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0年中国癌症患病人数、5年生存率、肿瘤治疗药物市场规模、最新癌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及癌症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分析[图]

    一、中国癌症患病人数、5年生存率及肿瘤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分析

    据统计,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在1800万新增癌症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占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229.6万例。

    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顶尖医学杂志《The Lancet》(柳叶刀)发表的全球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报告,报告数据所包含的中国癌症患者样本人数为59.4万名,包括0.21%的14岁以下的儿童。据统计,中国人肺癌的发病占比最高,为22.6%;胃癌发病占比其次,为15.6%;随后为肝癌、食管癌和乳腺癌,分别为12.5%、12.3%和9.1%。

    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癌症生存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一些致死率高的癌症也不例外。在某些国家,肝癌、胰腺癌、肺癌的生存率已经上升了5%。在报告数据确诊癌症的女性中,中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达到83.2%。

    而亚洲国家的皮肤黑色素瘤、淋巴瘤和骨髓瘤生存率普遍较低。例如,中国分别为49.6%、38.3%和24.8%。

    5年生存率 ≠ 只剩五年生命

    5年生存率,在医学界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概念,但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这却是关乎生命延续的大问题。因为,5年生存率常常被作为衡量癌症治疗效果的标准。

    5年生存率,是指某个癌症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用5年生存率表达有其一定的科学性。

    中国癌症生存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年生存率不能当作绝对,医生无法预言确切患者的生死结局。5年生存率只是一个统计概念,是一个对总体人群的预估,对于癌症病患个体而言,这并非绝对。

    因为癌症患者个体上的差异,即使是5年生存率仅有5%的胰腺癌,患者也有可能在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达到临床治愈,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那5%。而想成为那5%,选对治疗方法很重要,例如新进的日本肿瘤免疫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自体免疫力,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围剿癌细胞,提高生存几率,延长患者生存寿命。

中国癌症发病率TOP10:肺癌居首位

序号
类别
男性
女性
1
肺癌
肺癌
乳腺癌
2
乳腺癌
胃癌
肺癌
3
胃癌
肝癌
结直肠癌
4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甲状腺癌
5
肝癌
食管癌
胃癌
6
食管癌
前列腺癌
宫颈癌
7
甲状腺癌
膀胱癌
肝癌
8
宫颈癌
胰腺癌
食管癌
9
脑癌
脑癌
子宫癌
10
胰腺癌
淋巴瘤
脑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癌症5年生存率不容乐观

    中国和日本和美国的整体癌症(包含以上18种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为36.0%和57.4%,在癌症生存率方面,中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生存率相差了将近一倍,现状仍不容乐观。

    在我国,由于早期筛查率还不高,有近70%的肺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肺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我国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达59万。

    目前我国癌症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是40%,比10年前上升了10%,但是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仍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究其原因,公众的防癌意识薄弱、癌症早期诊断率偏低、治疗方法局限是重要因素,这也直接影响了患者早期治愈的机会和5年生存期指标。

中国癌症死亡率TOP10:肺癌居首位

序号
类别
男性
女性
1
肺癌
肺癌
肺癌
2
乳腺癌
肝癌
胃癌
3
胃癌
胃癌
肝癌
4
结直肠癌
食管癌
结直肠癌
5
肝癌
结直肠癌
乳腺癌
6
食管癌
胰腺癌
食管癌
7
甲状腺癌
脑癌
胰腺癌
8
宫颈癌
白血病
宫颈癌
9
脑癌
前列腺癌
脑癌
10
胰腺癌
淋巴瘤
卵巢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各类高发病率的癌种中,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为我国发病率居前五的癌种。其中,我国肿瘤患者最多的癌种是肺癌,超过80万人/年;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超过40万人/年;乳腺癌约30万人/年。

    在癌症生存率方面,受限于癌症前期筛查普及性不足、临床用药较为落后、癌症患者对有效药物的可支付性较低等因素,我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与相关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异。

