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前景展望:热转印技术不断创新,推动热转印色带规模增至15.21亿元[图]

内容概况:我国是亚洲热转印色带的主要消费国之一。热转印色带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用量非常巨大的产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人们对高速、高质量输出的打印需求越来越大,而市场上传统的打印方式在价格、打印质量、打印速度等方面难以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需求。热转印色带由于采用高强度超薄的薄膜和高浓度的油墨,并采用单次使用的方式,因而打印字符质量高,色带使用寿命长,而且克服了喷墨洇纸、易溶于水等缺陷,热转印方法对打印介质没有任何要求,可在普通纸、再生纸、蜡纸、普通胶片、信封、标签纸直至布料上实现高清晰打印。近年来,随着条码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普及,我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数据显示,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05%。未来,在电商、物流、制造业等下游行业需求的持续推动下,预计2025年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21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天地数码(300743)、东方盛虹(000301)、蓝晓科技(300487)、圣泉集团(605589)、镇海股份(603637)、沈阳化工(000698)、双乐股份(301036)、信凯科技(001335)、中国医药(600056)、供销大集(000564)等。


相关企业: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福建鸣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鹏码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新乡市新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友实业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历程、热转印色带行业产业链、全球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热转印色带行业需求结构、热转印色带行业竞争格局、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趋势


一、热转印色带行业概述


1、定义及分类


热转印色带又叫热烫印色带、简称色带。热转印色带是打印机耗材,就是在一面涂上蜡基、树脂基或混合的油墨的聚脂或其它高密度薄膜。在没有油墨的一面涂上润滑剂以防止打印头的磨损和损坏,碳带的轴芯常见的有纸质和塑料两种,主要要求是不能变形和在打印时不能滑动。热转印打印就是通过计算机信号驱动半导体电热头将热量传递到打印头,当受印介质及热转印色带通过打印机的打印头和压轴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色带熔融油墨转印到受印介质,完成打印。热转印色带按配方成分可以分为蜡基色带、混合基色带、树脂基色带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条码色带、打码色带和传真色带;根据使用打印机的打印头可以分为平压式色带和边压式色带。

热转印色带的分类


2、工作原理


热转印成像方法是1953年Mille发明的,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光刻技术、半导体电热元件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敏性的热转印成像功能材料技术的发展,热转印打印机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打印的计算机外设硬输出设备,已成为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一类特种打印机。其成像的热力学原理是通过计算机信号驱动半导体电热头或激光将热量传递到支持体的成像材料上,使成像材料热熔融而转移到受像介质上形成文字和图象。热转印成像材料涂布在带基上,称之为热转印碳带或热转印色带。


二、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初期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为核心,逐渐形成了生产基地,产品主要用于国内印刷、包装等领域,种类和性能较为单一。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崛起,热转印色带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这一时期,行业引进了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生产工艺得到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也从传统的服装、礼品行业拓展到电子产品、标识标签、包装等多个领域。进入21世纪,热转印色带行业开始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环保意识的增强也推动了行业在绿色生产、节能减排方面的进步。这一时期,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热转印色带生产基地和出口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热转印色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纳米技术的应用、环保型色带的研发以及智能化生产的推进,使得行业在产品质量、环保性能和生产效率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的发展,热转印色带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历程


三、热转印色带行业产业链


热转印色带产业链上游包括BOPET薄膜、天然蜡、合成蜡、树脂、颜料等各种原材料;中游主要是热转印色带及标签纸等其他耗材、打印机等硬件的生产;下游是热转印打印系统的集成;终端是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医疗、物联网、零售业、物流、工业制造等。

热转印色带行业产业链


树脂作为热转印色带的关键原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承载颜料并确保打印图像在介质上的附着力与耐久性。树脂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其中,合成树脂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天然产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软化或熔融特性,是塑料、纤维、涂料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原料。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我国合成树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中国合成树脂产量从2017年的0.85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1.23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42%。未来,随着合成树脂产量进一步增长、性能持续优化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增强,热转印色带行业将获得更稳定、高效和高质量的原料供应。

2017-2024年中国合成树脂产量统计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四、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现状


热转印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印刷工艺,早期主要应用于织物热转移印花领域,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持续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热转印技术凭借打印速度快、分辨率高、耐晒耐刮擦、环境适应性好、可连续打印及兼容多种介质等显著优势,已在工业及日常领域的条形码、日期、产品信息标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热转印技术不可或缺的配套耗材,热转印色带市场在全球信息化进程加速、热转印技术不断创新以及打印设备广泛普及的推动下,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全球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3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9%。预计2025年全球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57亿美元。


从产品需求结构来看,热转印色带可划分为树脂基、混合基和蜡基三种类型,分别面向不同层级的市场需求。树脂基色带和混合基色带属于高端产品,其中树脂基色带由于具备优异的耐高温、耐刮擦性能,并能适配蜡基难以应对的特殊介质,定价相对较高,通常应用于对耐久性和打印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场景;蜡基色带则定位中低端市场,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品类,占据主流市场份额。目前,全球热转印色带市场中,蜡基色带、树脂基色带和混合基色带需求占比分别为45%、30%和25%。

