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动机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同时,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亦成为考生读研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可以进行培养方式、学习方式、报考类别以及考试方式进行划分。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分类
类型 | 细分类型 | 定义 |
按培养方向分类 | 普通硕士(又叫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 |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
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 |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 |
按学习方式分类 | 脱产研究生 | 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 |
非脱产研究生 | 又称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 |
按报考类别分类 | 非定向 | 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
定向 | 定向培养研究生,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 | |
按考试方式分类 | 全国统考 | 全国统一考试是指部分考试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命题的考试 |
联合考试 | 联合考试是指教育部批准招生单位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的考试 | |
单独考试 | 单独考试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命题的考试 | |
推荐免试 | 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就业竞争加大,社会压力增加,学生的焦虑感和迷茫感进一步加深,时参加资格考试或技能培训以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的诉求进一步增强。2013-2018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整体上逐渐增多,2018年,我国考研报录比为3.1:1,报名人数达238万人,2019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达290万人,前瞻分析认为,我国2019年的考研报录比将继续保持在3:1左右。
2013-2020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2005年以后出现了研究生数量大于本科生的情况。我国高校曾在2009年前后,降低研究生扩招的幅度,但近年来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增加专业硕士,在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达1:1,一些高校还在增加研究生招生。2017年研究生招生大幅增加,招生规模达突破80万。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90万人。就此推算,扩招之后,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110万人。
2010-2019年中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考研人群的不断扩大也为考研相关的行业带来新的成长空间,尤其近五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稳定增长。由于本科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更多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考研人数相对毕业生人数的占比从23.14%逐年提升到39.02%。
2010-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2010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招生人数38.36万人,2013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突破50万,201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突破60万。2019年研究生毕业人数64万人,较上年增长5.9%,增速有所扩大。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研究生未毕业人数有所扩大,2019年未取得研究生毕业的人数达27.7万人。
2010-2019年中国研究生毕业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推免生全称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免生可免初试直接参加复试。我国推免生比例逐步提高,压缩了各个高校的联考生录取名额,加剧了考研竞争压力,特别是985、211等一流大学的竞争。
2019年一流大学推免生人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约有31%的学生选择报班复习,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复习更加高效,还有20%的学生选择和同学一起复习。随着考研竞争压力的加大,我国考研学生的参培意愿将进一步提高。
考研学生选择复习方式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考研支出主要包括报班的培训费和购买教材的费用,非报班学生主要以购买教材的形式贡献市场规模。我国考研支出在6000元以下的学生占比近68%,其中约有31%的学生在考研上花费了1000-3000元;考研支出超过10000元以下的学生占比近22%。
2019年考研费用支出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大且集中度低,初期投资规模较小,因此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全国性考研培训机构的线下教育模式主要是“直营+加盟”,这类模式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快速开辟全国市场,但是对各地加盟团队的教学质量难以控制,不利于品牌形象维护。
考研培训机构运营模式
机构名称 | 运营模式 |
文都 | 30+直营机构,1000+加盟商 |
跨考 | 6个直营机构,100+加盟商 |
学府 | 10个直营机构,近100家加盟商 |
启航 | 6家直营机构,200+加盟商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作为公职培训龙头中公教育旗下的重要分部门,中公考研沿用直营模式,目前在全国共有880个直营分部,最大程度保证对各个网点管理能力,能够以全专职教师+标准化研发+全自营高校网点模式破局,打破行业瓶颈,未来有望成为考研培训市场龙头。
2020-2025年中国考研人数及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考研培训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数据显示:随着社会对硕士学位的认可度逐渐提升以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未来考研人数和占比的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增长。2020年考研人数342.2万人,考研市场规模约150亿;若每年本科毕业生维持在3%的增长,考研占比维持在2%增速,预计2024年我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或超过200亿元。
2020-2024年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