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中国长三角26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及未来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分析[图]

    一、长三角26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发展已经到了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

    具体而言,三年行动计划覆盖12个合作专题,聚焦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近期将重点推进“六个一批”:抓紧编制一批专项规划,启动实施一批专项行动,率先制定一批实施方案,推动落实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搭建一批合作平台,全力推进一批民生工程建设。

2017年长三角26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17年长三角26城市GDP占城市群比重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长三角26城市人均GDP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分别从基础设施体系、区域产业体系、协同创新体系,以及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长三角一体化36年长跑

    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的构建是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后已经形成了五个重要的发展与推进时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从1982年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开始,到2018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第三次会议签订三年行动计划,历经36年的时间内,长三角的概念和城市群空间范围一直处在持续的变化和调整之中。

    第一阶段从1982至1988年,长三角一体化更多的是以“上海经济区”的概念出现,在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范围内,从最初的9个城市为主逐渐发展为10个城市与55个县组成的城市群雏形。

    而第二阶段是从1984至1988年,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出现了扩容。先后将安徽、江西和福建三省纳入其中,后随着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的撤销,由五省一市搭建的“扩容版”长三角城市群因各地方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和利益争议难以维系。

    而1992年至2008年期间,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和空间先后经历了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且基本维持在江浙沪两省一市间,所不同的是城市群的数量从最初的16个城市发展为25个城市。彼时,这25个城市基本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长三角城市群最近的一个阶段则始于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原来两省一市的25城的基础上去掉了江浙的一些城市,同时将安徽省8个城市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之中,共同形成了当前阶段的三省一市26城的版本。

    至此,长三角城市群的框架构成基本成型,即以上海为龙头,推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

    而因为安徽的纳入,作为在沪杭两地打拼的安徽人,唐风对家乡已不再有那么远的距离感。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总人口约1.5亿人,其以占全国11%的人口和2.2%的土地,贡献了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依托。

    二、长三角将形成“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城际铁路网是构筑一体化大格局必不 可少的骨架。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 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培育形成多级多类发展轴线,推动南 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强化沿 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构建“一核五圈 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一核五圈四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中制定的目标,长三角应构建 连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的多“三角形”和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 的放射状快速城际交通网络。至2020 年,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6400 公里(其中,利 用路网铁路 4000 公里,新建城际铁路约 1270 公里),覆盖全部节点城市(26 个)和 80%以上的县(市)。建成上海、南京、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合肥、苏州、无锡、常 州、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建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市域(郊)铁路。

长三角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规划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三角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 年 12 月 16 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2014~2020 年计 划启动实施 11 个项目,总里程 452.4 公里,总投资约 1305 亿元。《规划》表明将在浙江 省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温台城市群、浙中城市群建设城际铁路,线网规划包括 23 条线路、总里程 1413 公里。作为区域城际旅客运输骨干,城际铁路网络覆盖区域内 70% 以上 20 万人口以上城镇,形成区域中心城市与重要城镇、组团之间 1 小时交通圈。

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 年 9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皖江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5-2020 年) 》, 2015~2020 年计划实施 4 个项目,总里程 310 公里,总投资 411.7 亿元。《规划》表明将 以合肥为中心,规划 6 条骨架城际铁路和 4 条都市区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基本覆盖 20 万 人口城镇,形成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间 1 小时交通圈,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 大幅度提高。

皖江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示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 年 12 月 26 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 年)》,长三角一体化及轨交网络建设再添新动力。《规划》表明按照网络布局,有序建设 一批城际铁路项目,近期规划建设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等城际铁路项目,其中江苏省 内总里程约 980 公里,江苏段投资约 2180 亿元。规划期内将形成区域城际铁路主骨架及 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城际铁路网,构建南京至江苏省内设区市 1.5 小时、江苏省沿 江地区内 1 小时、沿江地区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 0.5-1 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对 20 万人 口以上城市的覆盖。

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梳理,截至目前长三角地区建成、在建及规划城际铁路里程合计达 4940 公里, 对应总投资规模达 10296 亿元。早在 2005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 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但在此后至今的 十几年中,长三角城际铁路规划修订稿尚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2018 年度长三角地区 主要领导座谈会明确的工作重点中,抓紧编制一批专项规划,启动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 规划编制工作被放在重要位置。城际铁路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重要基石,有望打 造中国轨道交通新典范,2014 年以来随着浙江、安徽、江苏三省内城际铁路规划陆续获 批,2018 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维度的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 值得期待,如果能够顺利制定并推出,或将开启长三角城际铁路建设的新阶段。

