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并进,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企业崛起[图]

内容概况:一方面,以南山智尚、同益中为代表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突破了抗蠕变、高强度等技术瓶颈,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巨头,成本却降低30%。另一方面,特斯拉Optimus等标杆产品的量产计划,直接拉动了高端腱绳材料需求。例如,单台机器人需12-24根腱绳,成本占比约10%,随着万台级订单落地,材料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市场规模为553万元。预计2025年—2029年,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1325万人民币元增长至47368万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44.52%。


相关上市企业:大业股份(603278)、南山智尚(300918)、同益中(688722)、恒辉安防(300952)、云中马(301511)、骏鼎达(301538)


相关企业:河南沃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有限公司、安徽中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时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傲意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帕西尼感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灵心巧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大寰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市场规模、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现状、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是指用于连接和固定机器人关节的细绳或纤维绳,主要功能是模拟人体肌腱的作用,通过拉动或放松绳索来驱动关节运动。腱绳材料是灵巧手的“肌腱”,牵引手指活动,完成各种动作,是提升灵巧手的精细控制能力和轻量化的重要材料。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主要分为高分子纤维类和金属类。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分类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传动主要分为腱绳传动式、齿轮传动式以及连杆传动式。其中,腱绳传动是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主流传动方式,特斯拉Opimus灵巧手创新型采用“行星齿轮箱+丝杠+腱绳”结构,奠定腱绳材料在灵巧手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腱绳传动对于空间狭小、传动精密的灵巧手空间设计较为友好,适用于高自由度灵巧手。

灵巧手传动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19年至2022年的技术启蒙阶段,2019年11月,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列为关键战略材料,明确其“高强度、耐磨损、耐低温”等特性需达到特定标准。2021年,《“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突破机器人核心部件技术,间接推动腱绳材料研发。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开始布局UHMWPE纤维生产,但早期产品性能与海外存在差距。例如,南山智尚初期产品断裂强度为26cN/dtex,而海外龙头帝斯曼(Dyneema)已达43cN/dtex。钢丝绳方案因成本低廉被部分企业试用,但因易蠕变、维护频繁等问题,逐步被高分子材料替代。


2023年至2024年的产业化探索阶段,2023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突破“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2024年1月,《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战略方向,加速技术落地。技术方面,南山智尚通过湿法工艺实现42cN/dtex高强度纤维量产,解决抗蠕变、阻燃等核心问题,产品性能对标海外龙头。同时,惠同新材开发0.8mm柔性金属腱绳,通过200根超细纤维绞制,兼顾强度与耐高温性。此外,企业尝试混纺(如UHMWPE+钨丝)、涂层技术(如树脂耐磨层),提升材料寿命至1-1.5年。


2025年至今的生态构建阶段,2025年《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强化核心部件国产化要求,推动UHMWPE纤维等材料标准统一。长三角地区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腱绳材料企业技术攻关,加速产学研转化。技术方面,九州星际开发断裂强度≥43cN/dtex的超高强纤维,匹配特斯拉Optimus等高端需求。内置传感器腱绳实现张力、温度实时监测,预计2030年渗透率超40%。同益中研发生物基UHMWPE纤维,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钨丝、不锈钢丝、芳纶纤维、乙烯、聚合催化剂、抗氧化剂等,生产设备包括凝胶纺丝机、热处理炉、捻线机等。产业链中游为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技术创新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技术、电机驱动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例如,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机器人机械臂的关键部件,其研发和应用为人形机器人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了支持。此外,AI大模型的迭代加速,使人形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和任务需求。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53.33%。

2023-2028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情况


四、市场规模


一方面,以南山智尚、同益中为代表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突破了抗蠕变、高强度等技术瓶颈,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巨头,成本却降低30%。另一方面,特斯拉Optimus等标杆产品的量产计划,直接拉动了高端腱绳材料需求。例如,单台机器人需12-24根腱绳,成本占比约10%,随着万台级订单落地,材料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市场规模为553万元。预计2025年—2029年,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1325万人民币元增长至47368万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44.52%。

