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锰矿则是指含有锰元素的矿物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已经被中国列入到紧缺的矿种。由于我国锰矿资源品位低、杂质高、开采成本大,且采矿业存在严格的安全和环保管制,国内锰矿石产量逐年下降。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锰矿产品产量远无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需要大量从海外进口,进口依赖度高达80%-9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锰矿进口国。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锰矿进口量和净进口量始终维持在2700万吨以上,2024年有所减少,分别约为2928.87万吨和2901.9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28%和7.14%。
相关上市企业:南方锰业(01091);西部黄金(601069);中钢天源(002057);五矿发展(600058);华阳股份(600348);湘潭电化(002125);红星发展(600367);鄂尔多斯(600295);三峡水利(600116)等
相关企业: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松桃三和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湖南东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锰矿石资源储备;锰矿石进出口;电解锰;电解二氧化锰;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锰,化学元素,元素符号Mn,原子序数25,相对原子质量54.9380,单质是一种灰白色、硬脆、有光泽的过渡金属;相对密度为7.21g/cm3(γ-Mn,20℃)。熔点1244℃,沸点2095℃。电阻率185x10-8Ω·m(25℃)。锰矿则是指含有锰元素的矿物资源,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是工业生产必需的基础性大宗原料矿产之一,也是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
目前,锰矿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尤其是富锰矿和优质锰矿资源,已经被中国列入到紧缺的矿种。锰矿最常见的是无水和含水的氧化锰和碳酸锰,现已知的锰矿物有150种,但含锰最高,能大量富集形成有经济价值的锰矿物却不过5-6种,其中最重要且最有经济价值的是软锰矿和硬锰矿,另外还有水锰矿、褐锰矿、黑锰矿等。
锰行业产业链上游为锰矿石勘探和开采环节,代表性企业有西部黄金、五矿发展、华阳股份、中信金属、南方锰业等。产业链中游为锰矿冶炼加工环节,生产所得产品主要包括硫酸锰、电解锰、电解二氧化锰和锰硅、锰铁合金等,代表性企业有天元锰业、南方锰业、三和锰业、大锰锰业、东方矿业等。产业链下游为锰冶炼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钢铁、电池、化工、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医药等行业。
二、产业上游
1、全球锰矿石资源
锰矿床在全球的分布十分广泛,总体储量相当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陆地锰金属储量约为15亿吨,而南非、澳大利亚、中国和巴西这四个国家的锰储量占全球锰矿总储量的85%以上。其中,南非的锰矿储量最为丰富,占比约32%;中国锰矿储量排名全球第三,占比约15%。
同时,从锰矿品质看,全球锰矿资源品位差异较大,优质资源集中海外。据统计,世界上锰含量在35%以上的高品位锰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非、加蓬、澳大利亚和巴西,锰矿石品位在40-50%之间,储量占全球比重70%以上;中国与乌克兰则主要以低品位的锰矿资源为主,含锰量一般低于30%,需要经过加工后才能加以利用。此外,大洋底部还蕴藏了丰富的锰结核资源,据初步勘探,大洋底部以锰结核的方式蕴藏了约3亿吨锰资源,但由于技术原因暂未大量开采。
2、中国锰矿石资源
从国内锰矿储备情况看,我国锰矿石主要以碳酸锰矿石为主,约占全国储量的55.8%,氧化锰矿石和其他类型矿石资源量较少,这意味着,国内能够直接入炉的富锰矿石很少。从储量及地域分布情况看,全国锰矿储藏量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匀,资源集中度高,整体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贵州、辽宁和重庆等省区,其中,广西是国内锰矿石储量最高的地方,占全国储量的43.24%;其次是贵州,占全国储量的17.83%。
3、中国锰矿石进出口
由于我国锰矿资源品位低、杂质高、开采成本大,且采矿业存在严格的安全和环保管制,国内锰矿石产量逐年下降。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锰矿产品产量远无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需要大量从海外进口,进口依赖度高达80%-9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锰矿进口国。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锰矿进口量和净进口量始终维持在2700万吨以上,2024年有所减少,分别约为2928.87万吨和2901.9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28%和7.14%。同时我国锰矿贸易逆差额也维持在300亿元以上,且呈现波动下滑态势,2024年约为308.95亿元,同比下降10.04%。此外,近年来我国锰矿出口量始终很小,不足进口量的1%。但自2022年起,其出口量逐渐上升,2024年大幅上升,达到26.91万吨,同比增长172.64%。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锰矿找矿力度,2024年锰矿找矿接连取得突破。如2024年8月27日,贵州铜仁市宣布铜仁市锰矿勘查进展顺利,部分区块已见富厚碳酸锰矿体,预计可新增锰矿资源量5000万吨;2024年11月1日,据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披露,湖南省永州市的祁(阳)零(陵)盆地已累计探获锰矿资源量8400万吨,预计祁零盆地锰矿资源整体潜力储量可能达2亿吨以上。未来,随着锰矿资源增加、采矿技术进步和开采效率提升,我国锰矿资源自给保障能力将大幅提高,进口依赖度也有望降低。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三、产业中游
1、电解锰
