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及未来五年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对于ARPU值贡献预测、移动ARPU值预测及未来的10个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移动通信行业平衡ARPU值和用户数发展,分阶段调整战略

    2C业务仍然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移动和家宽业务的收入占到总体营收的80%以上。因此,运营商的核心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收入=ARPU值*用户数。(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AverageRevenuePerUser。)基于此,运营商经营主要可围绕ARPU值和用户数两方面发力,增加收入规模。过程中:(1)ARPU值的合理控制、主动调整有利于运营商发展新用户,运营商经常通过部分让利来吸引新用户入网。(2)移动通信网络资产偏重,具有强规模效应和低边际成本,随着用户数扩大,有效摊薄成本,运营商也更有余力来降低单用户的资费价格。

    运营商的经营过程也就是ARPU值和用户数之间平衡的过程。过去10年间,因为国内移动通信业务渗透率有较强提升空间,运营商的经营策略更多选择ARPU值让利,侧重提升用户数,享受人口红利。

2001-2018年移动通信业务渗透率和运营商平均ARPU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通信行业市场消费调查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以“移动通信业务渗透率=三大运营商用户总数/中国人口”为指标,结合运营商整合变迁历史,复盘2G-4G,并展望5G时代运营商经营策略。

    1、战略转向,ARPU值重构,触底回升在即

    1)、复盘2G-4G,ARPU值在新周期中段反弹,攻势玩家引领趋势

    市场普遍认为:5G时代ARPU值回升兑现能见度低,因为回顾国内2G-4G的发展史,在新周期开启后,ARPU值并未出现明显回升。以中移动为例,自2008年起ARPU值持续降低,3G全周期都未出现回暖,仅在2016-2017年4G中周期出现向上趋势

2008-2018年中国移动ARPU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通过复盘历史,发现情况并非简单如此。实际上,从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历史经验看,每家运营商在每个时期的ARPU值走向并不完全相同。回顾2001年到2019年上半年,2G-4G时代的变化体现出4个行业规律:

    1)从行业角度,过往行业ARPU值整体下行,和当时的行业发展阶段有关。过去10多年间,国内移动通信业务渗透率一直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增量市场里,运营商更多选择牺牲ARPU来反哺用户数增长。但随着移动通信业务渗透率超过100%,用户低增速已成定局。当前发展阶段下,将经营重点将转向深挖用户价值、提升ARPU值,已成行业共识。

    2)从公司战略来看,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变化会导致各自变动趋势出现差异。以中国移动为例,在3G时代主守,ARPU持续下降;4G时代主攻,ARPU值率先回升(参见图8,2016年中移动ARPU值提升1.5元,电信提升1.4元,联通提升0.1元)。5G时代,叠加混改政策支持、共建共享的外部借力,有能力转守为攻的中国联通也有望受益竞争格局变化,加速ARPU值回升。

    3)从政策方向来看,5G前夜提速降费等压力趋松,为ARPU值复苏预留空间。

    4)从业务结构来看,当前的ARPU值构成有利于拐点兑现。2-4G时代,ARPU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语音业务不断萎缩。而至目前,传统语音业务收入占比已从2011年的近70%下降到2018年的10%-20%,继续下行空间不大。如果5G套餐带来DOU爆发,数据业务对ARPU值的正向贡献将比以往明显。从时间点来看,预计ARPU值有望在2020年Q1-Q2确认拐点。

    结合复盘2G-4G全周期,观察运营商近20年的运营商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运营商2G-4G周期复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01年以来,运营商行业经历了3个阶段:(1)2002年前,中移动一家独大;(2)2002-2007年,联通入局,打破垄断,双雄格局初定;(3)2008年以后,电信入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在这3个阶段,可以看出:

    (1)整体来看,市场竞争是处于不断加剧的,打破中移动的垄断地位,更多把移动通信服务定价交还给市场。在竞争加剧+市场化定价的背景下,ARPU值会出现下降态势实属正常。

    (2)ARPU值在2G-3G时期,下降比较快,但是4G时期(2018年提速降费之前)相对稳定,这主要和行业所处阶段不同时,运营商们的主动选择有关。因为在2G-3G,移动通信业务渗透率较低,在提升ARPU值和用户规模之间,运营商更多选择ARPU值让利刺激用户规模高增长,跑马圈地,享受人口红利。所以这个阶段ARPU值下降主要源于行业发展不同阶段,行业和公司的战略选择。

