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风电纱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高模量玻纤与碳玻混编技术突破,助力风电叶片大型化与海上风电发展[图]

内容概况:随着叶片大型化(2025年叶轮直径预计达180米)及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有效带动国内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2024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为64.93吨,同比增长16.97%。从技术领域来看,高模量玻纤(模量>85GPa)需求占比持续提升。中国巨石E9玻纤(模量96GPa)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于100米以上叶片主梁,减重30%同时成本降低50%。碳玻混编技术亦取得突破,中材科技混编产品模量达120GPa,在150米级海上风电叶片中渗透率超10%。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巨石(600176)、中材科技(002080)、山东玻纤(605006)


相关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得尔硼业化工有限公司、凤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风电纱、风电纱市场规模、风电纱行业现状、风电纱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风电纱是一种专用于风电行业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纱,主要用于制造风电叶片。它可加工成编织物或拉挤板,与树脂复合使用,以提升叶片的性能。风电纱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候性能和低成本等特点,对于提高风电叶片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按弹性模量分类,风电纱可以分为普通模量风电纱和高模量风电纱。

风电纱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风电纱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起步阶段,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开始受到重视。国内风电纱产业几乎空白,主要依赖进口。技术水平较低,产业链不完善。1997年,中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为风电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间接推动了风电纱的市场需求。


2000年至201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政策,推动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国内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掌握风电纱的生产技术。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带动了风电纱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2010年至2020年的稳定发展阶段,随着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稳步增长,风电纱产业逐渐成熟。国内企业逐步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高模量风电纱产品不断涌现。例如,中国巨石的E7(弹性模量90GPa)、E8(弹性模量95GPa)和E9(弹性模量超过100GPa)玻璃纤维相继问世。产能逐渐满足市场需求,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企业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2020年至今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海上风电的崛起,对风电纱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风电纱向高性能、轻量化方向发展。例如,E9玻璃纤维的应用使得风电叶片长度从84米提升至100米。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成为风电纱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风电纱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风电纱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叶腊石、辅助矿石、浸润剂、硼酸等,设备包括拉丝机、络纱机、捻线机、织布机等。产业链中游为风电纱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为风电叶片制造及风电行业。

风电纱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462万千瓦,同比下降5.68%。一方面,2024年一季度风电装机基数较高(1550万千瓦),叠加“十四五”规划末期的抢装潮,使得2025年同期增速承压。另一方面,随着风电光伏合计装机首次超越火电,电网消纳能力成为新增装机的隐性天花板。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3.3%,虽维持高位,但局部地区如湖南、安徽因暖冬导致用电负荷下降,间接制约了装机释放。尽管装机总量下滑,但结构性的变化为风电纱行业带来新机遇。一方面,海上风电装机同比增长12%,其对高模量、耐腐蚀风电纱的需求更为旺盛。例如,中国巨石E9玻纤凭借96GPa的高模量,在海上风电叶片主梁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叶片大型化趋势不可逆,100米以上叶片占比突破40%,推动碳玻混编风电纱需求增长。

2020-2025年一季度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情况


四、市场规模


随着叶片大型化(2025年叶轮直径预计达180米)及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有效带动国内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2024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为64.93吨,同比增长16.97%。从技术领域来看,高模量玻纤(模量>85GPa)需求占比持续提升。中国巨石E9玻纤(模量96GPa)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于100米以上叶片主梁,减重30%同时成本降低50%。碳玻混编技术亦取得突破,中材科技混编产品模量达120GPa,在150米级海上风电叶片中渗透率超10%。

2018-2024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和重庆国际(包含与OC的合作线)三家企业合计占据了国内风电纱市场约90%的份额。其中,中国巨石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7%,位居行业第一。这三家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在市场中形成了明显的垄断地位。