电解金属锰是指用锰矿石经酸浸出获得锰盐,再送电解槽电解析出的单质金属,是锰行业产业链中游重要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发展目标提出,环保政策趋严,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叠加部分地区电力限制导致生产受限等因素影响,我国电解锰产量有所下滑,2022年一度降至85.2万吨。近两年来,在市场需求以及政策支持下,国内电解锰行业产能加速升级,绿色低能耗产能投产规模增加,使得国内电解锰产量再度进入上升通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解锰总产量达12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率超10%。从生产地分布情况看,目前我国电解锰产量主要集中在宁夏、广西、湖南和贵州四地,占全国电解锰比例分布为31%、21%、20%、12%。总的来说,我国电解锰产量已占全球电解锰总产量的98%,已是全球最大电解锰生产国。
2、电解二氧化锰
近年来,受锰酸锂材料需求拉动,锰酸锂型电解二氧化锰需求大幅增长,国内电解二氧化锰产量随之上行,年产量保持在30万吨上下浮动。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国。从产能分布情况看,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能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和贵州三地,其中广西产量占比最大,占全国电解二氧化锰总产能的74.4%。
四、产业下游
数据显示,我国锰矿下游以钢铁行业为主,占比85%-90%;另外约5%-10%用于电池和化工等领域。在钢铁领域,锰矿冶炼和加工后的锰铁、硅锰合金等产品主要作为炼铁和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也用作为合金的添加料,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弹性极限、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吨粗钢约需要消耗锰硅20-25公斤、硅铁4-8公斤;在所有钢材中,螺纹钢对硅锰的消耗量最大,达到每吨20-24千克等。我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庞大的产业规模为锰矿行业发展带来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100509.1万吨、85173.7万吨和139967.4万吨,对锰矿需求量巨大。
五、企业格局
我国锰行业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企业间分化明显,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从产业链看,上游锰矿开采领域以南方锰业、宁夏天元锰业等国有企业及资源型企业为主导,凭借其资源储备和规模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产业链中游锰矿冶炼加工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受环保政策、能耗成本及技术门槛影响,中小产能加速出清,天元锰业、南方锰业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强化竞争力。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1日,1997年5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五矿发展”。五矿发展主要从事资源贸易、金属贸易、供应链服务三大类业务。其中,公司资源贸易业务涉及铁矿石、铁合金、煤炭、焦炭、废钢、电解金属锰等冶金工业原料,是我国锰行业主要参与者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五矿发展营业收入为513.86亿元,同比下降12.42%。
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19日,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南方锰业”。南方锰业是集采、选、冶于一体的锰系产品生产与研发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是全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资源型锰业企业,在国内外拥有的已探明锰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锰矿开采能力位居亚洲前列。目前,南方锰业已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锰产业链和锰系产品线,产品覆盖冶金、新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核心产品主要有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饲料级硫酸锰、高纯硫酸锰、锰酸锂、高纯四氧化三锰、锰桃、放电锰粉等。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南方锰业营业收入为57.33亿元,同比下降25.9%。
六、发展趋势
1、新能源需求驱动高端材料爆发式增长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锰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核心添加剂迎来战略机遇。三元锂电池中镍钴锰酸锂材料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高端产品需求激增。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领域将占据我国锰消费量35%以上,倒逼产业链向电池级锰材料深度转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如湿法冶炼提纯工艺)已占据先发优势,行业正从传统电解锰向新能源材料赛道切换。
2、国际竞争催生双循环新格局
全球锰资源博弈加剧,国内企业加速海外布局。五矿集团联合瑞士嘉能可开发南非锰矿,河钢资源掌控南非PMC矿权,海外权益矿占比已突破40%。同时,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锰材料加工基地,吸引国际矿企以合资建厂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形成"资源全球配置、产业本土升级"的双向互动。
3、循环经济打开增长新空间
废旧电池回收催生"城市矿山"新赛道,锂锰电池回收率已达92%,镍钴锰三元电池回收技术逐步成熟。部分龙头企业构建"生产-销售-回收"闭环体系,每万吨废旧电池可提取锰金属500吨以上。随着碳中和政策深化,再生锰资源有望成为未来5年行业重要原料补充,推动产业向可持续模式转型。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国锰业重点企业关键性数据分析 ,2025-2031年中国锰业发展趋势预测,2025-2031年中国锰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