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脊柱微创医疗发展现状及趋势:椎体骨折与腰椎间盘突出[图]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意味着在一定医疗风险下避免大切口,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运用特殊的器械和装置,在影像仪器监视下或导航技术引导下,从正常的解剖结构到达病变处,使用各种微型的手动或电动器械和器材,在可视条件下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以达到比传统或标准的脊柱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效果肯定、术后功能恢复快为目的。“脊柱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要比“腔镜外科”、“内镜外科”(endoscopy surgery)、“小切口外科”(smaU incision surgery)和“显微外科”(mlcrosurgery)更为广泛。

    我国脊柱外科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出现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经皮穿刺C02激光髓核汽化术、经皮穿刺髓核化学溶解术等。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已经在我国迅猛发,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开展不平衡,三级医院开展此技术不多,而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开展此项技术的比例远远超过三级医院。不少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或个人没有经过严格培训,没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贸然开展此项技术,结果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过高,带来严重的后果,引起医患间纠纷。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外科医生应以最小的组织伤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努力目标。因此,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开展对患者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佳、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同时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要求医生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具有努力创新和自我奉献的精神。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要符合“医德仁术”的医学伦理,得到社会赞成,将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水平,带来良好的医疗市场,取得丰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椎体骨折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量呈先增长后不断下降的趋势,骨量减少严重会导致骨质疏松。对于男性,20-30岁左右可达最高骨密度,随后随年龄增长骨密度平缓下降;对于女性,20岁以后可达最高骨密度,在绝经的几年后,雌性激素下滑,骨量会加速下降,骨质疏松风险加大。

人体骨量随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男性随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从50-59岁的3.4%上升至80岁以上的 10.9%,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更是显著上升,可从50-59岁的6.8%攀升至80岁以上的34.9%。

    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 症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为2.2%,女性为4.3%;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高达 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

    中美两国的数据均显示了骨质疏松发病率与年龄有着密切关系,男性在60岁以后发病率提升,女性在50岁以后更是显著加速。

美国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下降,骨组织微结构退变,致使骨的脆性增加,骨力学性能下降,易于发生 骨折的全身性进行性发展的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症会导致疼痛、脊柱变形、骨折并会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常见的病症,主要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以 及肱骨近端骨折,其中脊柱压缩性骨折较为常见。

    脊柱压缩性骨折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是脊柱骨折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脊柱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椎体后凸畸形或慢性后背痛,会导致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故障,多数伴随强烈的疼痛感,甚至会因为压迫神经而导致瘫痪,丧失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多个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女性随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生率明显提升,60岁以后,椎体骨折概率会显著提升。

中国女性各年龄段椎体骨折概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老龄化趋势显著,老年人数将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高达2.5亿,预计 2035 年将超过4 亿。老年人作为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患者人数将伴随老年人口的增长而持续增加,2018年医疗机构骨质疏松患者出院人数年龄构成中,60岁及以上患者占据90%,充分说明了未来中国骨质疏松患者庞大的潜在患者。

中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百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骨质疏松出院患者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年以来,中国医疗机构骨质疏松患者出院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出院人数为18万人,同比增长25%以上。骨质疏松作为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出院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也反应了脊柱压缩性骨折潜在的快速增长趋势。

    结合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结构特点,中国椎体骨折患者将伴随老年人口的增长而持续增加,预计 2020 年中国椎体压缩骨折新发病人数量将达到250 万人,2035年将超过400 万人。

2010-2018年骨质疏松出院患者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23年中国椎体压缩骨折病人数量预测(万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保守疗法(如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等)、常规外手术疗法以及微创介入治疗法等。

    微创介入治疗法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相对 于保守治疗和传统开放性手术,PKP/PVP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适用于高龄患者、手术创伤小和恢复快等,目前已逐渐成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式。

保守疗法、PVP和PKP手术的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老年人高发性疾病,PKP/PVP是首选治疗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指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PVP技术的改良与发展,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内气囊扩张的方法使椎体复位,在椎体内部形成空间,减小注入骨水泥所需的推力,而且使骨水泥置于其内不易流动。

    相比于PVP手术,PKP手术安全性较高,可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对应压缩超过椎体高度的80%患 者疗效显著,且在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方面有明显优势。在治疗椎体骨折的效果中,PKP>PVP>非手术治疗。PKP治疗各个年龄段的椎体骨折患 者的三年生存率明显好于PVP,PVP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2018年美国PKP手术量占比高达80%以上,预计还将进一步提升,中国PKP手术目前预 计仅占据30%左右,提升空间较大。

非手术治疗、PVP和PKP手术的三年生存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PKP/PVP手术占比趋势(万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因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损伤、职业习惯、妊娠、遗传等原因,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 组织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并常伴有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疾病。多表 现为腰部持续性钝痛、下肢单侧或双侧放射性痛、可能会有大小便不利或失禁等。

    腰椎间盘突出以腰4-5、腰5-骶1部位发生率最高,约占95%。腰间盘突出患者好发年龄在30-50岁,平均手术年龄在40岁左右,且患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全球约70%的成人在一生中的某一时期发生过腰腿痛,复发率为60%-85%,其中35%的患者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国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青年人和中年人群体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临床治疗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1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有90岁。

    腰椎间盘突出总体人群患病率为11.6%,男性患病率为12.5%,女性患病率为10.7%。腰椎间盘突 出发病年龄呈明显年轻化表现,15-24岁腰椎间盘突出检出率为2.8%,25-39岁检出率可达13.9%, 40-54岁检出率达13.7%,大于或等于55岁检出率达12.8%。

不同性别腰椎间盘突出检出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同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检出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微创医疗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腰椎间盘疾病持续高发,2010-2018年中国医疗机构椎间盘疾病出院人 数不断攀升,从24.5万上不断上升至72.8万人,2018年增长12.7%。腰间盘突出症作为腰间盘疾病的主要疾病类型,2018年公立医院出院人数高达59.6万人,较2017 年增长16.4%。随着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持续增长以及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微创治疗方法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2010-2018年医疗机构椎间盘疾病出院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2018年公立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的发展过程和严重程度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膨出型和突出型属于疾病前中期,纤维环未破裂,适合保守治疗如牵引治疗;脱出型和游离型属于疾病的晚期,纤维核破裂,需要手术切除突出的髓核。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式经历了从保守治疗到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镜下切除再到椎间孔镜下切除等 多个发展历程。目前,椎间孔镜下治疗腰间盘突出在国内正处于高景气度发展阶段,医生和患者开展意愿较强,美国在经过长期的推广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椎间孔镜技术最为最新的一种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良好,同时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并且适用范围相对较广,随着手术微创理念的持续深入,预计椎间孔镜治疗将会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与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手术(PETD)效果相当,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对腰椎后方结构破坏小,使之前更多保守治疗的年轻患者倾向选用微创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未来大趋势。

腰椎间盘突出的开放性手术与椎间孔镜下切除术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37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