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主要法律法规
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工业全球化,当今汽车制造业已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尤其是汽车冲压件的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制造质量和成本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冲压件产品和注塑组件产品等。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共经历四个阶段,到目前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历史阶段 | 时间 | 特征 |
起步阶段 |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 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技术水平低,为卡车配套 |
成长阶段 |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 技术含量上升,开始为轿车配套 |
壮大阶段 |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 | 外商投资加大,国产化率逐渐提升 |
快速发展阶段 | 本世纪初至今 | 汽车零部件整体水平提升,出口不断增长,向全球采购发展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自律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行业自律、产品质量监督、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协助相关部门制定或修订行业标准等。
行业系国家行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行业。目前,行业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序号 | 时间 | 文件名称 | 发文单位 | 主要内容 |
1 | 2019年6月 |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商务部 | (一)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结合路段拥堵情况合理设置拥堵区域,研究探索拥堵区域内外车辆分类使用政策,原则上对拥堵区域外不予限购。(二)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停车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探索设立零排放区试点。(三)研究制定促进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采取经济补偿、限制使用、严格超标排放监管等方式,大力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或出口,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和“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 |
2 | 2019年3月 |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以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提高技术门槛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分类调整运营里程要求。 |
3 | 2018年12月 |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鼓励汽车产能利用率低的省份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兼并重组力度。科学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鼓励现有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严格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防范盲目布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未来新建独立燃油车项目将被禁止,现有燃油车产能的扩大也将要满足更加高标准的要求。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其他各类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
4 | 2017年6月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 | 发改委、商务部 | 将“精密模具(冲压模具精度高于0.02毫米、型腔模具精度高于0.05毫米)设计与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包括“双离合器变速器(DC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等。 |
5 | 2017年4月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 | 提出―发展先进车用材料及制造装备。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引导汽车行业加强与原材料等相关行业合作,协同开展高强钢、铝合金高真空压铸、半固态及粉末冶金成型零件产业化及批量应用研究,加快镁合金、稀土镁(铝)合金应用,扩展高性能工程塑件、复合材料应用范围。鼓励行业企业加强高强轻质车身、关键总成及其精密零部件、电机和电驱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展汽车整车工艺、关键总成和零部件等先进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 |
6 | 2016年3月 |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提出建立起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的完整工业体系和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中国品牌核心关键零部件的自主供应能力。加强整零合作,整车骨干企业要培育战略性零部件体系,促进形成一批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发展整机和零部件再制造业务,促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