2015-2025年全球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及需求结构


我国是亚洲热转印色带的主要消费国之一。热转印色带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用量非常巨大的产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人们对高速、高质量输出的打印需求越来越大,而市场上传统的打印方式在价格、打印质量、打印速度等方面难以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需求。热转印色带由于采用高强度超薄的薄膜和高浓度的油墨,并采用单次使用的方式,因而打印字符质量高,色带使用寿命长,而且克服了喷墨洇纸、易溶于水等缺陷,热转印方法对打印介质没有任何要求,可在普通纸、再生纸、蜡纸、普通胶片、信封、标签纸直至布料上实现高清晰打印。近年来,随着条码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普及,我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数据显示,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05%。未来,在电商、物流、制造业等下游行业需求的持续推动下,预计2025年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21亿元。

2019-2025年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在需求结构方面,我国热转印色带市场的产品占比与全球市场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看,蜡基色带在国内市场需求中占据主导地位,约占需求总量的60%;混合基色带次之,占比约为24%;而树脂基色带的需求相对较少,约占16%。

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需求结构情况


五、热转印色带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中国热转印碳带行业呈现出高端市场由国际先进企业主导,国内企业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的格局。行业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头部制造商,整体行业集中度较高。第一梯队由法国ARMOR-IIMAK、日本DNP和RICOH、美国Zebra等国际知名企业主导,这些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化的市场渠道,在高端市场占据显著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行业的专业打印领域。第二梯队主要包括天地数码、鸣友新材等国内领先企业,它们通过持续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已在部分中高端市场实现替代,并逐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第三梯队则涵盖鹏码实业、中码科技、天威、新欣科技、同友实业等众多国内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依托成本优势和灵活经营策略满足区域性及差异化需求,但整体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当前,中国本土企业正通过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以及深化行业应用,逐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推动行业竞争从价格导向朝品质与创新驱动转变。

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竞争格局


1、杭州天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天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热转印碳带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秉持“Barcoding the World(条码联世界)”的发展愿景,专注于热转印碳带核心技术的突破与产品性能的迭代升级,致力于成为热转印碳带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公司深耕热转印碳带领域多年,始终以“产品系列化”和“全球本地化”两大经营战略为核心稳步推进发展。在技术与产品维度,聚焦热转印碳带的配方升级、工艺革新与材质突破,通过持续研发迭代完善产品线,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实现了从行业级应用到细分场景的深度渗透。在全球化布局层面,公司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巴西、法国、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设立了子公司,依托本地化销售网络与服务团队,公司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子公司为核心节点、辐射广泛区域的服务网络。公司热转印碳带产品线齐全,产品包括条码碳带、传真碳带、打码碳带、水转印碳带、TTO碳带及其他多种配套产品,其中条码碳带为主导产品,条码碳带包括蜡基碳带、混合基碳带和树脂基碳带。热转印碳带因具有耐高温、抗污渍、耐热、耐摩擦、耐腐蚀等性能,打印字符质量高,碳带使用寿命长,且克服了喷墨洇纸、易溶于水等缺陷,能够适应严苛的工业打印环境,并能满足工业领域对长时间连续打印的要求。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天地数码热转印色带营业收入为3.89亿元,同比增长20.43%。

2020-2025年上半年天地数码热转印色带营业收入


2、福建鸣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鸣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从事智能识别信息材料—热转印碳带研发、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优先的热转印碳带供应商,年产能高达6亿平方米。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公司与厦门大学共建“中国热转印碳带研发中心”,努力探索自动识别产业的需求,不断优化蜡基、混合基、树脂基热转印碳带的结构、组分,攻克涂布工艺的技术难题。目前,公司已拥有完整的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应用型专利26项,发明专利1项,具备独立的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IEC2007信息安全体系、GB/T38159-2019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的认证;我们致力于热转印碳带生产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为全球客户提供优异产品。

福建鸣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介绍


六、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


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正逐步向智能化方向迈进。随着工业自动化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色带管理系统开始应用于生产流程,实现对打印参数、温度及张力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调节。这类系统可依托大数据分析,预测色带使用寿命,提前发出更换预警,减少生产中断,提升打印质量和运营效率。同时,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进一步优化了打印过程的控制精度与适应性,使色带在不同介质和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输出一致性,满足高端制造和可变信息打印的高可靠性要求。


2、环保化


在环保政策趋严和市场需求升级的双重推动下,热转印色带行业积极向绿色环保转型。越来越多企业致力于开发生物基或可降解树脂材料,减少对石油基原料的依赖,并推动无溶剂、低VOC排放的色带生产工艺。环保型色带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显著降低碳足迹,同时确保打印废弃物更易处理甚至可回收,符合国际环保指令与国内“双碳”目标要求。这一趋势不仅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帮助企业在出口市场和高端应用中建立竞争优势。


3、高精度


高精度打印已成为热转印色带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在电子、医疗、汽车部件等工业标识领域,对微小码、二维码和精细图文的可读性与耐久性提出极高要求。行业通过优化涂层均匀性、纳米级颜料分散技术和高性能树脂基材,显著提升色带的分辨力和转印效率。高精度色带在高速打印中仍能保持边缘清晰、墨层均匀,有效减少模糊、断线等问题,适应日趋严格的自动识别与追溯需求,为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管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热转印色带主要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中国热转印色带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热转印色带企业投融资规划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