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纺织原材料检测是纺织产业链的“第一道防线”,对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其技术水平和标准完善度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纺织原材料检测对于保障纺织品的质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对纺织品质量与安全的日益关注,原材料检测行业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24年,我国纺织原材料检测报告数量21.16万份,较2023年增加0.49万份;市场规模达到433亿元,较2023年增加5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纺织原材料检测报告数量21.75万份,市场规模达到439亿元。随着消费者对“安全、功能、环保”的需求提升,检测技术将向快速化(如近红外在线检测)、精准化(如分子级成分分析)方向升级,近年来,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均价呈增长趋势。2024年,我国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均价从2016年的425元/份增长至489元/份,预计2025年将达到495元/份。
上市企业:中纺标(873122)、CTI华测检测(300012)、天纺标(871753)、华测检测(300012)
相关企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检测(福建)有限公司、中国计量测试研究院、浙江中天纺检测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联品检(佛山)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产业链、纺织原材料检测报告数量、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规模、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竞争格局、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提升策略
一、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定义及分类
纺织原材料检测是通过对纤维、纱线、织物等原材料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法规和最终用途的要求。它是纺织品生产、贸易和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纺织原材料检测的主要对象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他纺织原材料。
纺织原材料检测标准是确保纺织原材料符合特定要求的指南和规范,这些标准涵盖了纺织原材料的性能特征、功能和安全要求等各个方面。国际标准组织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ASTM(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国家标准化机构等都制定了一系列与纺织原材料相关的标准。纺织原材料检测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基础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化学物质检测)、功能性检测和安全性检测等。
二、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发展现状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分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纺织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保障消费者权益,并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现代纺织品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纺织原材料检测是纺织产业链的“第一道防线”,对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其技术水平和标准完善度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纺织原材料检测对于保障纺织品的质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对纺织品质量与安全的日益关注,原材料检测行业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纺织原材料检测报告数量21.16万份,较2023年增加0.49万份;市场规模达到433亿元,较2023年增加5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纺织原材料检测报告数量21.75万份,市场规模达到439亿元。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功能、环保”的需求提升,检测技术将向快速化(如近红外在线检测)、精准化(如分子级成分分析)方向升级,近年来,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均价呈增长趋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均价从2016年的425元/份增长至489元/份,预计2025年我国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均价将达到495元/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三、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产业链
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仪器设备、耗材试剂、标准物质、数据与软件等,上游行业是纺织原材料检测服务开展的前提保障,我国高端检测设备依赖进口;行业中游为纺织原材料检测服务;行业下游应用于纺织原材料生产企业、纺织品加工企业、纺织品品牌商与零售商、贸易与进出口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关、环保部门等)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逐渐发展,我国经济取得重大进步,让各行各业都有了重新发展的机会,在技术方面取得较大成就,技术被应用与现代纺织工业中,让现代纺织业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业之一。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纺织机检测技术中,取得重大成就,让传统的纺织品检测技术得到提升,用于轻工纺织品质量检测中,表现十分优异。我国纺织检测技术日益发展,逐渐走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发,实现了检测技术对原材料性能测试,纱线和纤维的检测愈发成熟。
据统计,2024年,我国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21263个,较2023年增长2.12%。2024年我国纱产量2277.9万吨,布产量306.3亿米,蚕丝及交织机织物产量26872.3万米,化学纤维产量7910.8万吨,合成纤维产量7240万吨,服装产量204.6亿件。
五、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
目前,中国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机构数量众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分散,主要企业包括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检测(福建)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测试研究院、CTI华测检测、浙江中天纺检测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联品检(佛山)检验技术有限公司等。
2、代表企业
1)、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中纺标是一家致力于提供轻纺产品检验检测相关技术服务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主营业务为纺织及轻工产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纺织仪器检定校准以及试验用耗材销售等。中纺标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8的国内对口单位和主席单位,以及多个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在标准制修订方面成果显著。紧密围绕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标准立项、修订与发布,涵盖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功能性测试、绿色产品评价等多个领域。
2024年,中纺标各业务板块、各子公司围绕纺织品检测主业,维护挖潜老客户,积极拓展新客户,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业务板块协同作用,提升公司整体业务规模。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纺标检测业务营业收入1.64亿元,检测业务营业成本0.85亿元,检测业务毛利率48.42%。
2)、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天纺标是属于质检服务行业的技术服务提供者,拥有CNAS、CAL、CMA等检测资质。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纺织品、服装、防护用品、鞋类、箱包、毛绒玩具等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技术咨询,在针织产品及面料功能性测试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天纺标检测业务营业收入2.03亿元,营业成本1.02亿元,毛利率49.68%。
六、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提升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纺织服装材料和制造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能需要更新和完善现有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其能够准确评估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然而,现有标准和方法可能无法及时适应新技术的需求,导致新产品的检测和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可能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增加产品质量风险。
纺织原材料检测与管理仍面临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持续改进和创新,以不断提高纺织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纺织行业向可持续、创新和发展的方向迈进。国家政策推动检测行业规范化,纺织原材料检测市场需求增长使行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 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纺织原材料检测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