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分析
由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香港桂强芳全球竞争力研究会、世界城市合作发展组织联合制作的第十七届“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昨日(10月11日)在香港发布。2018年全球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城市分别是美国纽约、日本东京、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洛杉矶、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芝加哥、美国旧金山和中国深圳。前十中,美国占据了四城,中国两城入前十榜单,分别是香港和深圳。
全球城市竞争力指在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主导视阈下,一个城市经济实力、资源潜力、文化蕴力、科技动力、创新能力、开放张力、管理效力、民生保障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综合竞争优势。《GN全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城市经济实力指数、资源潜力指数、文化蕴力指数、科技动力指数、创新能力指数、开放张力指数、管理效力指数、民生保障指数在内的8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构成。
201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1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
排名  |              城市  |              总分  |          
1  |              美国纽约  |              93.84  |          
2  |              日本东京  |              93.44  |          
3  |              英国伦敦  |              93.13  |          
4  |              法国巴黎  |              92.75  |          
5  |              美国洛杉矶  |              92.29  |          
6  |              新加坡  |              92.07  |          
7  |              中国香港  |              91.96  |          
8  |              美国芝加哥  |              91.81  |          
9  |              美国旧金山  |              91.62  |          
10  |              中国深圳  |              91.46  |          
11  |              意大利米兰  |              91.28  |          
12  |              美国达拉斯  |              91.02  |          
13  |              美国休斯顿  |              90.9  |          
14  |              中国上海  |              90.56  |          
15  |              瑞士苏黎世  |              90.13  |          
16  |              韩国首尔  |              89.81  |          
17  |              美国费城  |              89.55  |          
18  |              德法兰克福  |              89.14  |          
19  |              日本大阪  |              88.76  |          
20  |              美国华盛顿  |              88.38  |          
21  |              巴西圣保罗  |              88.12  |          
22  |              中国北京  |              87.95  |          
23  |              阿根廷宣诺斯艾利斯  |              87.46  |          
24  |              美国亚特兰大  |              87.15  |          
25  |              澳大利亚悉尼  |              86.72  |          
26  |              加拿大多伦多  |              86.47  |          
27  |              美国 迈阿密  |              86.07  |          
28  |              美国西雅 图  |              85.81  |          
29  |              美国波士 顿  |              85.36  |          
30  |              墨西哥墨哥城  |              85.11  |          
31  |              以色列特拉维夫  |              84.97  |          
32  |              美国新奥尔良  |              84.6  |          
33  |              瑞士伯尔尼  |              84.28  |          
34  |              中国广州  |              84.14  |          
35  |              俄罗斯莫斯科  |              83.71  |          
36  |              日本横滨  |              83.13  |          
37  |              西班牙巴塞罗那  |              82.68  |          
38  |              德国汉堡  |              82.33  |          
39  |              科威特科威特城  |              81.91  |          
40  |              中国重庆  |              81.42  |          
41  |              加拿大温哥华  |              81  |          
42  |              德国慕尼黑  |              80.76  |          
43  |              印度孟买  |              80.25  |          
44  |              中国杭州  |              79.6  |          
45  |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              79.23  |          
46  |              美国底特律  |              78.82  |          
47  |              俄罗斯圣保德堡  |              78.45  |          
48  |              中国天津  |              78.25  |          
49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77.88  |          
50  |              中国苏州  |              77.42  |          
21  |              巴西圣保罗  |              88.12  |          
22  |              中国北京  |              87.95  |          
23  |              阿根廷宣诺斯艾利斯  |              87.46  |          
24  |              美国亚特兰大  |              87.15  |          
25  |              澳大利亚悉尼  |              86.72  |          
26  |              加拿大多伦多  |              86.47  |          
27  |              美国 迈阿密  |              86.07  |          
28  |              美国西雅 图  |              85.81  |          
29  |              美国波士 顿  |              85.36  |          
30  |              墨西哥墨哥城  |              85.11  |          
31  |              以色列特拉维夫  |              84.97  |          
32  |              美国新奥尔良  |              84.6  |          
