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政策、产量、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汽车压铸件规模达264亿元[图]

内容概况:汽车压铸件行业是指利用压铸成型工艺,将铝、锌、镁等合金材料在高压下注入精密模具,制造汽车用金属零部件的产业,产品广泛用于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结构及“三电”系统等关键部位。汽车压铸件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汽车工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轻量化、节能减排需求推动铝合金等轻质合金压铸件应用持续扩大,同时压铸工艺从低压、高压到真空压铸不断升级,提升了零件精度和性能。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压铸件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伴随汽车产业整体繁荣,行业实现稳定增长,企业的技术研发与配套能力日益增强,产品结构不断向高端化、集成化方向迈进。据统计,2017-2024年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规模从189.88亿元增长至264.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84%。未来,汽车压铸件行业将朝着精密化、轻量化、绿色化及总成化方向深化发展,持续满足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高性能压铸件的需求。


相关上市企业:拓普集团(601689)、广东鸿图(002101)、爱柯迪(600933)、旭升集团(603305)、文灿股份(603348)、嵘泰股份(605133)、比亚迪(002594)、铭利达(301268)、美利信(301307)、宜安科技(300328)等。


相关企业:天津市发利汽车压铸件有限公司、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焦点联合压铸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汽车压铸件行业相关政策、汽车压铸件行业产业链、铝合金行业产量、汽车行业产销量、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汽车压铸件行业产量、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规模、汽车压铸件行业发展趋势


一、汽车压铸件行业概述


汽车压铸件是通过压铸工艺生产出的汽车零部件或结构件。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它使用高压将熔融金属快速注入精密设计的模具中,冷却后形成具有复杂形状和细节的零件。压铸件具有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优良、耐磨性强、机械强度高等优点。按照材料不同,汽车压铸件主要分为铝合金汽车压铸件、镁合金汽车压铸件、铁合金汽车压铸件、锌合金汽车压铸件等。

汽车压铸件的分类


二、汽车压铸件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53年至1981年的萌芽期,该阶段中国汽车工业逐渐起步,汽车压铸件相关技术的探索逐步推进。早期,中国汽车压铸件主要依靠国外进口。随着压铸机实现国产化,摆脱进口依赖,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开始逐渐发展。1982年至2006年的启动期,中国在汽车制造领域开始引入外资。中国工人在汽车组装中不断学习相关技术,并不断推进汽车压铸件国产化进度,为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快速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同时,中国压铸铝合金在牌号设置、标识方法、成分与性能等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使得汽车压铸件产品质量得到一定保障。2007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中国汽车压铸件生产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汽车销售量快速增长,并带动汽车压铸件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发展历程


三、汽车压铸件行业政策


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视和引导。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例如,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壳型铸造、精密组芯造型、硅溶胶熔模精密铸造工艺及装备,鼓励轻合金高压/低压/挤压/差压/半固态等铸造工艺与装备,鼓励铸件高效自动化清理成套设备,铸造专用机器人。2024年2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依托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有序推进与绿色低碳转型密切相关的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颠覆性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绿色电力装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一批标志性重大装备。

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相关政策


四、汽车压铸件行业产业链


汽车压铸件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和设备,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铁合金、锌合金等;设备主要包括压铸机等。其中,压铸机是压铸工艺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汽车压铸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产业链中游为汽车压铸件的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是汽车制造。

汽车压铸件行业产业链


汽车压铸件的原材料种类较为丰富,其中,铝合金是市场上广泛采用的主要材料。铝合金压铸件因其轻量化特性,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以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的汽车零部件。这种材料还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和优良的导热性能,特别适合用于需要散热的部件。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合金凭借其高强度、耐腐蚀、延展性好、易加工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建筑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全球对节能减排和轻量化需求的增长,铝合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铝合金的需求增长尤为显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4年中国铝合金产量从792.2万吨增长至1614.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7%。2025年1-7月,中国铝合金产量为1062.8万吨,同比增长15.28%。未来,随着铝合金产量的持续提升,汽车压铸件行业也将迎来进一步增长。

