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突破、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开始,世界开始逐渐步入数据信息发展时代。叠加近年来5G、AR、VR、高性能计算机、激光、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以及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改革潮流的到来,带动市场对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发展的探索越来越多。目前,许多数字虚拟项目已跨过纯技术开发阶段,开始逐渐进入应用成果商业化规模应用阶段,市面上数字虚拟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如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数字虚拟货币等,行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日益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虚拟人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34.6亿元增长至339.2亿元;国内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3亿元增长至9.4亿元。
一、定义及分类
数字虚拟是连接到未来数字世界所必需的,它不仅可以表示实际中的物理位置,还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信息。数字虚拟商品则是指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专指可以通过下载或在线等形式使用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具有无实物性质,是在网上发布时默认无法选择物流运输的商品,可由虚拟货币或现实货币交易买卖的虚拟商品或者虚拟社会服务,如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数字人民币、网游装备、QQ号码、Q币等。
二、行业政策
目前,我国已进入数字虚拟技术创新应用阶段,如何实现研发成果转化及技术规模化应用成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推动数字虚拟与各行业融合发展,扩大数字虚拟技术应用范围,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频发,持续助推国内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例如,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创新数字人、虚拟空间开发工具组件,推动数字人制作便捷化、精细化、智能化,推广虚拟会议室、展厅、营业厅、社交空间等产品;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提出,引导企业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中创建产品加工过程的仿真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根据产品特征和生产要求,模拟产品实际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自动生成工艺加工路线,实现工艺过程快速设计优化。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数字虚拟行业高度依赖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建模、动作捕捉、语音识别与合成等。这些技术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确保数字虚拟产品的外观、动作、声音等各方面达到高度逼真和自然的效果。此外,由于行业技术更新迅速,新的算法、模型和工具不断涌现,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环境。这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构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数字虚拟产品的研发与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最初的形象设计、三维建模,到动作捕捉、语音合成,再到后期的渲染和特效处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昂贵的设备支持。同时,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用户,企业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推广活动,如举办发布会、参加展会、进行广告宣传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新进入者需要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3、客户壁垒
数字虚拟行业的客户往往对品牌形象、服务质量和技术实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找到能够提供稳定、可靠且高效的数字虚拟服务的合作伙伴。对于新进入者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资源。此外,客户还需要确保自己的数据在使用数字虚拟技术时得到充分的保护,避免泄露和滥用。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研发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这也为新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客户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数字虚拟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负责提供虚拟数字产品所需的基础硬件和软件技术支持,主要包括显示设备、芯片、光学器件、传感器等硬件,以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软件技术。产业链中游是虚拟数字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主要负责将上游的技术和工具进行整合,提供虚拟数字产品的制作和开发能力,市场参与者包括AI厂商、互联网大厂和虚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链下游为虚拟数字产品最终应用消费环节,主要覆盖泛教育、泛娱乐、电商、金融、文旅、文化收藏等多个领域。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12日,2017年10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风语筑”。风语筑是中国数字科技应用领域龙头企业,致力于数字新媒体技术研发及数字内容生产、分发与管理。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意、设计和内容制作能力,结合长年积累的CG特效、人机交互、裸眼3D、全息影像、5G云XR、AIGC、大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手段,公司的产品及系统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城市文化体验、数字展示、文化旅游、广电MCN、新零售体验及数字艺术消费等众多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风语筑营业收入为13.76亿元,同比下降41.44%。
(2)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11年2月22日在中国A股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捷成股份”。捷成股份立足于领先的音视频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迅速推进延展全生态链布局,构建集新媒体版权运营、影视内容制作与发行、数字技术和数字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产业集团。
近年来,捷成股份正在积极开拓 AR/VR、数字人元宇宙等创新技术,致力于为政府企业、品牌、明星、名人及每一个人打造元宇宙分身(数字人),构建数字人元宇宙,提供数字人全栈技术服务,推出数字人四大产品体系,即实时数字人产品体系、AI 数字人、MAS(Meta Avatar Show)元宇宙分身秀平台,现已广泛应用于广电媒体、品牌营销、电商直播/短视频、政府文旅、教育娱乐、影视番剧、AR/VR/AI,NFT/元宇宙等各类线上线下不同场景,助力各行业合作伙伴低本高效高质量地打造元宇宙内容和互动体验,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捷成股份营业收入为21.13亿元,同比增长5.27%。