    (3)3G时期,中移动的ARPU值变动趋势和联通、电信出现背离;4G时代,中移动的ARPU值又率先领涨,这主要因为3G、4G时代,中移动的处于守势和攻势有关。3G时代,三家的制式分别是:联通WCDMA、电信CDMA2000、移动TD-SCDMA,因为移动的TD方案成熟度不高,所以网络质量存在先天劣势。再加上联通独家合作苹果,攻势凶猛,所以中移动3G全程处于守势,ARPU值并未向联通、电信一样有所提升。

    但是4G时代,中移动凭借率先布局奠定领跑优势,ARPU值在2015年4G全面铺开后就率先反弹。因此,新周期开启后,中周期时段ARPU值回升逻辑兑现较为显著,处于攻势地位的玩家更易率先引领反弹。

    所以,要判断ARPU值变动趋势,要结合行业所处阶段与公司战略、竞争者的战略协同分析。另一方面,联通混改后,积极深化4G网络,推出互联网卡等战略部署,试图转守为攻。5G时代,叠加混改的政策支持+共建共享的外部借力,能否扭转困局转守为攻,将成联通ARPU值回升进度的关键因素。

    2)、5G前夜,流量经营模式转向,运营商压力减小

    相较于3G/4G新周期的开启,本次5G开启前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提速降费。但结合运营商三季报和草根调研结果来看,目前来看,外部压力已明显缓解,为ARPU值回升预留空间。

    流量经营模式转向,价格战放缓,5G前夜运营商经营压力减小。市场普遍担心,提速降费政策下,运营商ARPU值会继续下降。但是,由于达量降速套餐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运营商逐步下线“不限量”套餐,让流量回归应有价值,从“拼价格”向“拼网络质量”转变。运营商考核指标转向,价格战边际趋松,行业生态有望转好。

    美国Verizon、AT&T等运营商在通信新周期开启时,也曾通过调整流量定价模式,取消不限量套餐,用价格手段优化网络资源分配。以Verizon为例,(1)2011年取消3G的不限量套餐,保护4G流量爆发阶段的收入增长空间。

    (2)精细化资费设计,通过价格手段,避免少量用户过度占用网络资源,在保证网络传输性能的同时,最大化管道价值。注重引导用户对流量的使用和消费,既激发低流量用户更多消费,又限制少部分用户对流量的过度使用。

    (3)推出新套餐,培养用户习惯。Verizon曾推出ShareEverything及MoreEverything套餐,允许多个终端共享流量,培育了用户在智能机、平板电脑、移动热点等各类终端上的流量使用习惯,增强了用户对网络的黏性并提升了用户价值。

    取消不限量套餐后,叠加新周期开启,高价值套餐的渗透率提升,带动美国运营商ARPU值在1-2年内明显回升。

美国运营商2004-2018年ARPU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流量经营模式的转向有助于国内运营商通过价格手段,在保证网络通信质量的同时,最大化管道价值,并为5G流量爆发阶段的收入增长预留空间。目前通信行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运营商陷入存量之战,提速降费价格战加剧。我国首提“提速降费”是在2015年5月13日,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下调一带一路国家漫游资费等举措。整个4G周期中,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趋于饱和,在全业务竞争压力下,虽数据流量出现了10倍增长,但ARPU值却一路走低。

4G用户DOU(MB/户/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三大运营商ARPU值(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运营商竞争的重点将聚焦于网络质量和差异化服务,需要通过新业务、新套餐,例如智慧家庭业务、物联网业务形成协同,培育用户习惯,增强客户粘性,从而提升用户价值。

    3)、ARPU值重构完成,DOU爆发催化ARPU值拐点在即

    ARPU值的下降趋势还和2G-4G时代用户的资费结构有关,前期语音业务占比高,语音业务收入的下滑掩盖了流量增长对于ARPU值的正向贡献。以中移动为例,2011年移动业务ARPU值中语音贡献占比超70%,数据业务贡献并不明显。2016年起,非语音业务占比超过60%,流量增长带来的数据业务贡献逐步凸显,ARPU值开始企稳回升。2018年虽然受提速降费影响,但是非语音业务仍有正向贡献。

