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活的便利性、建筑安全性、环保性投入了更大的关注。自动门产品恰好满足了用户的此类需求。相对于传统构造的门体来说,自动门的自动化,大大减轻了入门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通行效率。因此,自动门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进而推动自动门控制器的需求。近年来,我国自动门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政策的推动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6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
相关上市企业:达实智能(002421)、熵基科技(301330)、海康威视(002415)、奥飞久通(873603)、高德红外(002414)、森霸传感(300701)、睿创微纳(688002)、汉威科技(300007)、敏芯股份(688286)、四方光电(688665)等。
相关企业:宁波博太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迈斯云门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博高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丽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博宁福田通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自动门控制器、自动门、红外传感器、市场规模
一、自动门控制器行业相关概述
自动门控制器是一种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的智能型多功能手动、无线遥控两用电动门控制器。电动门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智能判定功能和很高的可靠性,是当前电动伸缩门系统中首选的自动控制设备。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自动门控制器可以分为手动控制器、无线遥控控制器、感应器控制器、编程控制器;根据功能的不同,自动门控制器可以分为开关控制器、速度控制器、停止控制器;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自动门控制器可以分为家用控制器、商用控制器、工业控制器。
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欧洲的知名自动门品牌通过香港进入大陆市场。自动门控制器进入中国初期,自动门控制器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只是开端,由于门扇可以智能运行特点新颖,很快吸引了中国制造商的高度关注。随着科技进步,自控技术日益普及,国内的一些企业开始学习研制自主自动门产品,并建厂生产自动门,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民族品牌。90年代后期,国外品牌纷纷以独资、合资、设立工厂和办事处等方式在国内开办业务,而国内自主品牌经历了初期的竞争后重新组合,在全国各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成功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三。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兴起,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开始向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发展。
二、自动门控制器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自动门控制器上游主要包括电源、传感器、微处理器、电机等,其中电源是保证所有组件的正常运作基础;传感器能够实时捕捉门前的动态信息,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微处理器能够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程序逻辑进行判断处理;电机主要负责驱动门体的开启与关闭。中游是指自动门控制器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自动门,而自动门又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写字楼、医院、学校、公共场所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自动门控制器需求将不断扩大。
在自动门控制器中,传感器的类型主要包括红外传感器、微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以及压力感应器等。其中红外传感器是指利用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热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检测测量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它能够将红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用于检测目标物体的温度、位置、移动、识别等信息。我国红外传感器行业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相对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红外传感器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据统计,2024年中国红外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26亿元,同比上涨12.40%。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三、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活的便利性、建筑安全性、环保性投入了更大的关注。自动门产品恰好满足了用户的此类需求。相对于传统构造的门体来说,自动门的自动化,大大减轻了入门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通行效率。因此,自动门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进而推动自动门控制器的需求。近年来,我国自动门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政策的推动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6亿元,到了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
从全球自动门控制器应用分布来看,推拉门占据着主导地位,市场占比高达47%。这是因为推拉门凭借简洁大方、操作便捷等优势,在商场、酒店、写字楼、医院等众多公共场所得到广泛应用,进而拉动自动门控制器在推拉门中的需求。其次,两翼旋转门排名第二,市场占比达到27%。两翼旋转门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功能特点,成为众多高端场所的首选。因而在自动门控制器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三四翼旋转门占比达到 20%,在自动门控制器市场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四、自动门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国际知名品牌。国内企业凭借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技术创新,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国际品牌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在高端市场领域仍具有较强竞争力。这种竞争格局使得行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目前,国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博太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迈斯云门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丽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国际化的创新企业,公司长期专注于智慧空间、智慧办公、数字身份认证及智慧商业领域,专业向相关领域提供具备物体目标检测、身份识别与验证功能的智能终端、行业应用软件与平台。在智慧空间板块,公司以前沿的AI认知空间计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万傲瑞达软件平台与火星慧知 AI平台,构建人、车、物、环境全要素感知网络,为智慧园区与楼宇打造全面、智能的管理解决方案。其产品和服务范围广泛,包括智能门禁、智能人行、智能停车、智能案件、智能锁、智能访客等。其中智能门禁方面,公司推出多款门禁控制器产品,搭配多种生物识别采集器,各种风火水电传感器,以及报警系统,形成集人员识别和空间安全的系统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智慧空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上涨4.3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是一家专注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海康威视聚焦于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的智能物联网产品及服务,提供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大数据平台产品及服务,拓展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智慧消防等创新业务,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上涨4.01%;归母净利润为20.39亿元,同比上涨6.41%。
公司产品包括前端产品、后端产品、显示产品、控制产品、智能交通、门禁设备等,在门禁设备方面,公司门禁控制器产品具备专业门禁管理功能,与读卡器、门锁等其他组件配合使用,适用于各种门禁管控场景,实现安全、便捷的门禁管理。
五、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技术日新月异的推动下,智能建筑将得到快速推动。它能够通过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安全性能的提升,以及为居住者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自动门控制器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未来,随着智能建筑的普及,自动门控制器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智能化
智能化是自动门控制器发展的关键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嵌入,自动门控制器的识别能力将迎来质的飞跃。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能够对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进行更为精准、快速的识别,有效提升识别准确率,降低误判率。例如,在复杂光线环境下,自动门控制器可通过自适应算法调整图像采集参数,确保人脸识别的稳定性。同时,自动门控制器还能实现行为分析,通过对人员进出轨迹、停留时间等数据的挖掘,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预警,极大增强场所的安全性。
3、集成化
自动门控制器将朝着与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等深度集成的方向发展。通过统一的通信协议与数据接口,自动门控制器可与监控摄像头联动,当有异常门禁事件发生时,摄像头自动切换至相应画面,便于安保人员实时查看情况;与报警系统集成后,一旦检测到非法闯入,立即触发报警装置,同时联动周边设备,如灯光闪烁、语音警示等。这种集成化的自动门控制器,不仅提高了安防系统的整体效能,还降低了管理成本。
4、加强数据保护和安全新性能
随着人们对安全与隐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自动门控制器在安全性能与数据保护方面也将持续升级。采用更先进的加密算法,防止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加强设备自身的防护能力,如具备防拆、防撬、防雷击等功能,确保自动门控制器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共十一章,包含全球及中国自动门控制器企业发展及业务布局案例研究,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