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人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功能调节的核心生物制剂,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全球医疗界广泛认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凝血疾病患者的数量增加,推动了人纤维蛋白原市场的发展。此外,人纤维蛋白原替代疗法的需求也在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增长。据统计,2021年中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市场规模为15.29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2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0%。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纤维蛋白原的生产工艺将不断优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行业规模持续上涨。
相关上市企业:博雅生物(300294)、上海莱士(002252)、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卫光生物(002880)、派林生物(000403)、健帆生物(300529)、宝莱特(300246)、稳健医疗(300888)、方盛制药(603998)等。
相关企业: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泰邦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信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关键词: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采浆量、市场规模
一、人纤维蛋白原行业相关概述
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的前体,是参与凝血、止血过程的主要底物之一,是保持正常凝血和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稳固血凝块的关键因素。其主要组成成分是人纤维蛋白原,辅料为蔗糖、氯化钠、盐酸赖氨酸、枸橼酸三钠,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澄明溶液,可带轻微乳光。
人纤维蛋白原属于纤维蛋白原浓缩物,由健康人血浆,经分离、提纯,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冻干制成,可作为人纤维蛋白原缺乏的有效替代治疗。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它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形成纤维蛋白网状结构来促进血液凝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纤原的含量维持在2-4g/L的水平。人纤维蛋白原可以纠正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目前主要用于: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2、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严重肝脏损伤;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
人纤维蛋白原专供静脉输注,溶解后为澄清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少量絮状物或蛋白颗粒存在。为此用于输注的输血器应带有滤网装置。但如发现有大量或大块不溶物时,不可使用。滴注速度以每分钟60滴左右为宜。同时应注意单独输注,不可与其他药物同时合用。
二、人纤维蛋白原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人纤维蛋白原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血站与单采血浆站,这些上游环节负责采集和处理用于生产人纤维蛋白原的原料血浆。具体来说,血站多由政府设立,具有公益性质,通常是政府或相关医疗机构设立的,承担着无偿献血服务的任务。而单采血浆站则由企业或私人设立,其采集的血浆主要用于商业目的,如生物制品原料的生产和销售。中游是指人纤维蛋白原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应用场景,包括医疗机构(医院、诊所、卫生院等)、第三方实验室以及其他。
2024年,我国新获批浆站3个,新增在营浆站17个,持续推动浆量稳步增长。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4%,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远大蜀阳的采浆量合计占据国内血浆采集量80%左右,行业规模效应凸显。未来,随着我国浆站数和采浆量的持续增加,人纤维蛋白原作为血浆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医院、诊所和药店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这一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因素推动,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显著延长,导致全球范围内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群体通常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和药物治疗,从而增加了医疗机构和药店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定期体检、预防性医疗和健康管理。此外,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更多人能够负担医疗费用,从而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到109.36万个,同比上涨2.13%。随着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增加,人纤维蛋白原的使用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增加提供了更多的医疗服务点,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到相关的治疗,从而增加了对人纤维蛋白原的需求。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三、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发展现状
人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功能调节的核心生物制剂,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全球医疗界广泛认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凝血疾病患者的数量增加,推动了人纤维蛋白原市场的发展。此外,人纤维蛋白原替代疗法的需求也在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增长。据统计,2021年中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市场规模为15.29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2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0%。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纤维蛋白原的生产工艺将不断优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行业规模持续上涨。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血液制品批签发整体同比增长,其中人纤维蛋白原总体签发批次为68批次,同比增长5%,保持稳健增长。共4家企业获批签发,博雅生物、上海莱士占比领先。
四、人纤维蛋白原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医疗健康需求升级与技术迭代加速,人纤维蛋白原行业正以惊人的成长性吸引着资本市场目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导致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泰邦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
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产品。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也是目前国内用量最大的血液制品,广泛用于肿瘤、肝病、糖尿病的治疗;免疫球蛋白指血液中原有的免疫球蛋白和接受特异免疫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多用于免疫性疾病治疗,传染性疾病被动免疫和治疗等;凝血因子在血液中含量最少,凝血因子类产品主要用于凝血、止血。公司是国内重要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涵盖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凝血因子等11个品种31个规格的产品。在人纤维蛋白原产品方面,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2.65%。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孙公司合计拥有单采血浆站44家,分布于广西、湖南、海南、陕西、安徽、广东、内蒙、浙江、湖北、江西、山东11个省(自治区)。2024年公司全年采浆量突破1600吨,再创历史新高。可见,公司原材料丰富,为血液制品发展奠定重要基础。2024年公司血液制品生产及销售实现营业收入80.52亿元,同比上涨2.96%。
五、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血液制品发展,而人纤维蛋白原作为血液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受益于政策支持。2024年6月,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6年底前基本实现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血液制品监管效能,有力保障血液制品质量安全。在该政策的作用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人纤维蛋白原的产品质量将有所提高,行业生产环节转型升级进程进一步加快。
2、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
近年来,国内企业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提升血浆综合利用率。未来,行业将围绕血浆资源的精细化开发展开,并通过丰富产品组合满足多元化的临床需求,提升企业整体效益。随着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与市场需求的深化,具备全面血浆开发能力、产品相对齐全的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也将成为推动行业整体进步的重要动力。
3、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医保改革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居民医疗支付能力随收入增长稳步提升,同时临床对血液制品的应用认知也在深化。在此背景下,人纤维蛋白原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渐进式增长状态,未来将逐步成为我国血液制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人纤维蛋白原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人纤维蛋白原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人纤维蛋白原行业2025-2031年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