    三、长三角一体化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 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 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 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 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齐全, 拥有 1 座超大城市、1 座特大城市、13 座大城市、9 座中等城市和 42 座小城市,范围包 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 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 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共 26 市。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三角城市兼具区位优势突出、自然禀赋优良、综合经济实力强、城镇体系完备的优势及 基础,以全国 2%的人口和 1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 20%的 GDP。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长三角城市群国土面积 21.17 万平方公里,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 16.5 万亿元,总人口 1.5 亿人,城镇分布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 80 多个,约是全国平均水平 4 倍,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达到 68%,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约占全国 30%。目前长三 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 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是中国不可多得的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并进区域。

2017 年长三角城市群 GDP、人口、面积的全国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三角城市群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但从全球维度来看,长三角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地均生产总值等反映效率和效益的指标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仍存在明显差 距,城市群发展质量、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他五大城市群包括:美国东北大 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英国中南 部城市群。相比于上述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附加值不高,高技术和服务经济发展 相对滞后,高品质的城市创业宜居和商务商业环境亟需营造。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低水 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7 年六大世界级城市群面积对比(万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人口对比(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六大世界级城市群GDP对比(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人均GDP对比(美元/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地均GDP对比(万美元/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由来已久,一直在不断丰富之中。长三角一体化可分为 4 个发 展阶段:1)1982~1988 年,长三角一体化以“上海经济区”的概念出现,在上海、江苏、 浙江两省一市范围内,从最初的 9 个城市逐渐发展为 10 个城市与 55 个县组成的城市群雏 形;2)1984~2008 年,长三角城市群概念不断扩容,先后将安徽、江西和福建三省纳入 其中,但因各地方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而未有实质性进展,最终基本维持在江浙沪 两省一市间,但城市群范围扩大,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高度活跃的区域; 3) 2008~2016 年,安徽被纳入长三角范围内,2008 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首次邀请安徽省党政 主要领导出席,三省一市合作机制逐步确立;4)2016 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26 市的城市群架构基本成型,三年行动计 划出台叠加国家战略支持,一体化进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2018 年 6 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印发,三年行动计 划的编制完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 年 6 月 1 日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了《行动计划》。三年行动 计划的内容覆盖了交通能源、科创、产业、信息化、信用、环保、公共服务、商务金融等 12 个合作专题,并聚焦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 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 7 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 项目化、可实施的工作任务。

    《动计划》试图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隔阂,通过机制创新和具体的项目合作来 真正推动长三角的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会议期间长三角三省一市签约了 11 个项 目,涉基金、环保信用、基础设施、信息化、区域合作、商务等领域各 1 个、产业领域 3 个、民生服务领域 2 个。其中,政府-政府层面 5 个,政府-企业层面 2 个,企事业-企业层 面 4 个。与以往长三角一体化规划最大的不同是,《行动计划》将合作具体划分为 12 个领 域,且每个领域都以具体项目作为抓手来推进,不仅仅停留在愿景的描述上,对三省一市 最关心、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问题予以回应,包括重点领域中的产业协同创新、 环境整治联防联控等问题,这将为长三角一体化进入真正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018 年 11 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 年 11 月 5 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明 确:中国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 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 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 空间布局。

    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长远目标。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远 近结合,既有到 2020 年的初步目标——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在全国 2.2%的国土 空间上集聚 11.8%的人口和 21%的地区生产总值。也有未来的长远目标,即建设成为具有 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具体发展定位包括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 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 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实现位置大幅跃升的关键,G60 科创走 廊有望成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G60 科创走廊覆盖了上海、嘉兴、 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 9 个城市的约 7.62 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 2016 年初,松江区率先启动 1.0 版 G60 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2017 年,科创走廊携手 杭州、嘉兴拓展合作版图,着眼提升长三角区域发展新动能,共建共享 2.0 版 G60 科创走 廊,新增了 118 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 G60 赛迪研究院、G60 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低 碳技术研究院、上海股交中心 G60 分中心等科创功能平台。2018 年科创走廊升级为 3.0 版,在沪嘉杭“纵轴”的基础上向沪苏湖合“横轴”拓展。在科创驱动的产业发 展新动力面前,单一城市很难独当一面,G60 科创走廊沿线区域的定位与功能都有明确特 点和分工,能够形成创新发展与产业协同的整体集群,参与国际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40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产业经济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产业经济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产业经济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交通运输业投资环境及投资机会分析,中国各省市投资环境及投资机会分析, 中国领先投资公司产业投资状况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