    中国不同癌症中5年生存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中国,因癌症免疫治疗的出现,晚期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0上升至14%。而免疫治疗临床经验丰富的日本,早在多年前经过层层临床审核,验证了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与微效副作用,免疫疗法在日本早已成为日本厚生劳动省(国家卫生部)许可的临床应用治疗手段。作为发源地,日本的免疫治疗是更为成熟,临床应用更为丰富。由于这种种原因,造就了日本癌症治疗的3年及5年生存率都相对较高(如图)。

    不同患癌部位和病情阶段的3年生存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同癌患部位和病情阶段的5年生存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总而言之,癌症虽然很可怕,但依然是可以预防并治疗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提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根治;剩余的1/3的癌症可以通过现在的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甚至实现长期生存,可以不再是触手不可及的梦。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癌症研究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众多,癌症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从 2014年的384.4万人增加到2018年428.5万人,预计2030年我国癌症患者人数将增加到569.6万人。

    2020-2030年我国癌症患者人数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基于我国癌症治疗水平的现状,预示着我国癌症患者,特别是高发病率的癌症患者,对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2018年中国抗肿瘤药物总产值达998.95亿元,同比增长21.20%。按照过去五年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预测2020年中国抗肿瘤药达1341.2亿元。

    2015-2020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最新癌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1、有望开发出克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耐药性的新型疗法

    能够促进癌细胞生长的HER2蛋白在大约20%的乳腺癌中都存在,由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更倾向于具有侵袭性,得益于HER2抑制剂(比如曲妥珠单抗)的帮助,这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都会对当前的HER2抑制剂产生反应。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罗兹韦尔公园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PEPD-G278D的新型抗癌制剂或许有望克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耐药性的发生;这2、复合药物疗法可用于治疗晚期肾癌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一种双药物组合疗法可能成为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新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接受免疫治疗药物avelumab加axitinib(一种靶向药物)的患者与接受舒尼替尼(Sutent)的患者相比,在无进展生存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其中舒尼替尼是一种标准治疗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靶向药物。

    接受这种药物组合的患者相比只接受舒尼替尼的治疗的患者反应率也更高 (肿瘤缩小),”Toni K. Choueiri医学博士说,他是该研究的高级和共同通讯作者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不过,虽然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无进展生存期,但需要进一步的随访,以显示双药治疗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是否能延长总体生存期。

    3、BRAF抑制剂联合T细胞过继疗法轻松搞定黑色素瘤耐药

    来自威斯塔研究所和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的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发现BRAF靶向疗法会使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对杀伤性T细胞的攻击更敏感,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该研究表明过继性T细胞疗法也许可以让对BRAF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病人获益。

    大约50%的黑色素瘤病人携带一个BRAF蛋白突变。基于BRAF及其下游信号的抑制剂的靶向疗法对这些病人很有效,但是病人的长期受益却很有限,主要原因就是会产生药物耐受性。过去的研究表明BRAF抑制剂可以对T细胞介导的抗癌免疫反应产生正面影响,而最近的一个小型临床实验也发现联合BRAF抑制剂和过继性T细胞疗法可以产生积极的临床反应。“这种联合疗法很有潜力,但是对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却并不清楚。

    4、科学家利用罕见癌症弱点有望开发出新型抗癌疗法

    在某些方面,癌细胞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其会无情肆意妄为地生长,通过长生不老的方式来避开衰老过程,并能有效躲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持续攻击,但在获得这种超能力的过程中,细胞偶尔就必须放弃一些更为普通的技能,包括产生特定营养物质的能力。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类无法合成胆固醇的罕见肿瘤,如果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生存。

    研究者KivancBirsoy说道,这些癌细胞会依赖从环境中摄取胆固醇,因此就能利用癌细胞的这种依赖性来开发出阻断细胞摄取胆固醇的新型疗法。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癌细胞会失去制造关键营养物质的能力,比如某些白血病类型就无法合成天冬酰胺,作为对抗这些癌症的第一道防线,临床医生常会给患者服用一种名为天冬酰胺酶的药物,其能破碎天冬氨酸,将其从血液中移除,如果没有外部存储的营养物质,癌细胞就会死亡。