33  |              瑞士伯尔尼  |              84.28  |          
34  |              中国广州  |              84.14  |          
35  |              俄罗斯莫斯科  |              83.71  |          
36  |              日本横滨  |              83.13  |          
37  |              西班牙巴塞罗那  |              82.68  |          
38  |              德国汉堡  |              82.33  |          
39  |              科威特科威特城  |              81.91  |          
40  |              中国重庆  |              81.42  |          
41  |              加拿大温哥华  |              81  |          
42  |              德国慕尼黑  |              80.76  |          
43  |              印度孟买  |              80.25  |          
44  |              中国杭州  |              79.6  |          
45  |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              79.23  |          
46  |              美国底特律  |              78.82  |          
47  |              俄罗斯圣保德堡  |              78.45  |          
48  |              中国天津  |              78.25  |          
49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77.88  |          
50  |              中国苏州  |              77.42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2018年全球国家(经济体)竞争力排行榜情况
国家(经济体)竞争力是在一定的社会体制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一国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资源等诸多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相互融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的国家实力。《GN全球国家(经济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经济实力、国内发展空间格局优化力、行政与政策效力、对外开放力、科教创新力、文化软实力、民政民生保障力、国民文明素养力、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力、军事实力与国际和平义务履行力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33项二级指标构成。
2018年全球国家(经济体)竞争力排行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情况分析
中国区域总体呈现 “越发达、越分化”状态。2017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北京、天津、苏州、南京、武汉。与2016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前5名没有变化,6到10名变化明显。具体来看,北京的经济竞争力上升一位取代天津的位置排在第6名,天津则下降一名排在第7名,苏州上升一位排在第8名,而南京则直接上升三位进入十强,此外澳门则首次跌出十强。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中部仍然只有武汉维持在十强城市中,除此之外的其他城市都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
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
 排名  |              城市  |          
1  |              深圳  |          
2  |              香港  |          
3  |              上海  |          
4  |              台北  |          
5  |              广州  |          
6  |              北京  |          
7  |              天津  |          
8  |              苏州  |          
9  |              南京  |          
10  |              武汉  |          
11  |              佛山  |          
12  |              澳门  |          
13  |              东莞  |          
14  |              无锡  |          
15  |              成都  |          
16  |              郑州  |          
17  |              青岛  |          
18  |              长沙  |          
19  |              厦门  |          
20  |              常州  |          
21  |              杭州  |          
22  |              新北  |          
23  |              重庆  |          
24  |              宁波  |          
25  |              中山  |          
26  |              济南  |          
27  |              南通  |          
28  |              泉州  |          
29  |              西安  |          
30  |              大连  |          
31  |              合肥  |          
32  |              镇江  |          
33  |              沈阳  |          
34  |              福州  |          
35  |              烟台  |          
36  |              徐州  |          
37  |              扬州  |          
38  |              泰州  |          
39  |              嘉兴  |          
40  |              南昌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全国六大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分布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的均值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北地区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均值最低。区域总体上呈现了“越发达、越分化”的状态。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要大于各个区域内部差异。
从城市群来看,经济竞争力均值较高的城市群分别是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四个城市群,而其他八个城市群的经济竞争力均值都相对较低且都比较接近,这表明相对于其他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即优势明显。
从各个省份经济竞争力排名变化的总体情况来看,各个省份内城市总体经济竞争力排名的变化特征明显。不同省份经济竞争力排名变化下降的省份有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等。经济竞争力排名上升的省份有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等,其中海南、贵州、宁夏、福建和云南的上升幅度最大。
2017年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情况
排名  |              城市  |          
1  |              香港  |          
2  |              无锡  |          
3  |              杭州  |          
4  |              广州  |          
5  |              南通  |          
6  |              南京  |          
7  |              澳门  |          
