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有机硅产业供给及格局概况分析:产能粗放式扩产周期步入尾声[图]

内容概况:我国有机硅产业正处于高速扩张周期,受新能源、5G通信及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驱动,产能规模实现跃升,2024年有机硅中间体产能达344万吨,产量同步增长至225.3万吨,但产能利用率受集中扩产影响小降,创2018年以来新低。行业呈现显著结构化调整特征,扩产主体向合盛硅业、东岳硅材等龙头企业聚集依托新疆、内蒙古等区域能源成本优势形成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集群。2022-2024年为产能集中释放期,新增产能达72万吨/年,但2024年后增量显著放缓,标志着粗放式扩产周期步入尾声。


关键词:有机硅


一、有机硅产业发展概述


有机硅,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其中,以(-Si-O-Si-)为骨架组成的,是有机硅化合物中为数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有机硅产品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硅-氧链节构成的,侧链则通过硅原子与其他各种有机基团相连。因此,在有机硅产品的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这种特殊的组成和分子结构使它集有机物的特性与无机物的功能于一身。有机硅特性主要包括耐温特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生物特性、低表面张力和底表面能等。

有机硅的重要特性


二、有机硅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有机硅产业政策以技术迭代、绿色转型与产业链协同为核心导向,通过多维政策工具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低碳化方向升级。政策体系聚焦技术突破,重点支持苯基单体、氟硅聚合物等特种材料研发,强化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封装等尖端领域的应用创新;二是低碳转型,依托碳达峰目标倒逼生产工艺绿色化,通过能耗双控和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引导企业开发生物基有机硅、可降解硅材料等环保产品;三是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区域差异化布局构建产业生态,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产业集群优势主攻高端应用场景创新,中西部省份利用能源成本优势承接产能转移,形成煤电硅一体化的原料基地。


三、有机硅行业产业链


我国有机硅产业链上游以金属硅和一氯甲烷为核心原材料,金属硅依托能源富集区域形成规模化供应体系,其质量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中游产能释放,而一氯甲烷则通过循环工艺提升自给率以保障生产连续性。中游聚焦有机硅单体合成与深加工,形成以硅橡胶、硅油、硅树脂为主体的产品矩阵,其中硅橡胶占据主导地位,高温胶、室温胶及液体胶分别适配工业密封、建筑粘接和精密制造需求,硅油和硅树脂则向特种化方向延伸,满足电子封装、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性能要求。下游应用传统和新兴领域同步发展驱动格局,建筑与电子电器领域维持基础需求,新能源、生物医疗、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则成为增长引擎,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升级。

有机硅产业链


我国有机硅产业下游应用传统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建筑行业凭借防水密封材料等基础需求维持基本盘,电子行业依托半导体封装、智能终端制造等场景形成核心支撑;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光伏组件封装、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等技术迭代,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纺织与医疗行业则通过环保型柔软剂、生物相容性材料等高端化升级保持稳定需求。整体来看,下游传统行业通过技术升级巩固存量市场,而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则通过产品创新与政策驱动加速渗透。行业需求格局的演变驱动产业链向高性能、绿色化、定制化方向升级,企业逐步从通用型产品转向差异化竞争。

中国有机硅产业下游行业消费占比


四、有机硅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有机硅产业正处于高速扩张周期,受新能源、5G通信及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驱动,产能规模实现跃升,2024年有机硅中间体产能达344万吨,产量同步增长至225.3万吨,但产能利用率受集中扩产影响小降,创2018年以来新低。行业呈现显著结构化调整特征,扩产主体向合盛硅业、东岳硅材等龙头企业聚集依托新疆、内蒙古等区域能源成本优势形成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集群。2022-2024年为产能集中释放期,新增产能达72万吨/年,但2024年后增量显著放缓,标志着粗放式扩产周期步入尾声。未来行业将转向存量优化与高端化升级,通过突破电子封装胶、光伏密封胶等特种有机硅材料技术,叠加东南亚、欧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推动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产能产量走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有机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有机硅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自20 世纪4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过70多年的开发应用,商品品种多达上万种。从下游产品形态来看,聚硅氧烷下游制品一般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三大类产品。根据硫化方式和硫化温度不同,硅橡胶可分为室温胶(RTV)、高温胶(HTV)和液体胶(LSR)。硅橡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高温胶广泛应用于电力绝缘、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密封等工业场景,室温胶聚焦建筑幕墙粘接、电子元器件封装及汽车灯具防水,液体胶则渗透至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精密部件等高端制造;硅油主要服务于个人护理品乳化、纺织整理及润滑油添加剂,硅树脂凭借耐高温与绝缘特性,重点布局特种涂料、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及半导体封装领域。

中国有机硅产品消费结构占比情况


有机硅产业企业竞争


当前我国有机硅产业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主导市场,形成“一超多强”的梯队化结构。浙江和第一梯队企业以全产业链布局和研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垂直整合强化原料自给与产品高端化能力;第二梯队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在特种单体、环保型材料等方向形成局部优势;中小型企业则受限于技术壁垒与环保压力,逐步向功能化产品或区域市场收缩。在环保政策收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影响下,行业龙头凭借规模效应、技术资金和一体化产业链等优势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推动产能不断持续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截至2024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合计13家,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江西星火为产能最大的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

2024年我国有机硅行业企业市占率


六、有机硅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有机硅产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并降低能耗与污染。企业积极研发环保型催化剂、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及循环经济模式,例如采用膜分离技术提纯原料、回收废液废气实现资源再利用,同时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能源浪费。政策层面,国家“双碳”目标及环保法规的收紧推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头部企业通过煤电硅一体化基地布局中西部,利用区域能源成本优势构建绿色生产体系。


行业重心正从传统建筑、纺织领域转向新能源、电子通信、医疗健康等高端赛道。高性能有机硅材料在光伏组件封装、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5G基站导热绝缘等场景需求激增,推动产品向高纯度、多功能方向升级,例如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耐高温半导体封装材料等。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及国际技术引进突破技术壁垒,加速布局航空航天、智能穿戴等前沿领域,同时依托东部产业集群强化研发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有机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502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有机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有机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有机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共八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有机硅竞争态势,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产业发展前景及机会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