2024-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国内企业中,九州星际、千禧龙纤、同益中、恒辉安防、南山智尚等企业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领域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产品以中高端为主。例如,九州星际年产能达到3万吨,位居全球第一;同益中是首批掌握全套UHMWPE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南山智尚已实现腱绳产品销售订单,其产品强度覆盖26cN/dtex-42cN/dtex。

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企业产品和性能


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浙江永康,专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的研发与生产。公司凭借63项专利技术,在常规细丝生产规模、有色丝品类及产品一致性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产品已出口至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其UHMWPE纤维以高强度、耐磨损、低密度为核心特性,断裂强度达42cN/dtex,能够满足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对腱绳材料轻量化、高模量的严苛要求。2024年,千禧龙纤营业收入为3.11亿元,同比下降16.33%;毛利率为32.48%,同比减少6.37个百分点。

2021-2024年千禧龙纤经营情况


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UHMWPE纤维产业化的先行者,构建了从树脂聚合到终端制品的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公司通过收购超美斯切入芳纶纤维领域,进一步强化高端材料供应能力。其UHMWPE纤维产品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断裂强度42cN/dtex,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海洋工程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针对人形机器人市场,同益中正积极推进灵巧手腱绳研发,处于技术验证与客户需求对接阶段。公司依托“纤维+复材”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新建产能3240吨,纤维总产能提升至7960吨/年,规模位居国内前列。同时,通过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探索自润滑涂层、智能传感等前沿技术,目标开发具备实时张力监测功能的腱绳材料。2025年一季度,同益中营业收入为2.53亿元,同比增长126.90%;归母净利润为0.43亿元,同比增长147.35%。

2018-2025年一季度同益中经营情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材料性能迭代与智能化融合加速


未来五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将围绕“高性能”与“智能化”双主线展开技术革命。一方面,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为核心的基础材料将持续升级,南山智尚、同益中等龙头企业正通过纳米改性、复合纺丝等技术,将纤维断裂强度提升至45cN/dtex以上,同时降低蠕变率至0.5%以下,以适应人形机器人关节高频运动场景。另一方面,智能腱绳材料将成为研发焦点,例如内置光纤传感器或导电涂层,实现张力、温度、磨损度的实时监测与自适应调节。未来,智能腱绳逐步向“材料-算法-执行器”一体化方向发展。


2、应用场景延伸驱动需求结构分化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场景向消费级场景渗透,腱绳材料需求将呈现两大分化趋势:一是“高端化”,针对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等场景,材料需满足生物相容性、低模量等特性。例如,惠同新材开发的柔性钢丝绳,外径仅0.8mm,兼具柔性与耐高温性,已应用于手术机器人机械臂。二是“低成本化”,针对教育、娱乐等大众市场,企业通过工艺优化降低材料成本。例如,云中马参股的中玺新材料,2025年新增3万吨UHMWPE粉产能,使单台机器人腱绳成本从4000元降至2500元以下。这种结构分化将催生“金字塔型”市场格局,高端材料占比提升至35%,中低端材料则通过规模化生产占据60%以上份额。


3、国产替代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并行


当前,全球腱绳材料市场仍由荷兰帝斯曼、日本东洋纺等企业主导,但中国企业正凭借技术突破与政策扶持加速国产替代。2024年,南山智尚进入特斯拉供应链QMS体系审核,恒辉安防万吨级产能释放,大业股份钢制腱绳送样特斯拉产业链,国产化率从2023年的不足20%跃升至35%。未来五年,这一进程将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技术反超”,国产企业在抗蠕变、耐疲劳等关键指标上已接近国际水平,并通过产学研联盟推动“算法-材料-硬件”协同创新。二是“出海加速”,随着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国产腱绳材料企业将切入全球供应链。例如,同益中已与欧洲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意向,千禧龙纤则通过东南亚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目标2029年海外营收占比超30%。这一趋势将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使中国企业从“跟跑者”转向“规则制定者”。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发展预测分析,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