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近年来,国产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了从高端市场向大众消费领域的快速渗透。2024年,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97亿元。这一跃升背后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集中体现。在技术层面,国产厂商通过材料革新与工艺迭代,将压电材料从传统含铅锆钛酸铅(PZT)升级为环保型氮化铝(AlN),并结合CMOS Sensor架构创新,使模组厚度压缩至0.15mm,同时将生产成本从2021年的20美元降至12美元,降幅超40%。这一成本优势直接推动技术下探至2000元档中端机型,加速了市场普及。而在技术降本与性能提升的双重驱动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的应用场景呈现爆发式扩展。
相关上市企业:汇顶科技(603160)、欧菲光(0002456)、兆易创新(603986)、深科达(688328)
相关企业: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卓膜科技有限公司、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vivo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市场规模、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现状、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穿透材料并根据反射信号来识别指纹的模组。它通过发射高频超声波,捕捉超声波在指纹脊线和谷线处反射的信号,形成指纹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的指纹识别。根据识别区域面积大小,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可以分为单点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和广域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两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15年以前的萌芽期,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基于超声波穿透皮肤后反射信号差异构建3D指纹图像,早期研究集中于军事与高端安防领域,但商业化应用受限于传感器尺寸与成本。2013年,iPhone 5s搭载电容式指纹识别引发行业关注,但超声波技术因穿透性强、抗污渍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方案。2015年,高通发布SenseID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率先应用于三星Galaxy S10系列,实现屏下指纹识别,但模组成本高昂,仅限旗舰机型采用。同期,国内企业如汇顶科技开始布局超声波技术研发,但尚未实现商业化突破。
2016年至2020年的初步应用期,2018年,汇顶科技推出首款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积累屏下生物识别技术经验,为超声波技术突破奠定基础。2020年,深科达等企业攻克超声波传感器材料与算法难题,实现小批量试产,但良率仍低于国际水平。在智能手机领域,vivo、小米等品牌尝试在高端机型中导入超声波指纹识别,但受限于成本与供应链成熟度,市场渗透率不足5%。
2021年至2023年的快速扩张期,2021年,汇顶科技发布第二代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采用玻璃基TFT衬底工艺,模组厚度降低30%,成本下降40%。2022年,国产厂商良率突破90%,实现规模化供应,推动模组价格从20美元降至12美元。在智能手机领域,2023年国内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出货量突破1.2亿颗,同比增长150%,渗透率达25%。
2024年至今的多元化应用期,2024年,行业推出“超声波+光学”双模指纹识别模组,结合光学屏幕补光与超声波穿透性,提升复杂场景识别率。2025年,量产支持100%屏幕区域识别的广域超声波方案,用户可在屏幕任意位置解锁。现阶段,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可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行业产业链
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等,其中原材料包括压电材料、半导体芯片、传感器、PCB、封装材料等,生产设备包括光刻机、溅射镀膜机、激光切割机等。产业链中游为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4亿部,同比增长6.5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得益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以及厂商的积极布局。而以汇顶科技为代表的厂商通过CMOS Sensor架构创新,将模组成本降低60%,推动高端技术下探至中端机型。vivo X100 Ultra、小米14 Ultra等旗舰机型搭载的广域超声波指纹识别,支持湿手解锁与全屏触控,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激发消费者换机需求。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四、市场规模
全球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开发进展相对缓慢,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高通在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领域的技术布局较早,早于2018年就开发出第一代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器3DSonicSensor;随后于2019年开发出可支持两根手指同时识别,识别面积更大、准确度更高的3D SonicMax;2021年开发的3DSonicSensorGen2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识别速度相较于第一代提升50%。在国产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领域,汇顶科技于2024年正式推出基于CMOSSensor架构的全新超声波指纹识别器,打破了高通的技术垄断,在模块大小和厚度等技术指标上均与高