7 | 2016年修订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发改委2016年第36号令) | 发改委 | 鼓励类:十六、汽车3、轻量化材料应用: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环保材料应用: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8、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转向;怠速起停系统 |
8 | 201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国务院 | 1、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2、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行业为重点,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
9 | 2015年 | 《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 | 国务院 | 1、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2、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汽车冲压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行业底部拐点已过,乘用车降幅缩窄,行业回暖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受到上下游景气度影响较大。当下游汽车销量下滑,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中游企业利润被挤压;反之当下游整车景气上行,上游原材料价格企稳时,零部件行业将具备较大业绩弹性。
乘用车市场经历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下滑,19年底降幅收窄。近两年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不佳,市场出现接连下滑,2018年乘用车销量2,367万辆,同比下滑4.3%;2019年乘用车销量2144万辆,同比下滑9.6%。汽车行业受到多方面原因影响,17年购置税减半优惠对18年汽车消费造成透支,同时18年下半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多重因素共振导致18年汽车销量下滑。2019年下滑态势延续,上半年在去年同期高基数背景下季度跌幅扩大至14%,下半年乘用车销量降幅逐步收窄,四季度跌幅降至4%,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乘用车季度销量(万辆)及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库存水平继续走低,行业底部逐渐确认。1月行业经销商库存已经降至1.5的警戒线水平,库存同比改善明显且接近16/17年车市景气度较高时的库存。
从结构上看,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低于自主品牌。经销商库存压力较小,对整车和上游零部件降价压力也就更小。长期来看,乘用车销量增速减缓但空间仍未见顶;而中美贸易摩擦、国五国六切换等行业负面影响已经消退,随着各地扶持汽车消费政策和降税降费效应逐步显现,将成为车市回暖的积极因素,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行业反弹向上可期。
经销商库存系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不同品牌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钢材和铝材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且两者作为上游大宗原材料,走势基本一致。钢铁价格企稳,成本拐点到来。从数据上看,钢铁价格自2018年以来便企稳且中枢渐行下移。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主要任务目标已基本完成,预计钢铁价格会继续延续稳中有降趋势。
主要原材料钢铁和铝的价格变化(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汽车冲压件市场竞争格局:冲压件行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但市场相对分散,第三方冲压件供应商迎来机会
冲压件和管类件是装配汽车车身、发动机的主要组成构件。现代汽车制造工艺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冲压加工成形,冲压件广泛应用于如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车内支撑件、结构加强件,以及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排气和进油弯管及消声器、空心凸轮轴、油底壳、发动机支架、框架结构件、横纵梁等,平均每辆车上包含1500余个冲压件。技术角度看,冲压包括冷冲压和热冲压,汽车冲压件产品为了减少形变及保证材料性能一般均采用冷冲压工艺,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常用的冷冲压法是指在常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形变。冷冲压的特点是制件尺寸稳定,精度高,重量轻,刚度好,互换性好,高效低耗,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愈加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主机厂需要生产更多车型、加快车型更新换代频率满足需求。新车开发和旧车改型加速使主机厂对零部件的要求变得更复杂多样,从而更倾向于将冲压、焊接等业务剥离给第三方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供应商完成,而自己聚焦于车型设计与开发。第三方冲压机焊接供应商为整车厂承担更多的零部件生产工艺革新、板材成形技术研发、材料性能试验及检测等研发职能。整车厂商将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业务剥离的发展趋势,为能够对车型的更新换代作出快速反应,有定向设计能力且能够与整车厂商同步开发的第三方供应商带来机遇。
汽车车身冲压件品类繁多,平均单车配套冲压件数量达1500余种,单车所需冲压件价值约万元。以3000万辆汽车年产销量估算,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市场空间较大。但是由于市场相对分散,市场存在较多从事单品冲压、焊接等简单工序的零部件厂商。
