微电网等新兴赛道亦快速崛起。竞争格局方面,国电南瑞等龙头企业占据高端市场主导,许继电气、东方电子等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华为等跨界企业则通过ICT技术切入新赛道。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行业将向全域智能决策、配网自动化与跨界融合方向演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体系。
上市企业:国电南瑞(600406.SH)、许继电气(000400.SZ)、四方股份(601126.SH)、中国西电(601179.SH)、平高电气(600312.SH)、中电鑫龙(002298.SZ)、国能日新(301162.SZ)、积成电子(002339.SZ)、林洋能源(601222.SH)、恒实科技(300513.SZ)、科华数据(002335.SZ)、远光软件(002063.SZ)、金智科技(002090.SZ)、三佳科技(600520.SH)
相关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乐山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西安沣源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仪配电自动化有限公司、三泰电力技术(南京)有限公司、青岛源泰林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安徽耐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天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网自动化设备、智能电网、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产业链、电网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电网自动化设备细分市场、电网自动化设备企业格局、电网自动化设备发展趋势
一、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相关概述
电网自动化设备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用于监测、控制、保护和调节电能的各类电子和机械装置。这些设备通过实时采集电网运行状态信息,如电压、电流、频率等,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电网的优化调度和管理,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确保安全运行和优化管理。
电网自动化设备主要根据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环节和实现功能进行分类。按应用环节,它覆盖了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的全过程,形成了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以及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等系统。若按核心功能划分,则可分为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和保护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以及作为系统大脑的主站/子站计算机系统与通信网络。这种多维度、全环节的分类体系,共同构建了保障现代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智能神经中枢”。
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早期始于技术探索与试点,主要依赖引进国外系统;随后通过规模建设与体系形成,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技术的普及;在智能化升级阶段,受“坚强智能电网”战略推动,实现了统一平台和集成化发展;当前已进入深度融合与创新引领时期,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并实现技术标准的国际输出。
二、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背景
我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发展,正受益于国家层面系统而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关键政策,共同构建起以“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框架。这些政策不仅明确将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为核心路径,更通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强化系统性推进,同步在产业层面以《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保障需求牵引,在技术层面以《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融合创新,从顶层设计、系统建设、产业促进与技术赋能多个维度,共同为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构筑了清晰的政策路径与强劲的发展动能。
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为缓解区域电力供需不平衡矛盾,国家电力投资重心逐步由发电侧向电网侧倾斜,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成为关键着力点。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源与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分别为11687亿元和6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和15.32%。进入2025年,电网投资力度进一步增强,1-8月全国电网工程投资规模达3796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显著高于电源工程的0.5%。这一结构性转变,直接拉动了对电网自动化设备的市场需求。
在全球加速推进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电网升级改造需求持续释放,特高压建设作为我国电网投资的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由“19条交流特高压+20条直流特高压”构成的骨干网架,总里程突破4万公里,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跨区域能源调配格局。据国家电网规划,“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规模达3800亿元,预计新建线路3.2万公里、变电容量3.4亿千伏安。预计2025年将新开工4条直流、3条交流特高压线路,而“十五五”期间每年有望保持“4直2交”的高强度建设节奏。这将为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带来持续且规模可观的发展机遇。
三、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产业链
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涵盖芯片、传感器、通信模块及软件平台供应商等,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但高端 FPGA 芯片仍依赖进口。中游包括自动化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商,市场集中度较高,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外资企业在高端市场有一定份额。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发电企业和大型电力用户等,随着新能源发展和电网建设推进,对电网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四、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战略引领下,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政策支持与技术融合共同构成行业增长的双轮驱动。政策层面,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在“十四五”期间规划投入超过3万亿元,全面推进电网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投资保障。技术层面,5G电力专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赋能电网系统,推动设备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7%,助力电网由传统输电网络向高效、自愈的智能能源枢纽转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行业整体规模达到1286亿元,同比增长9.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细分领域来看,我国电网自动化设备市场呈现“主力稳健、新兴崛起”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变电站自动化作为核心板块,受益于特高压工程持续推进与存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占据行业总规模的约40%,其中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占据市场主导。配电自动化则成为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在城网升级与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拉动下,2024年其规模达310亿元,同比增长11.9%,占比提升至24%。与此同时,新能源并网控制系统、微电网控制系统等新兴领域迅速崛起,正逐步成为推动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
五、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已形成“一超多强、专业细分”的竞争格局,其中国电南瑞作为全产业链龙头在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许继电气、四方股份、东方电子等企业则分别在特高压控制、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等细分领域构筑了独特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与此同时,华为数字能源等跨界企业正凭借ICT技术优势切入数字电网新赛道,而南网电网则在智能运维领域通过大模型应用推动运营模式创新。这一格局呈现出国有主导、专业化分工与跨界融合并存的多层次竞争态势,各企业通过在特定领域的技术积淀和市场深耕,共同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六、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未来将朝着深度智能化与系统融合化方向加速演进,其核心驱动力源于电网角色从单一的能源配置通道向复杂多元的新型能源系统枢纽的战略转型。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系统从“单点自动化”向“全域智能决策”跃升,实现预测性维护和电网自愈。为适应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与多元负荷增长,配电网自动化将成为关键投资领域,虚拟电厂、光储协同控制等技术将重塑电网运行模式。同时,产业生态将从传统链式配套走向跨界融合,ICT巨头与电网设备企业将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驱动技术架构革新,最终构建起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且具有高度弹性的智慧能源体系。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从“单点自动化”迈向“全域智能化”
未来,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将从满足基础自动化需求,升维至构建具备深度感知、智能决策与协同自愈能力的智慧能源体系。云计算、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不再局限于设备层面的功能优化,而是系统性重塑电网的运营模式。具体表现为:基于海量数据与AI算法的预测性维护将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数字孪生技术将在虚拟空间中实现对物理电网的全息镜像与模拟推演,从而支撑更精准的调度决策和电网规划。这一趋势将推动行业价值重心从硬件设备制造,向“硬件+软件+算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迁移,对企业的基础研发与跨学科技术整合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2、从“能源配置通道”转向“新型能源系统枢纽”
为承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与多元负荷增长,电网自动化设备的根本任务将从保障单向、稳定的电力输送,转变为管理一个双向潮流的复杂能源互联网。这一转变将重点激发配电网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投资,以解决分布式光伏“鸭形曲线”与电动汽车无序充电等带来的运行难题。因此,支持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的并网控制技术、提升配网自愈能力的馈线自动化技术,以及整合分布式资源的虚拟电厂平台,将成为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的焦点。电网自动化系统需具备前所未有的弹性、灵活性与开放性,从而引领行业从主网到配网的全面升级,并催生新的市场增长极。
3、从“链式配套”走向“跨界融合共同体”
传统以电网企业为主导、设备商配套的链式产业结构,将被跨界融合、互利共生的产业生态所取代。这一趋势下,一方面,如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传统龙头企业,将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知识与全产业链能力,持续巩固在核心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以华为数字能源为代表的ICT巨头,将携其云计算、联接技术与AI底座强势切入,推动行业技术栈的革新。竞争格局因此将从单一的产品竞争,演变为不同技术路线与生态体系之间的竞合。企业需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积极寻求与跨界伙伴的战略合作,共同定义标准、构建平台,方能在未来融合共生的产业新生态中占据有利位置。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1-2025年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6-2032年中国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