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对虾,俗称白肢虾、白对虾,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
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迅猛,特别是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中成为主导发展趋势。养殖模式由最初的育苗室改造养殖,扩展到专业工厂化养殖、小棚土池养殖、大棚高位池养殖等多种设施化养殖模式。当前对虾养殖模式众多,按照养殖设施来区分,主要包括高位池精养模式、大棚工厂化养殖模式及温棚养殖模式等。
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美白对虾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目前其养殖量占我国对虾养殖量的70%以上。2017年我国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量1080791吨,淡水养殖量591496吨,2018年海水养殖量1124842吨,淡水养殖量610255吨。
2011-2018年中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南美白对虾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渔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沿海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2017年广东省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产量为395859吨,居全国首位,占比36.63%,其次为广西省287245吨,占比26.58%。
2017年我国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产量情况
省份 | 海水养殖产量:吨 | 占比 |
广东 | 395859 | 36.63% |
广西 | 287245 | 26.58% |
海南 | 114731 | 10.62% |
福建 | 99985 | 9.25% |
山东 | 91133 | 8.43% |
浙江 | 34733 | 3.21% |
江苏 | 21248 | 1.97% |
河北 | 16839 | 1.56% |
辽宁 | 12051 | 1.12% |
天津 | 6967 | 0.64% |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及推广面积的增大,南美白对虾产量逐年增长且占对虾产量的比重越来越大。2017年全国南美白对虾产量达到167万吨,2018年增长至172.5万吨,海、淡水养殖产量的比例由2011年1:1变为2:1。
2011-2018年我国南美白对虾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近几年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刺激了国内消费市场结构升级,南美白对虾的深加工产品销售情况持续增长,同时在餐饮方面,南美白销量也出现明显提升,但整体来看,家庭个人对于生鲜南美白对虾销售量依旧占据主要地位。我国国内对虾消费市场产品同质化、营销初级、缺乏大众认知,对虾内销市场尚存在大量消费空白,国内对虾未来消费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2011-2018年我国南美白对虾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5-2031年中国南美白对虾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南美白对虾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共九章,包含南美白对虾行业相关产业分析,2025-2031年南美白对虾行业前景展望与趋势预测,2025-2031年南美白对虾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