2017-2025年7月中国铝合金产量及增速情况


汽车压铸件是采用特定的压铸工艺,将熔融的金属在高压下注入模具内,待其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金属零件。这些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等关键部位。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产量达888.24万辆,2008年突破千万大关,产销规模位居全球第三。近年来,国家推出包括汽车以旧换新在内的多项扶持政策,各地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显著拉动了汽车消费。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为汽车产量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2024年期间,中国汽车产量从2901.54万辆增长至3128.2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1.08%;汽车销量从2887.89万辆增长至3143.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1.22%。2025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来看,2017-2024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79.4万辆增长至1288.8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48.91%;销量从77.7万辆增长至1286.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49.33%。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随着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汽车压铸件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7-2025年8月中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五、汽车压铸件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压铸件行业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近年来产量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压铸件产量从2017年的48.43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55.9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2.07%。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电池构件、电机壳体、电控壳体等“三电系统”关键零部件的需求迅速增加,极大地拉动了汽车压铸件的市场需求。这些高性能、高精度的压铸件产品不仅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和高效能的严格要求,也推动了压铸行业在技术工艺上的持续创新与升级。未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容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汽车压铸件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7-2024年中国汽车压铸件产量统计情况


汽车压铸件行业是指利用压铸成型工艺,将铝、锌、镁等合金材料在高压下注入精密模具,制造汽车用金属零部件的产业,产品广泛用于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结构及“三电”系统等关键部位。汽车压铸件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汽车工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轻量化、节能减排需求推动铝合金等轻质合金压铸件应用持续扩大,同时压铸工艺从低压、高压到真空压铸不断升级,提升了零件精度和性能。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压铸件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伴随汽车产业整体繁荣,行业实现稳定增长,企业的技术研发与配套能力日益增强,产品结构不断向高端化、集成化方向迈进。据统计,2017-2024年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规模从189.88亿元增长至264.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84%。未来,汽车压铸件行业将朝着精密化、轻量化、绿色化及总成化方向深化发展,持续满足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高性能压铸件的需求。

2017-2024年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规模


六、汽车压铸件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代表企业主要包括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铭利达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它们在发动机、传动、转向、制动等多个传统燃油车系统相关领域均有着深厚的布局,产品线广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崛起,这些企业也纷纷转向新能源领域,成功打造了电池构件、电机壳体、电控壳体等新能源三电系统的配套能力。其中,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压铸业务已覆盖全球汽车市场,专注于提供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赢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青睐。

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代表企业及相关介绍


1、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共八大业务板块,主要客户包括国际国内智能电动车企和传统OEM车企等。另外,成立电驱事业部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是公司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拓展机器人业务,为公司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公司奉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坚持研发与创新,推进全球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让整车厂更加信任的合作伙伴。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拓普集团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为12.77亿元,同比增长6.14%。

2020-2025年上半年拓普集团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


2、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主要包括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成型制造和汽车内外饰产品制造两大业务板块。在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成型制造业务中,公司致力于精密铝/镁合金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产品适用于燃油汽车、混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通讯和机电行业。在汽车内外饰产品制造业务中,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四维尔主要从事汽车内外装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产品适用于燃油汽车、混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东鸿图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营业收入为41.99亿元,同比增长18.48%。

2022-2025年上半年广东鸿图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营业收入


七、汽车压铸件行业发展趋势


1、精密化


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正朝着高度精密化的方向持续发展。为满足汽车关键部件对尺寸精度、结构完整性和机械性能的严苛要求,压铸企业不断引入先进模具技术、高精度加工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显著提升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精密压铸件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和电驱系统等核心总成,助力整车实现更高性能与更长寿命,同时也推动行业逐步从传统制造向高端精密制造转型升级。


2、定制化


定制化正成为汽车压铸件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品牌和车型系列的不断丰富,不同主机厂对零部件的设计、材料和性能提出差异化需求。压铸企业积极推动柔性生产和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提供从结构优化、材料选型到工艺实现的一体化定制方案。这种以客户为导向的协同开发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增强了供应链黏性,推动行业从标准化批量生产向个性化定制服务转变。


3、轻量化


轻量化仍是汽车压铸件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在节能减排和电动汽车续航提升的双重驱动下,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压铸工艺也持续优化,致力于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实现零部件的减重。通过结构集成设计,多个零件可被压铸为一个整体,减少连接件数量,降低总成重量。轻量化压铸件不仅应用于车身和底盘,也逐步扩展至电池包壳体、电驱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


4、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已成为汽车压铸件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汽车压铸件行业积极推广低碳材料与清洁生产工艺,通过使用再生铝材、优化熔炼工艺、降低能耗以及减少废弃物排放,不断降低碳足迹。同时,压铸企业加强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循环处理与再利用,推动全链条绿色管理。在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引领下,环保压铸技术和材料创新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汽车压铸件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汽车压铸件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