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下,信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如同空气和水一般,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了国家战略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信息安全设备作为关键防护手段应运而生,涵盖了防火墙、加密设备、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等多种类型,通过对网络流量的过滤、数据的加密存储与传输、异常行为的实时监测以及数据的备份保护等功能,全方位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国家战略安全筑牢根基。当前,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信息安全设备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同时,信息安全设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升级产品,云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为行业注入新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744.34亿元,其中,硬件市场规模为391.18亿元;软件市场规模为353.16亿元。未来,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将在技术创新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相关上市企业:深信服(300454)、奇安信(688561)、山石网科(688030)、天融信(002212)、迪普科技(300768)、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纬德信息(688171)、中孚信息(300659)、中芯国际(688981)、北方华创(002371)等。
相关企业:常州安达迅信息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鼎博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发展历程、信息安全设备行业产业链、芯片产量、金融业增加值、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设备行业概述
信息安全设备是指专门设计用于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的硬件或软件工具。这些设备旨在检测、阻止、记录和响应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以确保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信息安全设备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反病毒软件和恶意软件防护、虚拟专用网络、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数据加密设备、访问控制设备、安全网关、安全存储设备等。
二、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1995年以前的局部发展阶段、1995-2001年的创业发展阶段、2002-2015年的有序发展阶段以及2016年至今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布局发展阶段是以通信保密和TCSEC计算机安全标准开展计算机的安全工作,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保密机构和军事机构,而提供这些服务的主要是一些科研机构和军事机构,例如原电子工业部第15所、电子工业部30所和原邮电部数据所等研究机构及其相关企业。创业发展阶段是以天融信、启明星辰、江南科友、中科网威、清华德实科技、复旦光华等一批从事信息化安全的企业诞生为标志,主要从事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防护。2000年,这个时期主要是对病毒、黑客和非法入侵等威胁提供隔离、防护、检测、监控、过滤等局域网安全服务技术与产品,2001年,全国已成立1300多家从事信息化安全的企业。有序发展阶段是以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成立为标志,不仅对互联网安全,而且对国家基础设施信息化安全开展工作,中国的电子政务、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电力、铁路、交通、民航、海关、税收、工商、公安、保密、机要和军队等都开展了信息化安全建设,研发出许多自有知识产权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产品,信息化安全得到了普遍的重视。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的出台为标志,使得威胁情报、态势感知、全程审计、主动防御等成为热点,保护对象扩大为云防护、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物联网安全、工控安全及供应链安全等,并不断开辟新的行业领域。
三、信息安全设备行业产业链
信息安全设备产业链上游为硬件和软件产品供应商,其中,硬件产品包括元器件、芯片、存储设备等;软件产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等。产业链中游的主体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及品牌营销环节,包括网络安全硬件提供商、网络安全软件提供商等。产业链下游需求者主要为信息化程度高且对信息较为敏感的行业,包括政府部门、军队、金融、电信、能源、教育等行业。其中,政府部门、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处于监管的需要,是信息安全设备的主要需求者。
芯片作为信息安全设备的硬件核心组件,主要用于数据加密与解密、安全存储、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防篡改与物理防护、可信执行环境构建、安全启动与固件验证以及通信安全保障。芯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是一种将大量电子元器件集成在微小半导体材料上的微型电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家电、医疗设备等领域。近年来,全球半导体市场开始复苏,需求量增加,推动了我国芯片产量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芯片产量从2017年的1564.9亿块增长至2024年的4514.2亿块,年复合增长率为16.34%。2025年上半年,中国芯片产量为2394.7亿块,同比增长15.62%。随着芯片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能的不断提升,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金融业作为信息安全设备的重要应用领域,主要依托这些设备保障交易安全、防范数据泄露和抵御网络攻击。银行业通过部署加密机、安全芯片和生物识别终端来确保支付清算和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行;证券期货行业运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来维护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完整性;保险机构则借助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保护客户隐私信息。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不仅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数据显示,中国金融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64844.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54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6%。随着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张和科技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安全设备将在保障金融系统稳定运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四、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下,信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如同空气和水一般,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了国家战略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信息安全设备作为关键防护手段应运而生,涵盖了防火墙、加密设备、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等多种类型,通过对网络流量的过滤、数据的加密存储与传输、异常行为的实时监测以及数据的备份保护等功能,全方位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国家战略安全筑牢根基。