五、行业现状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突破、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开始,世界开始逐渐步入数据信息发展时代。叠加近年来5G、AR、VR、高性能计算机、激光、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以及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改革潮流的到来,带动市场对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发展的探索越来越多。目前,许多数字虚拟项目已跨过纯技术开发阶段,开始逐渐进入应用成果商业化规模应用阶段,市面上数字虚拟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如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数字虚拟货币等,行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日益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虚拟人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34.6亿元增长至339.2亿元;国内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3亿元增长至9.4亿元。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支持推动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虚拟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和推动。这些政策涵盖了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为数字虚拟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例如,《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等文件的发布,明确提出了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的目标,为数字虚拟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信息技术创新进步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数字虚拟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些新技术为数字虚拟产品的制作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工具和方法,使得数字虚拟产品的外观、动作、声音等各方面都能达到高度逼真和自然的效果。同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数字虚拟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3)市场消费需求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数字化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数字虚拟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娱乐、教育、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数字虚拟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例如,在娱乐领域,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等已成为吸引粉丝和流量的重要手段;在教育领域,虚拟教师、虚拟助教等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些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为数字虚拟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动力。
2、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短缺
虚拟数字人行业是一个全新的赛道,人才方面市场难以供给,缺乏人才积淀,产生了人才大缺口。由于虚拟数字人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计算机图形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因此需要具备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市场上这类人才相对稀缺,导致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员来开发和运营虚拟数字人。这种人才短缺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创新速度,也限制了行业的整体发展。为了缓解人才短缺的问题,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更多具备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同时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行业。
(2)技术成熟度与标准化问题
尽管我国数字虚拟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和标准化缺失的问题。数字虚拟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需要高度的协调与统一。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厂商开发的产品兼容性差,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此外,技术成熟度不足也限制了数字虚拟产品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使得部分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
数字虚拟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数字虚拟产品通常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用户数据,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优化产品体验。然而,数据泄露和滥用等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威胁用户隐私和权益。随着数据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数字虚拟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
七、竞争格局
在国内数字虚拟市场中,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头部科技企业依托云计算、AI及内容生态优势,加速布局元宇宙、虚拟现实(VR/AR)与数字孪生领域,例如,腾讯构建全真互联网框架、字节通过Pico抢占VR硬件入口、阿里云发力企业级虚拟化解决方案,持续引领产业发展。从细分产品市场看,近年来,虚拟人与数字IP运营企业均在争夺流量变现;区块链技术则在赋能数字藏品(NFT)市场加速探索,但行业受政策约束仍处谨慎发展阶段。因此,目前我国数字虚拟产业垂直赛道不断多元分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八、发展趋势
1、技术融合与创新加速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创新,数字虚拟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数字虚拟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交互化,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体验。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数字虚拟人可以实现更加自然的语言交互和情感表达;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数字虚拟产品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服务。
2、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新兴领域延伸。在智能制造领域,数字虚拟技术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生产仿真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智慧城市领域,数字虚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3、国际化竞争加剧
随着数字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国际化竞争将日益激烈。未来,我国数字虚拟企业将面临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需要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同时,我国数字虚拟企业也将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机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研判2024!中国数字虚拟行业市场规模、应用案例及市场格局分析:数字虚拟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ce25a2275c336b52d58303ed80fb7924b3fd1022.png?x-oss-process=style/w320)
研判2024!中国数字虚拟行业市场规模、应用案例及市场格局分析:数字虚拟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图]
近年来,许多数字虚拟项目已跨过纯技术开发阶段,开始逐渐进入应用成果商业化规模应用阶段,市面上数字虚拟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我国数字虚拟产业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从细分市场看,2023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已增至5.9亿元左右;数字虚拟人产业核心市场规模已增长至20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