    目前ARPU值中,语音业务占比10%-20%,对于整体资费影响边际降低。因此区别于2G-4G,5G时代,一方面流量将成爆发式增长,远高于3G/4G初期的变化,带动非语音业务收入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因为非语音业务占比提高,有效弥补语音业务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带动ARPU值企稳回升。

中国移动ARPU值中语音和非语音业务贡献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语音和非语音业务对于ARPU值变动的贡献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大运营商DOU(单位:MB)和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中移动为例,对于未来ARPU值变动做测算:(1)2018年移动用户ARPU值为53.1元,2019年上半年为52.2元。(2)根据报表,粗略预计数据业务对于ARPU值贡献约67%,语音业务贡献18%,其他业务贡献15%(增值服务等)。

    核心假设:

    (1)DOU:预计2019年增速120%,预计2023年DOU为60G。

    1)2018年中移动用户DOU约3.6G,4G用户DOU为4.3G。根据2017-2019H1的DOU增速均超100%,2019H1DOU已达6.2G,同比增长140%。保守预计2019年DOU增速约为120%。

    2)因为5G网络传输速率超过1Gb/s,为4G时代的10倍以上。对于用户而言,相同的使用时间下,5G时代每月消耗流量有望达到现在的10倍,即超过60G。因此保守预计2023年DOU为60G。

    (2)流量单价:预计2019年流量单价(每字节价格)下降55%,此后维持每年20%-45%的降幅。

    1)根据工信部数据,从2015年开始,中国联通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下降90%以上,中国电信的流量单价下降到了0.008元/MB。估算年均降幅超过30%。

    2)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3)截至2018年11月,中国移动手机上网流量平均单价累计同比下降61%,国际漫游流量平均单价下降50%;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流量平均单价下降超65%;中国联通手机上网流量平均单价相比2017年底下降57.4%。

    4)结合以上数据,预计2019年流量单价下降55%,此后单价每年维持20%-45%的降幅。

    结合以上假设,预计中移动数据业务2019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滑,2020年回暖,2020-2022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对于ARPU值贡献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ARPU值预测:1)预计语音业务资费2019-2023年每年下降10%-15%,随着占比不断降低,对于ARPU值的影响逐步减少。
2)预计其他业务资费2019-2023年每年下降15%,随着占比不断降低,对于ARPU值的影响逐步减少。
3)叠加此前关于数据业务的测算,得到下表。

中国移动ARPU值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开始ARPU值回升较为明显,增速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趋于平稳,基本与3G-4G新周期开启时,2年左右出现数据业务增长高峰相符合。这主要也是因为新周期开启时,用户少,高价值套餐渗透率尚低,相关应用也较少,所以初期这部分用户对于整体ARPU值提升并不明显,需待1-2年网络逐步成熟,带动5G渗透率显著提升。以4G时代为例,2013年12月,4GTD发牌,2015年2月,4GFDD发牌,2016-2017年非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增值服务)提升较为明显。

2014-2018年中国移动ARPU值中非语音业务收入贡献和4G渗透率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此类推,中国联通的ARPU值变动情况预测如下:

    初始条件:(1)中国联通2018年ARPU值为45.7元,2019H1ARPU值为40.8元,预计今年ARPU值与中报基本持平。(2)参考移动,语音、数据、其他业务贡献占比约18%、67%、15%。

    核心假设:(1)DOU:中国联通2019年DOU为5.9GB,2019H1DOU为7.4GB,预计2019年底接近10GB,2023年接近70GB。

    (2)流量单价:预计2019年流量单价(每字节价格)下降40%,此后维持每30%的降幅。

    (3)语音业务和其他业务:预计语音业务维持每年10%-30%的降幅,其他业务维持每年20%的降幅。

    综上,预计2020年公司ARPU值触底回升,2021-2022年ARPU值增速达到顶峰,后趋于平稳。参考韩国经验,5G放号之后DOU提升明显,ARPU值有望2020年Q1-Q2明确拐点。

中国联通ARPU值预测201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了印证假设合理性,对标韩国5G进行推演。参考韩国经验,哪怕是前期尚无大量5G应用,5G用户DOU较4G用户已涨3倍,需求弹性强。市场普遍认为当下5G应用尚不丰富,流量增长需待应用爆发,但韩国5G推出半年以来的情况表明,在没有明显新应用的情况下,依靠高清视频、AR/VR等既有业务,实现了流量近3倍增长(DOU从约8G到25G),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而流量需求的增长才是运营商投资的根本动力。