    5、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的胃癌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卡迪夫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胃癌发生的新型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为开发新型胃癌疗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希望。研究者指出,未来他们或能通过剔除参与干细胞功能的特殊细胞表面受体来阻断胃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研究者Toby Phesse博士表示,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而且患者的治疗选择也非常有限,因此临床上就急需开发出应对胃癌的新型疗法。有些胃癌患者机体中会携带某些基因突变,这些基因主要参与Wnt信号通路的调节(Wnt信号通路与细胞分裂有关),而这些基因突变会驱动癌症的发生和进展。

    6、科学家开发出治疗恶性白血病的新一代化合物疗法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治疗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新型疗法,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致死性血液癌症,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每年大约会有19520例新发病例,而且会有10670位患者死亡。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特殊的药物化合物或有望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大约30%的患者都会携带激酶FLT3的突变,其会让白血病变得更加具有侵袭性,去年FDA批准了诸如Radapt等FLT3抑制剂的使用,这类抑制剂能给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2018年底,FDA批准了另一种名为Gilteritinib的抑制剂,但使用FLT3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疾病复发的状况,原因则是FLT3发生二次突变,而且当前的疗法并不能完全成功治疗患者的疾病复发。

    7、新型高通量筛选平台或能帮助寻找更多癌症免疫疗法新药物

    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s)作为癌症免疫疗法治疗因子的一大突破,其能让免疫细胞重新恢复活性从而杀灭癌细胞,一般来讲,这些因子处于抗体,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然而其在机体中并不易扩散;如果科学家们想通过增强免疫细胞杀灭癌细胞的能力,那么就需要多种工具,比如由多种传统小分子组成的庞大文库,他们所需要的就是找到一种筛选方法,即能筛选数千种药物的平台。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一类名为IAP拮抗剂的药物或能促进机体抵御癌细胞的免疫活性;尽管目前FDA已经批准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但仍有很多患者并没有因此而获益,而寻找能够“松开”其它免疫反应的药物或许就能提高这些患者的抗癌效率,尤其是检查点抑制剂都无法有效治疗的癌症患者。

    8、实验性疗法有助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通过同时解决两种癌症生长机制,一项实验性治疗在小鼠研究中减少了三阴性乳腺癌的扩散。该研究发表在1月3日的《Cancer Cell》杂志上。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Tinagl1的,基于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的药物能够阻断乳腺癌细胞生长以及阻断肿瘤从原发的迁移。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2%至17%。它的名字来源于缺乏三个突出的生物靶点 -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患有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具有高复发率和较少的治疗选择以及癌症对治疗产生抗性的可能性。这导致患者的整体预后较差。

    9、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抑制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

    某些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之前会进行化疗进行治疗,这种肿瘤辅助疗法能帮助减少肿瘤的尺寸从而促进乳腺保留手术的进行,甚至能够完全清除肿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术后生活中很有可能并不会出现癌症复发的状况。但在化疗治疗中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会发生萎缩,如果肿瘤对辅助疗法产生耐受的话,其就会引发高风险的转移性疾病,也就是说,肿瘤细胞会转移到机体的多个其它器官中,比如骨骼和肺部等,这是因为当原发性肿瘤被治疗时,一部分癌变的细胞会对化疗产生耐受并在机体中开始扩散。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癌细胞抵御化疗发生扩散的详细分子机制,当对肿瘤模型进行研究后,研究者发现,两种常用的化疗药物:紫杉酚和多柔比星能够诱导乳腺肿瘤释放外泌体,在化疗治疗下,这些外泌体会包含膜联蛋白-A6(annexin-A6),而膜联蛋白-A6并不会存在于未治疗的肿瘤所释放的外泌体中,研究者表示,在外泌体中装载膜联蛋白-A6或许会显著增强机体对化疗的反应。