中国风电纱行业代表性企业简介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玻璃纤维业务的核心企业,以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是我国新材料行业进入资本市场较早、企业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主营业务是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布、粗纱等,目前在玻璃配方、大型玻纤池窑和绿色制造三大技术领域,拥有世界一流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全套技术输出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在风电纱领域,中国巨石成就斐然。技术创新方面,研发了E6、E7、E8、E9等高强度、高模量的玻璃纤维产品。其中,E9玻纤模量超过100GPa,为玻纤领域带来全新高度的模量水平,比普通E玻纤提高36%,强度比普通E玻纤提高60%,相当于直径1厘米的棒材可以拉动1000吨的重量,拓展了玻纤复合材料的高端应用。其拥有世界一流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玻璃配方、大型玻纤池窑和绿色制造三大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还获得了“一种玻璃纤维组合物及其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发明专利,该高性能玻纤配方技术由企业独立发明,并在30多个国家获得授权。市场应用上,全球每三支风电叶片中就有一支使用了中国巨石的玻璃纤维产品。它为明阳智能MySE216陆上超大型玻纤叶片等提供高性能玻纤,有效支撑了风电平价,使风电叶片实现大型化、轻量化。其产品通过辐射全球的产销网络被运送到100多个国家,被制作成6万多种产品,进入老百姓家里。2025年一季度,中国巨石营业收入为44.79亿元,同比增长32.42%;归母净利润为7.30亿元,同比增长108.52%。

2018-2025年一季度中国巨石经营情况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模块之一,主营业务包括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销售,还销售铂、铑、黄金制品、煤炭等。公司是2013年12月改制成立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位于沂水县经济开发区,是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公司,系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贵金属加工、发电供热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下设临沂天炬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沂水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淄博卓意玻纤材料有限公司三个全资子公司。在风电纱领域,山东玻纤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技术创新上,研发出高性能HG、HG2系列玻璃纤维,在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弯折度和耐冲击性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同时,建成年产15万吨的高模/超高模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模、超高模风电纱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产品满足风电领域性能要求。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10件,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市场应用方面,“高模/超高模风电纱产品”项目通过行业评审,获得进入高端风电市场的“敲门砖”,产品获得DNV认证证书,来自玻纤行业的多名专家与厂商进行交流发言,这标志着山东玻纤在高端风电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5年一季度,山东玻纤营业收入为6.08亿元,同比增长18.06%;归母净利润为873.43万元,同比增长110.25%。

2018-2025年一季度山东玻纤经营情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升级与材料革新:高性能纤维主导产业升级


中国风电纱行业正加速向高模量、高强度及复合化方向发展。以中国巨石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实现E9玻纤(模量超100GPa)的规模化生产,其抗拉伸强度较传统E玻纤提升60%,可支撑120米级陆上叶片及150米级海上叶片的轻量化需求。碳纤维与玻纤的混编技术成为新焦点,中材科技开发的碳玻混编纱模量达120GPa,在海上风电叶片中的渗透率突破10%,较纯玻纤方案减重30%的同时成本降低40%。此外,玄武岩纤维等新型材料开始进入产业化试验阶段,其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为深远海风电项目提供新选择。技术迭代推动单GW风电装机玻纤用量从8000吨提升至1.1万吨,高性能纤维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25%跃升至2025年的40%。


2、市场需求结构性爆发:大型化与全球化双轮驱动


2025年风电纱需求将继续增长。需求激增源于三大动力:其一,国内风电装机目标达120GW,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突破14GW,叶片大型化(主流直径超166米)使单台机组玻纤用量增加25%;其二,全球风电装机量预计达148GW,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通过埃及、美国基地规避贸易壁垒,海外市场份额提升至22%;其三,新兴应用场景拓展,如“风电+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对高模量玻纤的需求增长80%。需求结构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市场(模量≥85GPa)供不应求,低端产能(模量<75GPa)因技术淘汰面临30%的产能闲置风险。


3、产业链整合与政策博弈:绿色转型下的生存法则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攀升,CR3(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市占率达91%,形成“技术壁垒+成本优势+资源垄断”的竞争闭环。中国巨石通过参股浙江遂昌叶腊石矿(储量占全国35%),将原料成本波动控制在5%以内;重庆国际则通过“以纱养矿”模式,在巴西、印度布局石英砂基地。政策层面,欧盟碳边境税(CBAM)倒逼企业加速绿色转型,头部企业单位产值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42%,并率先通过DNV等国际认证。然而,行业仍面临双重挑战:一是碳纤维成本若降至100元/kg以下,可能引发材料替代危机;二是电力市场化改革导致江苏、广东等用电大省的玻纤生产成本增加15%-20%,倒逼企业向西北能源基地迁移产能。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风电纱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发展预测分析,风电纱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