KT历年人均流量消耗情况(GB)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KT为例,截止2019年第二季度,其LTE用户的DOU为8.8G,而5G用户DOU则高达22.5G,增加2.5倍。而LTE不限量套餐和限量套餐的差距较大,也从侧面表明了用户的需求弹性,进入5G时代,由于新应用尚未起量,5G不限量套餐相比普通套餐差异并不大。再看SKT,其智能终端流量从4G时期的9.2G快速提升到5G的24G,而C端应用方面,并未出现全新应用,但高清视频、AR导航等成熟应用开始快速普及,在网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流量消耗倍增。

SKT智能终端DOU(GB)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韩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通信服务普及,2017年推出“移动通信费用减免方案”,自当年9月起针对普通手机用户的基本费用优惠幅度(与移动运营商约定一定期限内享受的话费折扣)从20%扩大到25%;下半年又继续修订相关法规,对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的手机话费每月减免1.1万韩元。同时,韩国在4G时代坚持推动实行“普遍话费制”,即将每月200分钟话费、1GB流量和基本短信服务作为包月制的基本内容,月租由目前的3万多韩元降至2万韩元,希望借此达到每年最多减免4.6万亿韩元通信费用的效果。

KTARPU值见底回升(单位: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SKTARPU值在经历2年探底后回暖(单位: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此政策下,从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底,韩国三大运营商的ARPU值均出现下滑,幅度最大的达到13%。而从2018年底开始,整体政策压力有所缓解,加之5G的开启,高ARPU值用户增加,整体ARPU值有望见底回升。因此对标韩国,5G将驱动流量再兴,ARPU值回升在望,预计联通2020年Q1-Q2确立ARPU值拐点,2021-2022年迎来收获期。

    2、共建共享提升网络质量,用户数有望先稳再增

    本节核心回答1个问题:未来联通用户增长怎么看?

    在5G发布前,LGU+的移动用户市场份额约20%;在5G发布后,LGU+的5G用户数一路稳健增长。截至2019年6月,LGU+的5G用户市场份额已达29%,而其他两家运营商SK电信和KT却呈现下滑或波动趋势;LGU+的5G用户渗透率也是最高的,其5G用户数达到387000,占公司总用户数的2.8%,高于其他两家运营商。

    从趋势上看,LGU+在5G时代颇有逆袭之势。在运营商之间的5G覆盖、资费等差距不大,在已经很强的4G网络性能下要说服用户转移到5G网络也非易事,LGU+是实现5G用户稳健增长的?

    差异化战略是核心,5G应用生态成关键。4G已经够用了,为什么还需要5G?要想用户喜欢上5G,就必须推出与众不同的5G服务体验。LGU+成功的秘诀就是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的5G媒体体验。他们在5G套餐中捆绑了五大新业务,包括U+职业棒球和U+高尔夫、U+偶像直播、U+VR、U+AR,并提供独家媒体内容。

    因此,新周期的开启对于运营商是挑战也是机遇,用户蛋糕有望重新调整。对于联通而言,有2个机遇:(1)共建共享,降低建网成本,更快速更全面的铺开5G网络;(2)混改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合作垂直领域合作伙伴,打造产业生态。两个重要观察时点:(1)2019年底携号转网,(2)2020年5G初期渗透率。

    观察时点1:2019年底携号转网放开,用户将更为重视网络质量,三大运营商的蛋糕有望进行一次调整,联通近2年深化4G网络建设成果将面临检验。跟踪联通的月度数据,2019年9月,联通新增用户数为18.4万户,增长较为缓慢,更多依靠2G/3G用户向4G用户迁移,目前4G渗透率已达76%。如果年底携号转网放开,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因此联通2019年上半年集采40万+4G基站,增强网络质量。5G时代,携手电信的共建共享,无疑于进一步“雪中送炭”。

中国联通每月新增用户数、每月4G新增用户数和4G渗透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移动每月新增用户数、每月4G新增用户数和4G渗透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观察时点2:随着5G商用开启,初期5G渗透率高的运营商更容易获得新增用户。目前市场人口红利基本消失,在近似于零和博弈的市场中,初期领跑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份额有望向其集中。

