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防控措施[图]

    一、钩端螺旋体病基本概况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其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

    近钩端螺旋体属单细胞微生物,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种类很多,分为致病性与非致病性两大类。致病性螺旋体可使人和动物发生自然疫源性钩端螺旋体病。此病几乎遍布于全世界,在中国也广泛存在。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特性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种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与肝、肾衰竭为常见致死原因。
潜伏期2~20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表现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及死亡现状

    2014-2019年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214例,比上年增加57例。

2014-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及增长

资料来源:传染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传染病诊断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市场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死亡人数6人,为近年来死亡人数最多;2015、2016、2018年各只有1个因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死亡;2017年没有人因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死亡;2019年因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死亡有2人。

2014-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死亡人数情况

资料来源:传染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0.0113/10万;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0.0153/10万,比2018年稍有增长。

2015-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走势

资料来源:传染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中国没有人因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而死亡,实现0死亡率;2015、2016、2018、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率均为0.0001/10万。

2015-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率走势

资料来源:传染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三、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控措施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微生物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多呈急性经过,以黄疸、血尿、粘膜和皮肤坏死及短期发热、迅速衰竭为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多发生于春、夏和夏秋之间,但有些地区全年都可发生,虽地方流行性。地方流行的严重程度与动物的简养管理条件以及使役情况有关。各种年龄的家畜均可以得病,但以幼龄者居多。在土壤及水呈碱性或中性的亚热带、温暖的低洼沼泽地区或潮湿地区,更有利于病原体的存活,故多发生本病。

    传染来源为患病身及带菌的动物(许多患病动物,可以成为长期的带菌者,如牛体内120d,马体内102d),它们主要从尿中排岀病原体。啮齿类(包括家鼠和野鼠)在本病的传播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同被污染的水源可形成自然疫源。自然感染多经消化道,由污染的饮水及饲料而传染。也可经皮肤、精膜传染。食肉动物(狐、犬、猫等)常由于食病肉或捕食带菌的鼠类而感染。

    对于患有钩端螺旋体的畜禽,可用青霉素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猪,可以每kg饲料中加入土霉素1.5g,连喂7d;重症加注维生素C注射液和强心利尿剂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马、牛、羊、犬,肌肉注射青霉素2000~4000U·kg-1体重,2次·d-1,重症加注链霉素45~60mg·kg-1体重,2次·d-1。

    如果是群体多发情况,可紧急接种钩端螺旋体病多价苗进行控制,配合隔离带菌动物、消除致病因素,环境消毒,消灭一切病虫鼠害,保持饲料、饮水卫生安全,均衡饲料营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本文采编:CY31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