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相关政策、出货量、市场规模、厂商份额及未来前景展望:国产智能摄像头品牌强势崛起,一季度萤石出货量达420.3万台[图]

内容概况:智能摄像机是以光学成像技术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的综合性设备。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摄像机的单一记录功能,通过内置智能芯片与算法实现环境感知、行为分析、自主决策等能力,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神经末梢”。在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推动下,智能摄像头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有300余个城市将智能摄像头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等领域。与此同时,随着5G、AI等技术赋能,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快、应用场景多元的特点,产品正向高清化、智能化升级,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已形成高技术、高增长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规模约1125.2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287.2亿元。未来,随着算力芯片性能的提升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智能摄像机将进一步强化其实时分析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在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推动数字化社会建设迈向新高度。


相关上市企业:萤石网络(688475)、小米集团-W(01810)、三六零(601360)、大华股份(002236)、奥尼电子(301189)、海尔智家(600690)、联想控股(03396)、舜宇光学科技(02382)、凤凰光学(600071)、中芯国际(688981)、华虹公司(688347)等。


相关企业:云蚁智联(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赛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行至云起科技有限公司、普联技术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智能摄像头、市场规模、光学摄像头、产量、需求量、手机、出货量


一、智能摄像头行业概述


智能摄像头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摄像头与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设备,它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与操作。具备诸如移动侦测、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安防、商业监控以及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且安全的监控体验。智能摄像头主要分为车载摄像头、家用摄像头、消费电子摄像头和公共环境监控摄像头。

智能摄像头的分类


二、智能摄像头行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5G通信等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摄像头行业快速发展,近些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扶持智能摄像头行业。例如,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加大对个人消费者在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过程中购置所用物品和材料的补贴力度,积极促进智能家居消费等。补贴品类、标准、限额和实施方式由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区结合实际合理确定。

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相关政策


三、智能摄像头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摄像头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光学镜头、芯片、传感器、马达、塑料、金属等。产业链中游为智能摄像头的生产制造。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汽车、手机和家居等。

智能摄像头行业产业链


光学镜头是智能摄像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反射度极高的物体定位检测。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光学镜头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智能驾驶、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VR/AR设备、无人机、3DSensing、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层出不穷,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学镜头产量为45.3亿个,需求量为38.5亿个,预计2025年中国光学镜头产量将达48.2亿个,需求量将达39.1亿个。未来,随着光学镜头在高端制造、医疗影像、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进一步渗透,智能摄像头行业将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持续扩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2-2025年中国光学镜头产量和需求量统计情况


手机是智能摄像头的下游应用领域之一,主要安装在手机内部,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自2010年代以来,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华为、小米、OPPO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成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从代工生产向自主创新的转型升级。2022年,受国内市场饱和及智能手机使用寿命延长等因素影响,中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趋势。然而这一局面在2024年得到扭转,得益于新兴市场需求回暖、AI技术应用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厂商创新营销策略的多重驱动,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8.65%。进入2025年,市场再现调整态势,1-5月累计出货量1.18亿部,同比小幅下滑2.8%,反映出在经历技术迭代周期和消费习惯转变的背景下,手机市场正步入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未来,随着5G网络的全面覆盖、AI大模型的终端部署以及折叠屏设备的成本下探,手机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而智能摄像头行业也将同步受益,在超高像素、多模态感知和低光成像等领域持续突破,进一步拓展其在消费电子、智慧城市及工业检测等多元化场景的应用边界。

2020-2025年5月中国手机出货量及增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四、智能摄像头行业发展现状


智能摄像头作为现代家庭安全的重要“守卫者”,正逐步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标配。它们不仅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状况,还通过不断升级的功能,如智能人形侦测和宠物检测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生活体验。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包含消费级室内和室外摄像头,含运营商渠道)出货量达1.37亿台,同比增长7.7%。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包括消费级室内和室外摄像头)出货量为3386.6万台,同比增长4.6%。尽管市场依旧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相比过去有所放缓。从区域市场表现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拉美和亚太(不含中国及日本)市场增长最为迅猛,分别实现了23.1%和19.6%的增长。在这些新兴市场中,消费级智能摄像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线上渠道的推动。线上购物的便捷性以及电商平台的大力推广,使得智能摄像头能够更广泛地触达消费者,尤其是对智能家居产品有着强烈需求的年轻消费群体。


中国市场在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级智能摄像头市场出货量为1208万台,同比增长6.2%。在国补政策的刺激下,200-300元价位段的摄像头产品出货增长显著,带动了一季度出货价位段整体上移。这不仅激发了国内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为国内智能摄像头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中的地位。