通差距不大,标志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国产化进展显著。
近年来,国产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了从高端市场向大众消费领域的快速渗透。2024年,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97亿元。这一跃升背后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集中体现。在技术层面,国产厂商通过材料革新与工艺迭代,将压电材料从传统含铅锆钛酸铅(PZT)升级为环保型氮化铝(AlN),并结合CMOS Sensor架构创新,使模组厚度压缩至0.15mm,同时将生产成本从2021年的20美元降至12美元,降幅超40%。这一成本优势直接推动技术下探至2000元档中端机型,加速了市场普及。而在技术降本与性能提升的双重驱动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的应用场景呈现爆发式扩展。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目前,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市场竞争格局仍处于蓝海阶段,高通和汇顶科技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汇顶科技凭借其在光学屏下指纹识别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国产化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占据了更多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更多中国厂商入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指纹识别技术的领军企业,在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全面领先。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CMOS Sensor架构的超声波指纹方案,通过集成AFE与数字控制模块,将信噪比提升40%,湿手识别率达98%,解决了光学指纹在新型屏幕上的透光率难题。该方案支持全屏任意位置解锁,模组厚度仅0.17mm,显著优化了手机内部空间设计。截至2024年10月,汇顶科技已累计申请超声波指纹专利超220件,构建了涵盖核心架构的技术壁垒。其产品广泛应用于vivo X100 Ultra、OPPO Find X8 Ultra等旗舰机型,并拓展至比亚迪车载模组领域。2025年一季度,汇顶科技营业收入为10.64亿元,同比下降12.64%;归母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20.29%。其中,2024年,公司指纹识别芯片收入达16.79亿元,市占率超40%,成为安卓阵营出货量第一的指纹芯片供应商。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光学与生物识别领域龙头。作为全球首批实现超声波指纹模组量产的企业之一,欧菲光的技术覆盖sensor制作、FOG工艺、模组贴合等全链条,并与高通合作推动技术普及。其产品具备高精度与安全性,支持全屏指纹方案,与显示模组深度整合,实现任意触摸解锁。其生产的模组以强穿透性、活体检测能力著称,尤其适用于折叠屏手机与智能穿戴设备。2025年一季度,欧菲光营业收入为48.82亿元,同比增长5.07%;归母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下降470.51%。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迭代加速,场景深化与性能突破并行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第三代生物识别方案,其技术迭代正呈现两大方向:精度跃升与场景渗透。2025年,汇顶科技等企业量产的屏下指纹方案已实现100%屏幕区域识别,用户可在任意位置解锁,打破传统光学指纹的固定区域限制。这一突破得益于传感器材料升级(如氮化铝压电薄膜)与算法优化,使模组能捕捉指纹三维细节,误识率降至0.002%以下。在性能层面,新一代模组待机功耗降至10μA,较2024年下降30%,显著延长设备续航。同时,技术正从消费电子向医疗、工业领域延伸。例如,医疗设备中集成超声波指纹模组,可实现患者身份与生理数据(如心率、血流)的双重验证;工业控制器通过指纹授权确保操作安全性。
2、产业链垂直整合,生态壁垒构建成竞争关键
行业领先企业正通过“芯片-算法-模组”全链条整合巩固优势。汇顶科技以自主研发的CMOS Sensor架构为核心,结合TSV硅通孔封装技术,实现传感器与芯片的高度集成,降低生产成本20%。欧菲光则通过收购日本企业,掌握光学与超声波双技术路线,其模组已进入比亚迪智能座舱供应链,实现方向盘指纹启动功能。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例如,京东方与汇顶合作开发无偏光片OLED屏幕,解决光学指纹透光性难题,推动超声波方案成为折叠屏手机标配。此外,国产原材料供应商(如三环集团)突破高端压电材料瓶颈,使氮化铝薄膜国产化率提升至60%,进一步压缩进口依赖。
3、政策与市场双驱动,国产化替代进入深水区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生物识别技术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智能感知传感器与基建融合,为超声波指纹在门禁、支付等领域提供政策红利。市场层面,202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达3.2亿部,其中超声波指纹渗透率有望超35%。更关键的是,技术正从高端市场下沉:小米、荣耀等品牌计划在2000元档机型搭载国产方案,推动模组成本降至8美元以下。同时,智能门锁、车载系统等新场景将得到爆发。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