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具出口主要品种
2019年我国刀具出口的主要品种有:钻头(74亿元)、圆锯片(52亿元)、互换工具(22亿元)、铣刀(14亿元)、刀片(15亿元)、攻丝工具(7.3亿元)、超硬互换工具(4.7亿元)、超硬孔加工刀具(3.4亿元)、带锯条(2.8亿元)。
2019年我国刀具出口主要品种
 
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我国刀具出口184亿元,与2018年同比增长6.92%;其中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钻孔工具出口金额为74.22亿元,单价是3.35元,占刀具出口额的37.02%;未列名圆锯片,包括部件出口金额为23.72亿元,单价是47.12元,占刀具出口额的11.83%;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未列名可互换工具出口金额为21.78亿元,单价是1.51元,占刀具出口额的10.86%。
2019年刀具出口分类
商品名称  |    金额(亿元)  |    单价(元)  |    占比(%)  |   
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钻孔工具  |    74.22  |    3.35  |    37.02  |   
未列名圆锯片,包括部件  |    23.72  |    47.12  |    11.83  |   
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未列名可互换工具  |    21.78  |    1.51  |    10.86  |   
带有天然或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的圆锯片及部件(kg)  |    16.37  |    61.43  |    8.16  |   
其他铣削工具  |    13.92  |    12.95  |    6.94  |   
带有钢制工作部件的圆锯片(kg)  |    12.34  |    56.33  |    6.15  |   
经镀或涂层的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kg)  |    7.74  |    1095.25  |    3.86  |   
攻丝工具  |    7.28  |    5.97  |    3.63  |   
其他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kg)  |    5.64  |    263.72  |    2.81  |   
超硬材料制工作部件的未列名可互换工具  |    4.66  |    13.09  |    2.32  |   
超硬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钻孔工具  |    3.40  |    14.11  |    1.7  |   
双金属带锯条(kg)  |    2.01  |    86  |    1  |   
带有天然或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工作部件的车削工具  |    1.60  |    27.6  |    0.8  |   
其他金工机械用刀及刀片(kg)  |    1.34  |    105.72  |    0.67  |   
带有天然或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工作部件的铣削工具  |    1.23  |    118.04  |    0.62  |   
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镗孔或铰孔工具  |    1.15  |    11.29  |    0.57  |   
其他车削工具  |    1.05  |    20.51  |    0.52  |   
其他带锯片(kg)  |    0.77  |    25.04  |    0.38  |   
超硬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镗孔或铰孔工具  |    0.27  |    94.66  |    0.13  |   
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工具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量具(千分尺、卡尺及量规)出口约10亿元,与2018年同比增长1.34%;量仪(坐标测量仪、轮廓投影仪)出口2.6亿元,同比下降18.7%。
2019年量具、量仪出口分类
商品名称  |    金额(亿元)  |    单价(元)  |    占比(%)  |   
千分尺、卡尺及量规  |    9.97  |    23.15  |    79.34  |   
坐标测量仪  |    2.22  |    3970.03  |    17.66  |   
轮廓投影仪  |    0.38  |    300.44  |    3  |   
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二、工具进口主要品种
2019年我国刀具进口的主要品种有:刀片(48亿元)、钻头(18.6亿元)、铣刀(13.6亿元)、攻丝工具(9亿元)、互换工具(5.4亿元)、超硬互换工具(3.6亿元)、镗铰刀(4.1亿)、带锯条(2.6亿)。2019年硬质合金刀片进口额为44亿元人民币,是出口额(13亿元人民币)的3.4倍。
2019年我国刀具进口主要品种
 
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我国刀具进口111亿元,与2018年同比下降4.4%;出口额明显大于进口额。其中经镀或涂层的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进口金额为29.47亿元,单价为3689.93元,占刀具进口金额的26.25%;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钻孔工具进口金额为18.64亿元,单价为5元,占刀具进口金额的16.6%。
2019年刀具进口分类
商品名称  |    金额(亿元)  |    单价(元)  |    占比(%)  |   
经镀或涂层的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kg)  |    29.47  |    3689.93  |    26.25  |   
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钻孔工具  |    18.64  |    5  |    16.6  |   
其他硬质合金制的金工机械用刀及片(kg)  |    14.39  |    2182.54  |    12.82  |   
其他铣削工具  |    13.61  |    30.26  |    12.12  |   
攻丝工具  |    9.12  |    53.28  |    8.13  |   
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未列名可互换工具  |    5.41  |    1.86  |    4.82  |   
其他金工机械用刀及刀片(kg)  |    3.95  |    1676.13  |    3.52  |   
超硬材料制工作部件的未列名可互换工具  |    3.61  |    433.65  |    3.22  |   
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镗孔或铰孔工具  |    3.16  |    1066.91  |    2.82  |   
双金属带锯条(kg)  |    1.49  |    96.27  |    1.33  |   
带有天然或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工作部件的铣削工具  |    1.54  |    556.76  |    1.37  |   
未列名圆锯片,包括部件(kg)  |    1.38  |    104.91  |    1.23  |   
其他车削工具  |    1.24  |    53.17  |    1.11  |   
带有天然或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的圆锯片及部件(kg)  |    1.33  |    1496.93  |    1.19  |   
其他带锯片(kg)  |    1.11  |    135.73  |    0.99  |   
带有钢制工作部件的圆锯片(kg)  |    1.00  |    196.29  |    0.89  |   
超硬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镗孔或铰孔工具  |    0.94  |    2722.42  |    0.83  |   
超硬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钻孔工具  |    0.47  |    42.15  |    0.42  |   
带有天然或合成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工作部件的车削工具  |    0.38  |    357.52  |    0.34  |   
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我国量具量仪进口额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2.7%,其中,量具进口额3亿元,量仪进口10.4亿元。2019年坐标测量仪进口额8.41亿元,单价为65807.36元,占量具量仪进口额的62.97%;千分尺、卡尺及量规进口额3.02亿元,单价为428.96元,占量具量仪进口额的22.64%。
2019年量具、量仪进口分类
商品名称  |    金额(亿元)  |    单价(元)  |    占比(%)  |   
坐标测量仪  |    8.41  |    65807.36  |    62.97  |   
千分尺、卡尺及量规  |    3.02  |    428.96  |    22.64  |   
轮廓投影仪  |    1.92  |    110165.13  |    14.39  |   
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2-2028年中国手提风动工具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2-2028年中国手提风动工具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手提风动工具行业竞争对手分析,中国手提风动工具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2-2028年中国手提风动工具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