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空
疫情从中国蔓延至全球,初步估计一季度中国航空业亏损150-210亿元,动态估计存在扩大可能;预计需求二季度缓慢复苏,国内复苏早于国际;下半年客流量补偿性增长,2021年恢复复合增长。
2017-2021年中国民航客运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9年行业运力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中国航空业2020 年机队规模增速可能在4% 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人口经济地理,决定干线市场时刻存在长期瓶颈,盈利能力持续上行;中国航司运力规模扩张积极,大量新增运力投放二三线市场;航空消费持续沉降,客座率上升,但客收大幅下降——过去10年座收下降约25%。
海航系机队规模扩张速度快于行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9 年三大航客公里收益下降超2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际航线需要较长时间培育,且盈利周期性明显,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中小型航司争相引入宽体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60家航空公司,背后是地方积极支持航空业发展; 财政补贴扶持二线直飞国际航线,造成不对称竞争,产生全球航空业罕见的“去枢纽化”现象。
地方扶持二线城市国际航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疫情冲击或加速行业竞争格局改善,2008-09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航空业掀起兼并重组潮,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行业供需持续改善;2007-09年的周期下行,催化中国航空业整合,边际改善竞争格局;新冠疫情下,航司现金流压力剧增,或加速行业竞争格局改善;改革比整合重要。
国内市场集中度自2013 年持续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民航市场客座率处于历史高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机场
疫情持续时间和全球蔓延均超我们一个月前的预期;航空管制收费项目的政策风险,非航业务不能排除与商户分担客流损失的风险;预计2020下半年国内客流增速转正,2021年国际客流大幅增长。
2017-2019年中国航空客运量季度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冠肺炎对盈利冲击显著,生命周期的盈利低点从2021年提前至2020年。2023年以后年度的净利将超过30亿元。
疫情和转场将导致首都机场航班量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快递
相比于其他行业,快递行业复工进度更为迅速,3月初已基本恢复节前正常水平。疫情促使线上购物渗透率提升;快递复工后居民补库存消费。
快递行业复工进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快递2020年行业增速有所下降,仍接近20%;行业竞争继续加剧。
2019年快递行业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20年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企业业务量增速稳定,利润增速波动加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快递递现金储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航港
疫情拖累消费和出口,大宗商品需求增长,供应链和干散货港口需求增长。
大宗供应链服务的市场渗透率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大宗供应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提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已经基本控制,复工率持续上升,生产恢复。国外疫情扩散,影响收入和消费,需求不确定。
欧线运价跌破成本线,航线配置运力就减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公路铁路
随着春运返程与复工逐步恢复,高速公路车流量已接近19年同期水平。疫情期间公路免费政策暂定至6月30日结束。虽然车流量折旧法与高利润率降低了公路企业利润弹性,但长达5个月的免费期,预计将使公路企业盈利下滑50%以上。
高速公路车流量已阶段性恢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 年50% 利润影响占贴现价值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除春运返程推迟外,旅游、商务出行也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同比客运量依然大幅下滑,恢复较慢。2020年1-2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货物6.7亿吨,同比增长0.6%。
2016-2020年春运铁路旅客发送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交通运输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交通运输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交通运输信息化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中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交通运输信息化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