2023-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摄像头出货量


智能摄像机是以光学成像技术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的综合性设备。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摄像机的单一记录功能,通过内置智能芯片与算法实现环境感知、行为分析、自主决策等能力,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神经末梢”。在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推动下,智能摄像头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有300余个城市将智能摄像头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等领域。与此同时,随着5G、AI等技术赋能,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快、应用场景多元的特点,产品正向高清化、智能化升级,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已形成高技术、高增长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规模约1125.2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287.2亿元。未来,随着算力芯片性能的提升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智能摄像机将进一步强化其实时分析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在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推动数字化社会建设迈向新高度。

2021-2025年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五、智能摄像头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在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的品牌竞争中,中国品牌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主导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五大消费级摄像头品牌中,中国品牌独占四家,分别是萤石、小米、大华乐橙和普联。其中萤石以420.3万台的出货量稳居全球榜首,同比增长7.9%,中国市场贡献了其73.7%的出货份额。亚马逊以11.6%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通过与Alexa语音助手的深度技术融合,构建起智能化交互生态壁垒。小米在2025年第一季度凭借国内政策补贴与精准营销攻势表现亮眼,以8.8%的市占率排名第三,同比大增29.9%。大华乐橙在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出货量占比达77.1%,带动全球市场份额增长至6.6%,排名第四。普联则在技术与市场双维度发力。一方面升级安防场景应用技术,提升产品性能;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市场推行差异化产品策略,通过本土化生产布局持续深化全球化市场渗透。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OP5消费摄像头厂商份额


当前,中国智能摄像头产业蓬勃发展,已涌现出萤石、小米、360、乐橙、小蚁、华为、奥尼、加菲狗、云起、普联、海尔、联想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这些企业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市场拓展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共同推动着中国智能摄像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代表企业及相关介绍


1、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商。公司基于智能硬件、互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AI)和智能机器人等核心自研技术,面向智能家居场景下的消费者用户,提供以AI交互为主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开发者客户,提供开放式AI物联网云平台服务。2024年,公司推动智能家居摄像机向视觉化、场景化、交互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创新智能家居摄像机的产品形态,除了双摄、黑光、4G相机,还发布了视频通话摄像机S10和可移动宠物看护摄像机TAMO。其中S10相机实现了从安防监控单向视频属性向儿童和老人智能陪伴及双向交互的跨越,TAMO摄像机则实现了向智能宠物陪伴场景的延伸。同时,2024年公司发布了首款子品牌睛小豆(Beans View)智能家居摄像机,该品牌精准匹配年轻人群,通过年轻化、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APP交互充分体现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萤石网络智能家居摄像机营业收入为29.48亿元。

2021-2024年萤石网络智能家居摄像机营业收入


2、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围绕城市、企业的数智化创新与转型,从智能到融合智能,公司深入践行Dahua Think#2.0战略,推动城市业务从改善城市管理到城市高效治理、保障运行有序到城市运行自治、提升公共安全到安全体系升级、生态环境监测到生态协同治理,企业业务从优化安全体系到构建大安全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到构铸数智生产力、辅助经营管理到提升经营决断力,致力于让社会更智能,让生活更美好。据统计,2024年大华股份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营业收入为257.75亿元,同比下降3.27%。

2020-2024年大华股份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营业收入


六、智能摄像头行业发展趋势


1、多模态融合


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正加速向多模态感知方向发展,通过融合视觉、声音、温度、红外等多维传感数据,构建更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在智慧城市领域,摄像头结合雷达和激光传感技术,可精准识别复杂交通场景中的车辆与行人;工业检测中,视觉与热成像的协同分析能同时捕捉产品外观缺陷和内部结构异常。随着边缘计算能力的提升,多模态数据可在终端实现实时融合处理,既保障了数据时效性,又降低了云端传输压力。这种技术演进不仅提升了识别准确率,更催生了如情绪分析、行为预测等创新应用场景。


2、智能化升级


深度学习技术的渗透推动智能摄像头从“看得见”向“看得懂”跃迁。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视觉大模型,使设备具备场景理解、目标推理等高级认知能力。在零售场景中,摄像头可自动分析顾客动线、停留时长和情绪反应;在安防领域,则能实时识别异常行为并预判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隐私计算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了智能化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难题。未来,随着类脑芯片和脉冲神经网络的应用,智能摄像头的能效比和实时性将实现质的飞跃。


3、场景定制化


智能摄像头行业正从通用型产品向垂直场景专属解决方案转型。针对工业制造场景开发的防尘防水摄像头,可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医疗专用设备则集成了显微成像和AI辅助诊断功能。这种定制化趋势催生了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更换镜头模组、算法套件和外壳材质,快速适配不同应用需求。在农业领域,结合多光谱成像的专用摄像头可精准监测作物长势;而车载摄像头则强化了抗振动和低照度性能。这种深度定制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形成了差异化的技术壁垒。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共九章,包含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痛点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布局,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中国智能摄像头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