    10、科学家鉴别出参与T细胞激活的新分子有助于开发新型癌症免疫疗法

    当细菌和病毒进入机体后,其表面所携带的蛋白质就会被机体所识别并加工,随后就会激活T细胞的活性,而T细胞是一种能够帮助机体有效抵御感染的重要白细胞;当T细胞激活期间,一种名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microtubule-organizing center)的分子复合体就会移动到T细胞表面的中心位置,微管拥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决定细胞的形状和细胞分裂,而且MTOC的复位在活化T细胞所开启的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三、癌症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治疗,除了所用武器(治疗手段和药物)本身要有杀伤力,够先进,更重要的是使用武器的人要懂得如何有效使用武器,如何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进行最佳的优化组合,让各治疗手段优势互补,从而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癌症治疗离不开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等多学科配合,也就是要综合治疗。治疗癌症是一场全方位的全面“战役”,打仗不能光靠陆军,还要依靠海军、空军,以及现代化的导弹部队,而且注重信息化作战。癌症治疗也一样,除了少数情况下单一治疗手段就可以达到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决不是将各种治疗手段进行简单的叠加使用或轮流使用,不是各个学科同时进行治疗或轮流进行治疗,不是治疗手段越多越好,不是花钱越多越好,也不是花钱越少越好,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些治疗手段,多个治疗手段多个学科怎样进行有效的配合,这个很关键,否则可能反而会带来伤害。

    由于涉及到多个学科,甚至可能会困难重重。肿瘤专科医院这方面会做得好一些,但多数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肿瘤多学科诊治(你可能听过MDT这个词,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是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基本是奢谈,或者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的办法就是,首诊首治建议在肿瘤内科,肿瘤内科医生相当于是肿瘤全科医生,让肿瘤内科医生从全局上进行把关安排,该手术的他会转到外科,因为他不负责做手术;该放疗的他会转到放疗科,因为他也不负责做放疗;该化疗以及其他内科治疗的他会留下来进行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等,当然,不排除少数不按规矩办事的医生,但从概率下看,这种做法冒的风险最小,特别是在综合医院。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建立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要把医生的个人经验和各种客观的循证医学试验证据结合起来,进行规范治疗。

    现代医学已经不是经验至上的时代,特别是癌症的治疗更强调要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所谓的循证医学证据,简单地说,也就是医生所做的医疗决定要有根有据,要有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证据支持,不是哪个人或哪一部分人说了算。不能主观想当然,要力求有据可查,至少有部分的研究证据支持,即便没有相关数据支持,也应该要得到多数专家的认可,所谓的“专家共识”。

    当然,不是说医生的经验不重要,医生的经验也重要,有时候至关重要,但总体来说,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经验至上的年代。

    瘤治疗还要讲究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注重个体化治疗。同一类病人当然有一套统一的规范,要按规矩办事,不能主观随意,但也不能千人一方、千病一方,每个病人应该有每个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要针对每一种癌症每一个病人制定最适合这种癌症、适合这个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也就是医生不能只看到病,更要看到人,比如同样是两个肺癌病人,但治疗方案可能不是一样的,甚至完全不一样,要根据多方面的情况综合各方面的检查资料制定个体化的方案,而即便同一个病人,在癌症不同阶段,其治疗方案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并明确各个阶段主要目的和主要治疗手段,综合进行考虑。病,要治,也要管理。

    另外,要结合家庭社会因素,注重效价比。前面反复说了,治病,不能只看到“病”,更要关注“人”,注重全局管理。同样的癌症,同样的分期,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最后的治疗手段选择和安排会不同,这涉及到人文、社会、观念、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正是“人”的因素。如果只是照搬教科书或诊疗指南规范,说书上说了这种情况就应该这样治疗,这是对教科书和指南的“愚从”。在中国,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在癌症治疗方面,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数据还是相对少一些(当然现在慢慢多了起来),遵照的国外指南规范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人,或者适合中国国情,其实有不确定性,完全照搬显然是不行的。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1604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癌症基因治疗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癌症基因治疗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癌症基因治疗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癌症基因治疗行业重点企业发展调研,癌症基因治疗行业风险及对策,癌症基因治疗行业发展及竞争策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