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全球及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技术趋势分析:钠电池出货增量提速带动正极材料出货快速增长,聚阴离子类成为市场主流[图]

内容概要:随着钠电池成本不断下降、技术逐步成熟、产业链配套逐步搭建,近年来钠电池已在储能、两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特种电源等领域完成商业化验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出货量为3.6 GWh,2025年钠电池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达到3.7GWh,同比增长259%,已超2024年全年。我国自2024年以来,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政策支持,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已在全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中国钠电池出货量超3 GWh,2025一季度中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55GWh,同比增长273%。钠电池出货增量提速带动钠电正极材料出货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8985吨,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合计达到10616吨,同比增长288%。其中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出货实现逆转,超越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占比65.9%;层状氧化物市场份额占比31.3%;普鲁士正极出货占比2.9%。中国市场,2025一季度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合计4340吨,同比增长178%,其中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出货达到1390吨,占比32%,聚阴离子材料出货量占比65.2%,普鲁士正极材料出货量占比2.8%。 随着钠电商业化应用不断推进,作为核心材料之一的钠电正极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4月,国内至少已落地了20万吨钠电正极材料产能,对外公布规划建设的产能已经到达了200万吨。未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深入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电池性能将实现显著提升。


上市企业:当升科技(300073)、容百科技(688005)、宁德时代 (300750)、维科技术 (600152)、鹏辉能源 (300438)、孚能科技 (688567)、美联新材 (300586)


相关企业: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翔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山西华钠铜能(碳能)公司、湖南钠邦新能源有限公司、东阳瑞扬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津工能源有限公司、安徽铧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州英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瓦时动力(广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美达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皓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钠电池正极材料发展背景、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钠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价格、钠电池正极材料竞争格局、钠电池正极材料未来趋势


一、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相关概述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依靠钠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来完成充放电工 作的二次电池,与已被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相似,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集流体、电解液等构成。钠和锂属同一主族元素,在电池工作中均表现出相似的“摇椅式”电化学充放电行为。钠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钠离子从阴极脱出并嵌入阳极,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嵌入阳极的钠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放电时,发生相反的过程,回到正极的钠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钠电池原理


钠电池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等关键指标。目前,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类、普鲁士蓝类是钠离子电池主流的三种正极材料路线。其中,前两种技术路线相对更受市场关注,普鲁士蓝正极材料体系则仍为小众路线。

钠电池正极材料对比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背景


1980年代,ARMAND团队首次正式提出钠离子电池概念,开始系统研究钠离子电池体系。随后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更为优异,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一度停滞。2010年后,动力电池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锂离子电池的材料供不应求,室温钠离子电池的研究重新兴起。自2021年起,随着人们对锂资源担忧程度的提升,钠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进程加速,海内外出现产业化公司和零星商业化应用。随着钠电成本不断下降、技术逐步成熟、产业链配套逐步搭建,近年来钠电已在储能、两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特种电源等领域完成商业化验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出货量为3.6 GWh,2025年钠电池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达到3.7GWh,同比增长259%,已超2024年全年,预计2025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10Gwh。钠电池价格也由2021年的0.9元/Wh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41元/Wh。

2021-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及价格


钠离子电池凭借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被视为应对锂资源短缺的关键破局技术,正迅速成为全球储能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我国自2024年以来,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政策支持,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已在全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中国钠电池出货量超3 GWh,2025一季度中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55GWh,同比增长273%。钠电池出货结构中,2025年第一季度,钠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出货规模占比达到59%,其次是轻型动力领域出货规模占比为21%,启动/启停钠电池出货占比为9%。新能源汽车和其他领域钠电池出货占比分别为5%和6%。

2023-2025年一季度中国钠电池出货量


、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市场出货量


钠电池出货增量提速带动了钠电正极材料出货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8985吨,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合计达到10616吨,同比增长288%。其中,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出货量超越层状氧化物,出货7143吨,同比增长631%。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好的性能优势,衍生出了复合磷酸铁钠(NFPP)、硫酸铁钠(NFS)和磷酸钒钠(NVP)等细分技术路线,能适用于大型储能、两轮车、A00级以下电动汽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因此,业界对于聚阴离子技术路线的热情和关注开始明显增加。


2025年上半年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出货2999吨,同比增长56.3%。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在制备方法上相似,基本可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产线兼容,适合大规模生产。且相比聚阴离子和普鲁士蓝,层氧正极的能量密度较高、倍率性能高、结构稳定性较好,电压平台适中,能够满足大多数钠离子电池的应用需求,产业化进程也更快。普鲁士出货305吨,占比最小。

2021-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吨)


市场占比方面,2025年以前,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占据市场主流地位。2025年上半年,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出货实现逆转,超越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占比65.9%;层状氧化物市场份额占比31.3%;普鲁士正极出货占比2.9%。

2024-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结构


2、中国市场出货量


中国为钠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5一季度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合计4340吨,同比增长178%,其中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出货达到1390吨,占比32%,聚阴离子材料出货量占比65.2%,普鲁士正极材料出货量占比2.8%。

2024-2025年一季度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


在聚阴离子钠电池正极材料中,复合磷酸铁钠(NFPP)具有循环寿命长、高低温性能、热稳定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应用于大型储能领域的理想正极材料。具体来看,其原材料来源丰富,材料成本低,价格稳定;与磷酸铁锂的合成方法类似,设备基本通用,因此制造成本低。制成的电池寿命长、循环特性好,可与现行的磷酸铁锂电池相媲美;电池高低温特性好,-50℃的放电特性好,80℃可以稳定工作;此外安全性高,度电成本低,2024年以来 ,NFPP产业化和技术进步加速,在储能、轻型电动车、启停电源、UPS和铅酸替代等应用场景都在逐渐成为主流钠电正极技术路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聚阴离子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2537吨,其中NFPP出货量1592吨。

2024-2025年一季度中国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出货量


3、市场价格


随着钠电池产业化加速,正极材料企业纷纷扩产,万吨级产线密集投产,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推动钠电池正极材料价格下降。2021-2025年上半年期间,层状氧化物价格由8.5万元/吨下降至3.9万元/吨,聚阴离子类由8万元/吨下降至2.4万元/吨。

2021-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价格走势(元/吨)


、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钠电商业化应用不断推进,作为核心材料之一的钠电正极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4月,国内至少已落地了20万吨钠电正极材料产能,对外公布规划建设的产能已经到达了200万吨。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中,布局复合磷酸铁钠路线的企业主要为珈钠能源、安徽铧钠、瑞扬新能源、钠创新能源、华钠新材、璞钠能源、博钠新能源、英钠新能源、津工能源、广钠新材、皓升新能源、钠壹新能源、启钠新能源、武汉钠新等钠电材料新势力企业,以及万润、容百、当升等传统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布局硫酸铁钠的代表企业主要有镇江里钠、钠创新能源、华钠新材、英钠能源、广钠新材等;磷酸钒钠代表企业主要为恩耐吉。层状氧化物钠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国内共有超55家层状氧化物钠电池正极材料企业,这些企业有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如容百科技、振华新材等,也有专注于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的企业,如翔鹰、钠创新能源、华钠铜能、钠科能源等。相较于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材料,普鲁士系列产业化进程较慢,参与企业较少,主要玩家有美联新材/七彩化学合资的美彩化学、辽宁星空钠电、山东零壹肆、上海汉行科技、百合花、容百科技、格林美等。

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竞争格局


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技术趋势


总体来看,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深入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电池性能将实现显著提升。这将为推动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为实现能源存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技术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5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研究,主要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及竞争格局,2025-2031年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