8  |              镇江  |          
9  |              宁波  |          
10  |              深圳  |          
11  |              厦门  |          
12  |              上海  |          
13  |              舟山  |          
14  |              武汉  |          
15  |              北京  |          
16  |              长沙  |          
17  |              苏州  |          
18  |              福州  |          
19  |              常州  |          
20  |              马鞍山  |          
21  |              大连  |          
22  |              大庆  |          
23  |              合肥  |          
24  |              西安  |          
25  |              青岛  |          
26  |              包头  |          
27  |              成都  |          
28  |              南昌  |          
29  |              东莞  |          
30  |              济南  |          
31  |              呼和浩特  |          
32  |              天津  |          
33  |              沈阳  |          
34  |              中山  |          
35  |              威海  |          
36  |              佛山  |          
37  |              泉州  |          
38  |              嘉兴  |          
39  |              昆明  |          
40  |              鄂尔多斯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综合考察2017年的宜居城市竞争力综合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各城市的宜居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中国城市间的宜居竞争力水平差异正在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空间分化的态势进一步加剧。
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自2015年以来经历波动下滑后虽开始缓慢回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较多关键环节仍待提升与完善。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以交通拥堵、房价偏高、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公共服务消费拥挤等问题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病”症状集中突显,成为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切的焦点,也对城市宜居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大量已完成城市化的人口对于城市的教育、医疗、居住、安全、生态等软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可以说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正处于由关注硬件环境建设转向关注软件环境建设的过渡阶段,这也是城市化发展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突破的关键阶段。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对于城市的追求开始向宜居方向转变,打造理想中的适宜人类生活发展的宜居城市,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尽管不同的人对于宜居城市的理想蓝图有不同的理解与期许,但能够提供活跃的经济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绿色的生态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便捷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教育环境以及健康的医疗环境的城市将是打造宜居城市的核心价值取向。反观当下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发展现状,除个别城市外,大多数城市仍然有着漫长的建设宜居发展之路要走。目前来说,在充分认识中国城市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的前提下,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在宜居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下一阶段应当着力从三大方面推进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的提升。
2017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行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行情况
-   |              城市  |          
1  |              香港  |          
2  |              北京  |          
3  |              上海  |          
4  |              深圳  |          
5  |              广州  |          
6  |              杭州  |          
7  |              南京  |          
8  |              武汉  |          
9  |              澳门  |          
10  |              成都  |          
11  |              青岛  |          
12  |              苏州  |          
13  |              宁波  |          
14  |              天津  |          
15  |              大连  |          
16  |              无锡  |          
17  |              重庆  |          
18  |              西安  |          
19  |              厦门  |          
20  |              珠海  |          
21  |              舟山  |          
22  |              烟台  |          
23  |              济南  |          
24  |              郑州  |          
25  |              东莞  |          
26  |              福州  |          
27  |              长沙  |          
28  |              南昌  |          
29  |              嘉兴  |          
30  |              沈阳  |          
31  |              合肥  |          
32  |              长春  |          
33  |              绍兴  |          
34  |              常州  |          
35  |              哈尔滨  |          
36  |              镇江  |          
37  |              呼和浩特  |          
38  |              昆明  |          
39  |              扬州  |          
40  |              银州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知识城市、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全域城市、文化城市和信息城市六个方面的指数发展并不均衡。
绝大多数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投入产出比以及知识转化为生产的能力非常薄弱。但相比2016年,2017年全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总体知识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伴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口进城的融入问题得到更多重视,这使得不少城市城镇化率明显提高。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基础建设仍相对滞后。全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全域城市建设仍任重道远。
