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近年来,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起步阶段,由于工业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有限,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工业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安全威胁的凸显,市场开始加速发展。2023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87.34亿元。2024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91.52亿元。工业信息安全需求来自众多工业领域,包括电力、石油化工、制造业、交通运输等。
相关上市企业:启明星辰(002439)、绿盟科技(300369)、浪潮信息(000977)、北信源(300352)、安恒信息(688023)
相关企业: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长扬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关键词:工业信息安全行业产业链、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定义及分类
工业信息安全是指工业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它涉及工业控制系统(ICS)、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旨在保障工业生产过程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止工业数据泄露、篡改、破坏,以及工业系统遭受非法访问、恶意攻击、干扰控制等安全威胁,确保工业生产活动的正常、稳定、可靠运行。工业信息安全不仅涵盖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安全,还紧密结合工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关注工业控制系统、工业网络以及工业数据的特殊安全挑战。
二、工业信息安全行业产业链分析
工业信息安全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硬件设备供应商、软件技术提供商和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硬件设备供应商提供如安全芯片等硬件基础;软件技术提供商提供操作系统等软件资源;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保障网络设备与通信服务。中游有工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前者针对不同工业领域定制安全方案,后者将安全产品与工业系统集成。下游包含工业企业用户和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工业企业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使用者,需要防范多种风险以保障生产运营,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监督管理,行业协会则起到沟通协调与自律作用,促进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
三、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历经“被动筑基—自主突破—生态重塑”三大阶段跃迁,逐步从政策合规驱动转向技术实战引领。早期(2000-2016年)受“震网”病毒等国际事件刺激,行业以等保制度落地为起点,在能源、电力领域部署防火墙、协议扫描等基础防护,但技术依赖外资,标准碎片化明显。中期(2017-2022年)随着《网络安全法》及“十四五”规划出台,行业进入爆发期,国产工控协议、加密芯片实现60%以上替代,安全托管服务、保险兜底等新模式涌现,年均增速超25%,头部企业服务覆盖汽车、石化等千余家用户。当前(2023年至今)进入智能化深水区,工业大模型、数字孪生催生AI攻防对抗、量子安全通信等新需求,新能源、汽车制造等行业单次攻击损失超亿元,倒逼安全预算激增30%;同时,全球技术博弈加速生态重构,国产工控系统在出口管制倒逼下加速出海,中国主导国际标准与德日形成三足鼎立,行业正迈向自主可控与全球化并行的“深水攻坚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四、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工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对工业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的企业注册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早期,由于工业信息安全意识尚未广泛普及,相关企业数量较少。2023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以上的企业注册数量达106349家,2024年,工业信息安全企业注册数量为66661家。2025年截止到3月31日,注册资本100万以上的企业注册数量为17061家。在未来,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预计工业信息安全行业的企业注册数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新兴技术如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与工业信息安全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将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进入该领域。
近年来,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起步阶段,由于工业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有限,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工业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安全威胁的凸显,市场开始加速发展。2023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87.34亿元。2024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91.52亿元。工业信息安全需求来自众多工业领域,包括电力、石油化工、制造业、交通运输等。电力行业需要保障电网调度系统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引发停电事故;制造业要保护生产设备控制系统和生产工艺数据的安全,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正处于“政策红利+技术爆发”双轮驱动的黄金期,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保持20%-25%增速。
在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中,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呈现出特定的占比格局。安全硬件占据45%的份额,这表明硬件设施在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环境下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硬件设备,是构建安全防线的物理基础,能够直接对网络流量进行筛选和阻断,防止外部恶意攻击入侵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软件占比达30%,各类安全防护软件通过代码逻辑实现诸如漏洞检测、恶意软件查杀等功能,为工业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软件层面的防护。而安全服务约占25%,包括安全咨询、安全评估以及应急响应等服务。随着工业信息系统日益复杂,企业越发需要专业的安全服务来确保其安全策略的有效性,在遭受安全威胁时也能得到及时的援助。
五、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强并立、各有专长的态势。启明星辰凭借全面的产品体系和广泛的行业定制解决方案,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绿盟科技以深入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在工业网络安全防护和态势感知方面表现突出。蓝盾信息构建综合防护体系并在特定行业扎根,浪潮信息借助云计算优势在工业云平台和智慧工厂安全上独具特色,北信源聚焦终端安全尤其是移动工业应用安全,三零卫士则在自主可控技术研发和国防工业及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企业在产品类型、技术研发重点、服务的行业侧重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不同的细分市场或特定领域展开竞争,共同推动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
启明星辰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它具备完善的专业安全产品线,涵盖多技术领域。在工业信息安全业务上,构建了包含工业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漏洞扫描产品的体系。其工业防火墙可深度解析工业协议进行流量过滤,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实时监控阻止入侵,漏洞扫描产品全面检测漏洞。针对能源、制造业等行业定制解决方案,为电力、石油等能源领域和制造企业的工业系统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保障。2023年,启明星辰营业收入为45.07亿元,同比增长1.58%。2024年,启明星辰营业收入为33.15亿元,同比减少26.45%。
绿盟科技于2000年成立,专注网络安全领域且以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技术起步。在工业信息安全布局方面,产品体系有工业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和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工业IDS/IPS能深度分析流量识别入侵,态势感知平台整合安全数据预测态势。在行业解决方案上,为制造业的生产系统和交通运输业的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安全防护,确保智能制造环境下的设备安全和交通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运行。2023年,绿盟科技营业收入为16.81亿元,同比减少36.06%。2024年,绿盟科技营业收入为23.58亿元,同比增长40.27%。
六、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技术融合
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技术融合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工业控制系统深度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工业大数据中的行为模式,精准识别异常,如检测工业设备中的潜在故障或恶意入侵,大数据为其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物联网连接众多工业设备产生海量数据,区块链可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与可追溯性,保障工业数据资产安全。再者,云计算与加密技术协作,云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存储与计算资源,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云端的保密性与完整性,适应工业信息安全的复杂需求。
2、生态协同
生态协同对工业信息安全意义非凡。从产业链角度,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安全服务提供商等角色需协同合作。设备制造商在产品中预留安全接口,软件开发商确保工业软件的安全性,安全服务提供商基于前两者构建防护体系。从跨行业角度,工业与金融、医疗等行业协作。例如工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交易涉及大量工业数据交互,需要共同构建安全的信息交换机制。同时,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为工业信息安全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技术与人才。
3、合规性要求加强
合规性要求的加强正深刻影响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法规明确工业企业的安全责任与义务,例如关键基础设施相关企业需达到特定的安全防护标准。这促使工业企业重视信息安全,加大投入,如建立内部安全审计制度、更新安全防护设备等。对于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而言,合规性要求提升了行业门槛,促使其提高产品质量、规范服务流程。只有满足合规要求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足,这有助于净化工业信息安全市场,保障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领先企业个案分析,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中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规划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