当前,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信息安全设备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同时,信息安全设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升级产品,云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为行业注入新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744.34亿元,其中,硬件市场规模为391.18亿元;软件市场规模为353.16亿元。未来,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将在技术创新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五、信息安全设备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21世纪以来,国内信息安全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信息安全厂商数量急剧增加。尽管厂商数量较多,但由于信息安全市场细分领域特点显著,各领域均有相应的专业厂商主导,且没有企业能够掌握全部信息安全技术,使得整体市场竞争态势相对缓和。近年来,随着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前国内信息安全设备厂商业务覆盖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等多个细分领域,各安全厂商主要围绕部分细分领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当前,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代表企业包括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
1、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力配电网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工业企业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主要从事智能安全设备和信息安全云平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基于电力行业服务经验,公司创新性开发应用工业安全通信技术和工业数据安全管理技术,持续为电力配电网行业提供安全、智能的创新产品。在国家不断提高对工业行业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的背景下,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公司已成为电力配电网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厂商。公司智能安全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安全网关、无线通信及其他智能设备,其中智能安全网关是公司成熟的核心业务产品,报告期内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的配网领域。公司向电网公司和电力设备提供商销售的智能安全设备产品为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智能安全设备产品的产品硬件形态包括外挂式与内嵌式。公司自主研发了智能安全设备中的嵌入式软件,软件主要搭载于硬件中加密芯片与控制芯片上,公司在硬件中烧录嵌入式软件后向客户整体销售。数据显示,2024年纬德信息智能安全设备营业收入为2125万元。
2、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市场,主营业务为向政府和企业类客户提供领先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其中,公司网络安全产品分为终端安全、边界安全、云与大数据安全、安全运营这四个大类:终端安全产品即面向万物互联场景下的各类终端安全防护产品,包括终端安全防护、办公终端安全、移动终端安全和个人安全产品等细分类型,通过“体系化防御、数字化运营”的方式,帮助政企客户构建持续有效的终端安全能力,目标实现各类终端都能可信、安全、合规地访问业务和数据。边界安全产品涵盖智慧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入侵检测系统、Web应用防火墙系统、双向网闸、单向光闸、防毒墙系统、安全SD-WAN、抗DDoS、负载均衡、数据交换平台、边界安全栈、跨网文件交换系统、SSL流量解密编排器等多款产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纵深防御解决方案。云与大数据安全产品,其中的云安全产品包括云基础设施安全、云网安全、云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全栈式云安全能力,能满足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边缘云等多种云环境下,客户对云安全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安全运营产品主要包括专门面向实战的攻防类态势感知产品,为安全运营人员提供威胁发现、调查分析及响应处置的运营类态势感知产品,以及监管类的态势感知产品。据统计,2024年奇安信安全产品营业收入为26.53亿元。
六、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1、数字化
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纵深发展。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信息安全设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边界防护,而是向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延伸。加密技术、隐私计算、数据脱敏等新型安全方案将得到更广泛应用,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性。同时,数字身份认证、零信任架构等技术的普及,将推动信息安全设备与数字化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形成动态化、精细化的安全防护体系。未来,信息安全设备将更注重解决数据流动中的安全风险,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可信基础。
2、网络化
在网络化浪潮下,信息安全设备正面临更复杂的威胁环境。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边界日益模糊,传统的安全防护模式难以应对新型网络攻击。信息安全设备将向协同化、体系化方向发展,通过构建云网端一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威胁情报共享和联动响应。软件定义安全(SDSec)、SASE(安全访问服务边缘)等新型架构将推动安全能力网络化部署,使防护更加弹性化和自适应。此外,随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需求的提升,国产化安全设备的网络化协同防御能力将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3、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基于机器学习和行为分析的智能威胁检测技术将大幅提升安全设备的自动化响应能力,使其能够快速识别零日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等复杂风险。同时,安全运维(SecOps)的智能化升级将推动安全设备实现自主决策、自动修复和预测性防护,减少对人工干预的依赖。未来,AI驱动的安全设备将更加精准地识别异常行为,并结合威胁情报实现动态策略调整,形成主动防御体系。此外,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平衡安全防护与数据隐私的关系,推动智能化安全方案的合规化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共八章,包含中国信息安全设备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布局状况研究,中国信息安全设备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信息安全设备行业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