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DAF胶膜,全称芯片粘接薄膜(Die Attach Film),又称固晶膜或晶片黏结薄膜,是半导体封装中的关键材料,用于实现芯片(Die)与基板(Substrate)或框架(Lead Frame)之间的高性能、高可靠性连接。这种连接直接决定了器件的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和长期可靠性。2010年以后,随着芯片尺寸缩小、厚度降低(如3D堆叠芯片),市场上开始使用DAF胶膜替代原有的流体粘接胶材料。作为芯片堆叠封装的核心材料,DAF胶膜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业规模稳步扩张,2024年中国DAF胶膜市场规模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12.3%,DAF胶膜渗透率由2022年的13.6%提升至2024年的14.9%,期间提升了1.3个百分点。当前中国DAF胶膜市场主要被外资厂商所垄断,日东(日本)、力森诺科(日本)、汉高(德国)、LG化学(韩国)、琳得科(日本)等国际巨头凭借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长期掌控高端封装市场,尤其在超薄化、高可靠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大部分外资厂商的DAF产品为国外生产,运输成本高、时间长。国内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国产化率不足5%,仅有德邦科技、永固科技、德聚、三选科技等少数企业实现了技术突破,2024年德邦科技新建DAF产线建成开始打样试生产。随着国产厂商的DAF胶膜在客户端不断被成功验证,产品国产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未来,货期和价格等因素将促使国产厂商实现快速发展,一方面,本土化使得国内厂商在运输成本与交货周期上更占优势;另一方面,国产产品的价格更低,自2023年起,德邦科技等国产厂商开始以低于外资厂商的价格拓展市场份额。
上市企业: 德邦科技(688035)、佰维存储(688525)、聚辰股份(688123)、北京君正(300223)、长电科技(600584)
相关企业:日东(中国)新材料有限公司、力森诺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长濑(中国)有限公司、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琳得科胶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长春永固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三选科技有限公司、汉方新材料科技(嘉善)有限公司、深圳宏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DAF胶膜制造工艺、DAF胶膜发展因素、DAF胶膜市场规模、DAF胶膜竞争格局、DAF胶膜未来趋势
一、DAF胶膜行业相关概述
DAF胶膜,全称芯片粘接薄膜(Die Attach Film),又称固晶膜或晶片黏结薄膜,是半导体封装中的关键材料,用于实现芯片(Die)与基板(Substrate)或框架(Lead Frame)之间的高性能、高可靠性连接。这种连接直接决定了器件的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和长期可靠性。
在芯片粘接技术体系中,DAF属于粘接法中的先进形式。粘接法主要使用高分子树脂(如环氧树脂)作为粘接剂,包含流体状的固晶胶(DAP)或银浆(Ag epoxy)通过点胶工艺施加,适用于传统封装,以及固态薄膜状的DAF。DAF以其更高的工艺精度和一致性,尤其在超薄芯片封装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相比之下,焊接法虽导电导热性优异,但高温可能带来热应力损伤;低温封接玻璃法则工艺复杂、成本高,应用较少。
DAF的核心优势包括:1)优异的粘接强度;2)良好的导热性(尤其含高导热树脂层时);3) 精细的膨胀系数控制(CTE Control);4) 更高的工艺精度与一致性(相比点胶);5) 简化工艺流程(集成背磨减薄与晶粒粘合);6) 更高的封装可靠性。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存储芯片(Memory)、先进封装(如Fan-Out, 3D IC)以及小型化/薄型化芯片封装的理想选择。
DAF的关键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切割固定功能。在晶圆切割(Dicing)前,DAF被贴附于晶圆背面。进行切割时,DAF与晶圆一同被切割分离,确保切割后的芯片(晶粒)仍牢固粘贴在m膜上,有效防止芯片散乱。其次是芯片粘接功能,切割完成后,将带有DAF的芯片吸附取下并放置到基板或框架上,通过加热加压使DAF软化熔融并固化,从而实现芯片与基板的永久性粘接。
DAF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1)原材料准备:精选高纯度树脂(环氧为主)、导热填料、助剂等;(2)混合涂布:按配方混合,均匀涂布在基材(如离型膜)上;(3)干燥固化:精确控制温度时间,去除溶剂/水分,实现部分固化;(4)切割/分条:将大片薄膜切割成符合晶圆尺寸要求的卷材或片材。整个制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在于涂布均匀性、干燥温度曲线、厚度精度、切割尺寸精度以及原材料质量。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DAF胶膜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二、DAF胶膜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存储芯片堆叠层数不断增加,拉动DAF需求增长
