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2010-2019年中国维生素总产量逐步上升,到2019年达到34.9万吨,同比增长4.4%,占全球产量的77%,维生素整体价格从高位回落,市场价值缩水至36.7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大维生素生产国,中国生产的维生素主要用作出口,2019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为26.9万吨,同比增长6.7%,占同年国内产量的77%,出口增速快于产量增速,主要源于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国内需求下降,出口拉动市场;2019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金额28.3亿元,同比下降16.3%。
2010-2019年中国维生素产量及市场价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2019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及出口金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2016-2018年维生素整体景气度高,企业盈利情况好,市场上此前投建的新产能、原有闲置产能或扩建产能在2019年逐步释放,除几家大厂商的新建/置换产能外,还有行业新进入者的新建产能将可能对市场格局造成冲击,但即使新建产能能够顺利投产,大部分新工厂在原材料、工艺、成本、营销等方面与原有企业存在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仍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在市场低迷时期将成为“睡眠产能”,维生素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仍然成立。
2019年维生素行业新建项目及规模
企业 | 新建项目 |
金达威 | 维生素A油和维生素D3油的产业化项目建设动工 |
圣达生物 | 募投项目年产200t生物素中间体烯酮项目通过现场验收 |
山东阳成 | 拟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年产800tγ-氨基丁酸和1000tD-泛酸钙生产线 |
新乡瑞诺 | 年产5000t维生素B1中间体、B5中间体产品及年产6000t乙腈产品项目 |
赤峰制药 | 拟对老厂区3000t/年维生素B2项目和300t/年灰黄霉素项目进行搬迁改造;拟新建年产2500t维生素B6及副产品项目,以及新建年产3000t泛解酸内酯和年产1200t氨基丙酸项目 |
黑龙江格林赫思 | 扩建年产1000t50万IU/g维生素D3及配套200t/年胆固醇、7-去氢胆固醇、蛋类深加工项目;建设年产3000t维生素B2生产线、2000t维生素B12生产线 |
花园生物 | 年产180t7-去氢胆固醇项目;年产750t饲料级维生素D3油剂项目 |
酒泉中杰 | 年产2000t维生素B5、2500t维生素B6项目 |
山东泓达 | 新建烟酸10000t/年项目、3000t/年核黄素、20t/年钴胺素、小品种氨基酸等项目 |
山东华辰 | 维生素基地1000t/年维生素B1、4000t/年维生素B5项目 |
新疆合源正达 | 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维生素项目 |
福建和泉 | 拟利用现有QH101(西索霉素、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维生素B2、维生素B12和生物素 |
河南贝特尔 | 400t/年叶酸生产线扩建项目 |
湖北楚维 | 泛酸钙、叶酸、维生素B6等项目 |
科兴药业 | 新建年产65t生物素项目 |
湖北多益 | 年产2t维生素D2、2000t维生素D3微囊等项目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维生素A是最重要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之一。能提高动物繁殖能力、促进畜体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也能促进人机体生长发育,增强疾病抵抗能力,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维生素A产业链中,维生素A本身处于中游环节,其上游产品为以柠檬醛为原料制成的β-紫罗兰酮,下游为饲料、医药、食品等产业。
维生素A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欧洲是原料柠檬醛和维生素A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柠檬醛是合成维生素A的主要生产原料,生产壁垒较高。目前原料柠檬醛垄断在德国巴斯夫、日本可乐丽和新和成三家企业手中。其中,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拥有4万吨/年柠檬醛产能,全球产能占比44.0%,日本可乐丽产能5000吨/年,占比5.5%。
全球柠檬醛产能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维生素A供给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全球柠檬醛扩产主要集中于巴斯夫和万华化学,预计建设产能分别为10000吨和40000吨。需求方面,柠檬醛的主要下游为维生素A、薄荷醇、维生素E、紫罗兰酮系香料、柠檬香精等。
国内柠檬醛下游应用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维生素A下游主要用于饲料,占比超过80%,饲料需求中最主要的为猪饲料,占维生素A饲料消耗中的40%,其次为肉禽料和蛋禽料,分别占30%和15%。
维生素A下游应用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维生素A饲料需求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维生素A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维生素A需求量约2.7万吨,较2017年增长约5%,需求/产能比约为73%。假设2019-2021年维生素A需求量仍以5%的增速增长,则到2021年全球需求量约能达到3.1万吨,届时需求/产能比降至63%。
全球维生素A需求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年至今国内维生素A行业始终处于净出口状态,国内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截至2018年,国内维生素A产能为1.85万吨,同年净出口量则约为0.3万吨,约占国内产能的16%,说明国内维生素A销售以内需为主。
国内维生素A进出口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12月,维生素A生产厂商DSM停产检修,下游库存出清,同时2016年1月下游刚性需求回暖,1月19日,新和成提价至180元/kg,维生素A价格大涨,2016年3月BASF柠檬醛持续供应紧张催化了这一轮涨价,高价维持在320元/kg至360元/kg,2018年8月后下游需求转弱,维生素A价格回落;价格回落过程中,2016年10月BASF发生爆炸导致维生素A价格出现小幅回升,但未改变价格的回落趋势;2017年下半年,DSM设备检修,BASF率先提价,而后又叠加BASF不可抗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柠檬醛供应,维生素A价格暴涨,国内维生素A(50万IU/g)价格一度涨至1400元/kg;2018年4月BASF柠檬醛产线修复完成后,维生素A价格逐步回落;2019年4月,DSM瑞士工厂因废水处理的菌种被污染,停产2~3个月,使得供给端受影响,推动价格上涨;2019年6月,巴斯夫德国工厂LutavitA1000和LutavitA/D3因生产最后一步有问题停产;2019年8月29日,BASF宣布德国工厂维生素A(100万IU)预计在11月恢复生产,但四季度开工率将保持较低水平,2020年一季度产量会有所恢复,但整体而言,产量会低于正常水平。同时,2020年下半年将会有停产计划(扩建维生素A生产线);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影响已减弱,但国外疫情仍然未到拐点,维生素A属于国外产能占比较大的品种,全球供应仍然紧缩,叠加BASF总部员工中已有确诊病例,供应可能受到持续影响,价格有望继续走高。
维生素A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4-2030年中国维生素A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维生素A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维生素A产业链结构及全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中国维生素A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维生素A行业市场及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