从事汽车冲压件的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主要包括华达科技、长春华翔(宁波华翔子公司)、东风模冲(东风汽车持股50%)、常青股份、金鸿顺和联明股份。相比而言,公司在经营规模、配套客户等方面优势明显。2018年公司营收达40亿元,是第三方独立做汽车冲压件业务(不包括四门两盖,即车门、引擎盖和后尾盖)的最大公司。客户方面,公司覆盖主流主机厂商,且主要配套日系、德系等优质合资客户,在客户结构、订单量价、账期回款等方面均有优势。
从事汽车冲压件的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2018年资产与收入(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事汽车冲压件的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业务及配套车企
竞争对手 | 业务范围 | 配套车企 |
华达科技(603358.SH) | 乘用车冲压焊接总成件、发动机管类件及相关模具 | 东风本田、广州本田、上汽大众、上汽荣威、上汽通用、一汽大众、武汉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奇瑞汽车、东风悦达起亚、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 |
长春华翔(宁波华翔全资子公司) | 轿车消声器、净化器、车身冲压焊接零部件一汽轿车 |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 |
常青股份(603768.SH) | 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的车身和底盘生产所需的冲压及焊接零部件 | 江淮汽车、福田戴姆勒汽车、奇瑞汽车、陕西重汽、东风商用车 |
东风模冲(东风汽车持股50%) | 车身件、发动机件、底盘件、焊接件 | 神龙汽车、上海天合汽车、东风本田、伊顿工业离合制动器(上海)有限公司、东风日产、PSA阿根廷、东风乘用车、北汽福田、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东风汽车 |
联明股份(603006.SH) | 汽车冲压及焊接总成零部件 | 上汽通用、通用东岳、通用北盛、上汽大众、上汽集团 |
无锡振华(A19386) | 车身件、发动机件、底盘件、焊接件 |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武汉神龙、上海博泽、上海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金鸿顺(603922.SH) | 车身件、底盘件、焊接件 | 上汽大众、东风裕隆、大陆汽车、英国CVG、德国BENTELER、加拿大COSMA、法国Feurecia、东南汽车、奇瑞汽车、华泰汽车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汽车冲压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未来日系、德系在产品产能两方面表现均相对强势,份额有望进一步加强(华达科技为例)
。德系、日系自2016年以来表现强势,份额均大幅提升。德系从2016年占比19.1%提升至2019年占比24.2%,日系从2016年占比16.3%占比提升至2019年占比21.3%。德系、日系份额的提升有赖于其在产品、渠道、销售服务等多方面的雄厚实力,而部分小品牌、低端品牌由于产品老化、刺激政策作用消退进入产品出清阶段,市场份额逐步收缩。2019年乘用车(狭义)销量同比下滑9.5%,而日系销量同比增长2.5%,德系同比增长2.8%,表现相对优异。
日系和德系乘用车(狭义)市场份额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日系、德系在产品产能两方面表现均相对强势,份额有望进一步加强。产品方面,丰田预计2020年将引进威兰达、奕泽和C-HR的纯电版本;本田全新车型皓影已于2019年11月上市,预计明年还将引进思域两厢版、全新飞度等车型;大众明年将引进Viloran、第八代高尔夫、ID4等新车型。华达科技目前已经配套丰田威兰达、本田皓影等新车型。产能方面,丰田目前在国内约有112.2万产能,其规划到2020年产能达200万辆;本田有125万辆产能,计划到2020产能达到137万辆;大众约有500万辆产能,计划到2021年前后扩充至600万辆产能。华达科技配套日系产能份额达48%,德系产量份额29%,占比较高,随着下游整车进入强势周期,将带动公司销量同比提升。
德系(大众)、日系(丰田、本田)新车型
车企 | 车型 | 更换类型 | 动力类型 | 车型级别 | 上市时间 |
广汽本田 | 皓影 | 全新上市 | HEV,汽油 | 紧凑型SUV | 2019.11 |
上汽大众 | Viloran | 全新上市 | 汽油 | MPV | 2020.03 |
东风本田 | 思域两厢版 | 首次国产 | 汽油 | 两厢轿车 | 2020.05 |
广汽丰田 | 威兰达 | 全新上市 | BEV | 中型SUV | 2020.04 |
广汽本田 | 全新飞度 | 换代,国产 | 汽油 | 两厢轿车 | 2020 |
广汽丰田 | C-HR | 全新上市 | 纯电 | 小型SUV | 2020 |
一汽丰田 | 奕泽 | 全新上市 | 纯电 | 小型SUV | 2020 |
一汽大众 | 高尔夫 | 第八代换代 | 汽油 | 紧凑型车 | 2020 |
一汽大众 | ID4 | 全新上市 | 纯电 | 紧凑型SUV | 2020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单价。单车车身冲压件平均达1500余种,单件价值量较小,但配套量大。。随着主动调整客户和产品结构,未来在日系、德系客户新订单的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进一步上升。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价值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以电池箱下托盘总成为例,单套配套价值在 1000~2000 元, 乘用车一车一套,而新能源客车则可达到一车 8 套。按单套 1500 元均价估算,5 万辆车单套产品即可贡献 7500 万元。当前市场仅有华域等少数具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 退坡效应边际弱化,真实需求逐渐培育,新能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根据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 25%左右,复合增长率 30% 以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汽车冲压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2025-2031年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投资前景分析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