存储芯片是半导体产业第二细分市场,市场规模仅次于逻辑芯片。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笔记本、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需求疲软,全球存储芯片于2022年6月率先进入调整期,2023年市场规模缩减28.9%至922.88亿美元。2024年受益于服务器、计算机等下游需求回暖,存储芯片迅速走出行业谷底,强势复苏,2024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79.3%达1655.16亿美元,占半导体总规模的30.7%。预计2025年在AI算力基建与智能汽车革命的双重驱动下,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848.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存储器需要多层芯片堆叠,目前堆叠层数已达到64层、128层及以上,而每层堆叠都会用到DAF,这使得DAF的使用量逐渐加大。
2、先进封装、小型芯片封装快速发展,拉动DAF胶膜的渗透率逐步提升
在先进封装、小型芯片封装领域,传统固晶胶的使用局限性加大,DAF胶膜应用优势明显,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后摩尔”时代,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制程的越发先进,对技术端和成本端提出了巨大挑战,先进封装技术应运而生。先进封装技术能在不单纯依靠芯片制程工艺实现突破的情况下,通过晶圆级封装和系统级封装,提高产品集成度和功能多样化,满足终端应用对芯片轻薄、低功耗、高性能的需求,同时大幅降低芯片成本,因此在高端逻辑芯片、存储器、射频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触控芯片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晶圆级封装能够实现更大的带宽、更高的速度与可靠性以及更低的功耗,适合移动消费电子产品、高端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设备的芯片封装。近几年,全球先进封装热度持续高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达450亿美元。
三、DAF胶膜行业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2010年以后,随着芯片尺寸缩小、厚度降低(如3D堆叠芯片),市场上开始使用DAF胶膜替代原有的流体粘接胶材料。作为芯片堆叠封装的核心材料,DAF胶膜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业规模稳步扩张,2024年中国DAF胶膜市场规模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12.3%。
在芯片封装领域,DAF胶膜渗透率持续攀升,由2022年的13.6%提升至2024年的14.9%,期间提升了1.3个百分点。
2、竞争格局
当前中国DAF胶膜市场主要被外资厂商所垄断,日东(日本)、力森诺科(日本)、汉高(德国)、LG化学(韩国)、琳得科(日本)等国际巨头凭借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长期掌控高端封装市场,尤其在超薄化、高可靠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大部分外资厂商的DAF产品为国外生产,运输成本高、时间长。国内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国产化率不足5%,仅有德邦科技、永固科技、德聚、三选科技等少数企业实现了技术突破,2024年德邦科技新建DAF产线建成开始打样试生产。
中国DAF胶膜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2024年前5家企业占据了全国超95%的市场份额;其中日东占据了超35%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企业。其次为力森诺科,市占率约20%。第三至第五依次为汉高、LG化学、琳得科,市占率均在10%以上。
四、DAF胶膜行业发展趋势
DAF胶膜作为半导体封装领域的重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技术价值。未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多层堆叠,高密度封装以及更轻更薄的趋势,DAF胶膜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行业规模持续壮大。同时,国内外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DAF胶膜性能提升,超薄性、热稳定性、粘接强度等关键指标将实现进一步突破。此外,随着国产厂商的DAF胶膜在客户端不断被成功验证,产品国产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DAF胶膜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DAF胶膜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DAF胶膜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DAF胶膜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DAF胶膜行业发展预测分析,DAF胶膜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