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电子竞技未被纳入奥运会项目,但电子竞技的市场影响力已经远超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图】

    在12月10日召开的第七届奥林匹克峰会上,国际奥委会还是觉得虽然看到了电竞的影响力,但现在讨论将电竞引入奥运会还为时过早。

    此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曾表示:“我们不能在奥运会项目中加入一个提倡暴力和歧视的比赛,所谓的杀人游戏。它们(电子竞技)在我们看来,违背了奥运会的价值观,所以不会被接受。”

    与奥委会更多在乎“游戏是否适合奥运”相比,在国内,许多人的争论点还停留“游戏是否属于体育”的阶段。这个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竞技项目遭到质疑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即使是参与者本身,也未必知道它是什么,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事实上,电竞职业赛事,甚至体育联盟已经在发生,并且成绩不错。

    刚刚进行了第一个赛季的守望先锋联赛在Twitch上的总收视时常达到13440万个小时。联赛粉丝平均每周会收看70分钟的比赛直播。LOL的S8全球总决赛,共有9960万独立观众收看了比赛的内容。同时在线人数峰值达到4400万,平均分钟收视人数为1960万。

    在国内,KPL,2018年春季赛日均观赛用户 3400万, 赛季观看量66亿; 暑期举办的王者荣耀冠军杯(国际邀请赛)日均4400万观赛用户。

    尽管在体育文化深厚的北美,电竞赛事显得还有不少差距,但对于中国职业体育市场来说,电竞可能第一次给中国人带来世界领先的本土体育赛事。

    中国不仅有“IG夺冠”这样全球热点电竞事件,还形成了本土的游戏文化。主要在国内智能手机上流行的《王者荣耀》和其联赛KPL,吸引了大量非核心玩家(尤其是女性玩家),使电竞实际上成为了年轻一代中最流行的运动。

    2017年电竞赛事的月观众人数已经达到1.67亿人,超过了MLB(美职棒)和NHL(北美职业冰球联盟)的观众人数。而到2022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2.76亿人/月,与目前的NFL(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持平。

    除了电竞选手水平高,同时群众基础深厚之外,作为非传统体育项目,电竞赛事基本由民间自发组织,较少的官方支持换来了宽松的市场环境,受众年轻且流量大,使不少商家愿意投入其中。

    除了一般的电影综艺视频节目外,电竞已然发展成为增速最高的一类屏前时光娱乐内容。电竞的受众人群是属于高消费的年轻人群,尤其是愿意为游戏,赛事相关的产品买单。

    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965.8亿元,同比增长23.0%。从2009年开始,我国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一直处于稳定地高速增长,2008-2017年的9年时间,我国网络游戏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30.99%。

    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中,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161.2亿元,份额继续增加,占57.0%;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48.6亿元,份额减少,占31.9%;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56.0亿元,份额大幅减少,占7.6%;家庭游戏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7亿元,份额有所增加,占0.7%。

    快速增长的网络游戏销售收入是电子竞技市场在近几年获得市场认可的主要表现之一,在游戏产业细分格局来看,移动游戏逐渐取代客户端游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以现阶段最热门的移动竞技游戏《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和《王者荣耀》为例,两款游戏均占据国内主要游戏直播平台的前两位,市场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

    电子竞技的市场变化同样快于其他传统体育竞技的变化环境,从电脑端的竞技项目向移动端的竞技项目,在悄然改变。《王者荣耀》和《炉石传说》证明了手机也可以是流行的电竞项目,AR和VR设备的可能性,也在其后虎视眈眈。

    或许,未来人们可能更少的提及“电竞”,转而将“守望先锋”、“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视为一个个单项运动。也许就像橄榄球和足球,板球和棒球那样,从一个整体,分裂出不同的文化和规则。

    世人的眼光,会随着上一辈的老去改变;奥运会的拒绝,也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重新思量。真正值得担心的,其实只有偏见本身。

本文采编:CY24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共八章,包含电子竞技行业商业模式构建成功案例解析,中国电子竞技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中国电子竞技行业投资机会及战略规划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