    复盘4G,可见在新周期初期,各家每月用户新增数和其4G用户渗透率正相关。因为联通月度数据缺失,这里着重比较中移动和中电信。当中移动在2013年底拿到4GTD牌照后开始大力推广4G,抢占了先机,4G渗透率提升同时迎来新增用户高峰。与之相对的是电信,因为固守3G优势和等标准更为成熟的4GFDD,其新增用户数出现了负增长。2013-2014年的4G用户数中国电信未披露,考虑到2015年2月4GFDD发牌,联通、电信才大举发力4G建设,其2013-2014年的4G用户渗透率明显低于中移动。中移动4G初期的领跑地位,奠定了4G全周期的辉煌。后期各家4G渗透率相仿后,每月新增用户数就无明显差距。因此5G渗透率和新增用户数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初期的领跑优势较为重要。

4G时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每月新增用户数和4G渗透率的关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复盘3G,可以看到相似的规律。联通和电信凭借制式带来的网络质量优势,3G渗透率提升高于中移动,用户增速也较高。因此,提升5G渗透率一方面有助于提升ARPU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存量博弈阶段,运营商保份额、吸引新用户。

    共建共享有望让5G时代的联通的网络质量与中移动的差距显著缩小、提升建网速度,成为稳份额、保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

    (1)网络质量与基站数正相关:4G时代,中国移动的基站数约等于联通+电信基站数之和。5G时代,如果电信+联通合建的基站数仍与中移动相持平,其网络的基站密度将与中移动持平,有望与中国移动的网络质量差距显著缩小。

    (2)网络的规模效应极强:中移动4G基站数约占50%,但是4G用户数占比超60%。如果联通+电信的5G网络质量和覆盖能与移动相比肩,市场份额有望重新调整。

三大运营商4G基站数(万个)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大运营商4G用户数(千万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移动通信行业未来的10个趋势分析

    1:频率上升,使得覆盖率不断下降,这一趋势将会在6G持续。在此背景下,提高覆盖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中国电信在3GPP主推立项做高频的覆盖增强,希望能够在覆盖上面较好的补偿不断攀升频率的影响。

    2:系统频宽、多样化呈上升趋势。中国电信在部署5G时主推FDD+TDD融合组网技术,也就是高低频组网来解决布网覆盖问题以及基站数过多的问题。根据FDD和TDD的融合组网推出了超级上行技术,主要是融合FDD和TDD,使得它们能够同时得到应用。

    3:移动通信功率与速率的矛盾。在功率和频谱效率不能兼得的情况下,改善频谱效率还是改善功率,这是对下一代通信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5G时代,能源功耗的CAPEX占比非常高,降低运营成本,推进节能成为5G以及6G非常重要的方向。

    4:应用的多样化。从车载语音到5G,移动通信应用呈多样化演进。为保证应用的多样化,中国电信率先提出SA独立组网的布网策略,该策略引领了全球向独立组网快速的发展,也保证了5G独立组网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运营商在保证5G工业化的应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5:收入的水平化。如何在5G时代维持ARPU值不变,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挑战。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在不断探索全球运营新模式。

    6:系统结构的云化。5G对数字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会产生较大的改变。当前,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在800M左右,4G的速度大概是几十兆,而5G/6G的速度基本可以达到硬盘的速度,这种趋势将改变通信在生活中的方式,使得云计算和云服务更上一层楼。基于此,中国电信提出了云—网深度融合的发展规划,希望将天翼云的服务和网络的深度融合推向新高度。

    7:物联网底价化。毕奇认为,物联网是需要低价的,物联网需要在规模做大之后探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特性。中国电信将深挖NB-IoT的优势,不断探索新一代突破口。

    8:服务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个性化体验,包括头条、新闻广播都会按照个人喜好推送,各个应用都在挖掘个人信息,为个性化服务做准备。移动通信业必然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目前的5G切片局限于核心网,RAN并没有实施,未来中国电信将完善5G切片,推进RAN个性化。

    9:手机多模化。手机已经有很多多模的功能,但下一个多模是什么?还需要产业界的探索,中国电信是中国运营商中唯一有卫星制造的运营商,如何把手机与卫星融合,是中国电信正在做的事情。

    10:网络智联化。从未来的角度讲,中国电信在做CNTET2025以及基于AI大数据发展5G的工作。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2-2028年中国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2-2028年中国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2-2028年中国式快餐连锁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共十五章,包含2022-2028年中国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预测,中国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行业投资风险与壁垒,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