此外,信息城市在2017年取得较大进展,全国大多数城市在信息城市建设中取得了更多突破。同时大多数城市在生态文明和文化城市建设方面进展相对缓慢。
四、北上广深城市竞争力对比
北上广深指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4个城市在中国大陆城市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相对处于最领先的层次,通常又被称作一线城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还具有繁华、美丽的夜景,极为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1 、北上广深GDP增长
北上广深的比较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2017年12月20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香港发布2017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其中,在中国,上海持续排名第一,香港及深圳位列第二及第三名。位列第四、第五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排名与2016年基本相同;上海在该评比中已五年蝉联首位。
2016年,上海的GDP为27466.15亿元,冠绝全国,距离30000亿仅仅相差2534亿,201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完成30133.86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成为大中华地区第一个突破这个数字的城市。2017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6.7%。然而,深圳市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却给出了预测值,2017总成绩单全面“放榜”:深圳宣布GDP超过2.2万亿,增速达到8.8%;广州市政府预测2017年广州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5万亿元。
由于,四城GDP比照在统计时间维度上达不到统一,在比较四城GDP总量数据时还是以2017年前三季度GDP数据为准,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总体的2017年数据,无论是北京市和上海市两城统计局发布的切确数据、还是深圳广州的预测数值,均可以看出2017年经济GDP总量增长的大体趋势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2016年,北上广深四城分别为24899.3亿元、27466.2亿元、19805.4亿元和20078.6亿元,同期增长6.7%、6.8%、8.2%和91%。
2017年前三季度,北上广深四城分别为19569.8亿元、21617.5亿元、15509.1亿元和15408.6亿元,同期增长6.8%、7%、7.3%和8.8%。
2016-2017年前三季度北上广深四城GDP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7年前三季度北上广深四城GDP对比增长率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GDP增速可以看出,深圳是中国成长潜力最强劲的城市之一,2016年同比增长率达9.1%,2017年前三季相对2016年同期达8.8%增速,2017年整年GDP增长有望实现2.2万亿并且再次突破9%。
2、北上广深经济活跃性
1)、A股总数区域分布
北上广深上市 企业总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7年,中国城市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有: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广州市、南京市、成都市、宁波市、苏州市和长沙市。
 北京市(306家):主要行业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9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3家)、房地产业(17家)、土木工程建筑业(16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4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12家)、商务服务业(12家)、医药制造业(12家)
    上海市(275家),主要行业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7家)、房地产业(20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7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5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家)、零售业(11家)、医药制造业(11家)、汽车制造业(10家)
 深圳市(272家)排名前三,主要行业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5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1家)、房地产业(16家)、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14家)
而广州(97家)则落后于北上深,位居第五,表现稍微逊色
2)、2015-2017年IPO家数对比
2015-2017年成功IPO上市企业数量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7年A股IPO上市总数分别为:223家、227家、436家。
北京 A股IPO上市总数
截至2017年底,共计有306家上市公司“驻扎”在北京。北京上市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29家到2016年的17家再到2017年25家,占总数13%、7.5%和5.7%,下降幅度较大。2015年以来,北京市成功IPO企业数量表现平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去中心化。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城市中重要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经济增长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正在促使着北京产业结构布局的快速调整,并大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以疏解北京首都功能为目标的雄安和通州在逐步崛起,产业分工的变化导致了北京进一步的去中心化。
上海A股IPO上市总数
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计有275家上市公司“驻扎”。上海上市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7家到2016年的17家再到2017年38家,占总数7.6%、7.4%和8.7%,中间稍有震荡,但总体数量保持当年较高水平。
深圳A股IPO上市总数
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计有272家上市公司。2015年-2017年IPO企业数量稳步上升,从2015年-2017年为:14家、29家、40家,分别占总数的6.3%、
12.7%、9.2%,2017年相对于2015年数量增长率达185.71%。经济活跃程度较高。
广州A股IPO上市总数
截至2017年底,广州共计有97家上市公司。2015年-2017年IPO企业数量虽有上升,但幅度对比总体量而言较小。三年来,A股IPO上市总数分别为:223家、227家、436家,广州仅占总数的3.1%(7家)、4.4%(10家)、4.4%(19家)
3)、千亿级上市企业市值情况
北上广深圳上市公司A股市场值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8年1月19日,北上广深四市A股市值(含限售股)上千亿市值的上市企业有49家,超过10000亿元的企业仅有3家,均属于北京上市公司!
小于万亿市值同时大于千亿市值的公司,北京21家,上海11家,深圳10家,广州仅有4家。
广州无论是在总体数量还是其他区间段位中,数量均稍微逊色,表现平平。
4)、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北京体量最大,仅深圳低于5000亿元
2017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1-11月份,北京固定资产投资体量最大,为7866.6亿元,但由于本身基数较大,相比2016年同期增长4.5%,上海、广州、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6166.4亿元、5203.19亿元和4622.24亿元,相比增长6.9%、6.2%和3.0%。单从“北上广深”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均超5000亿元,其中,低于5000亿元的仅深圳一城。值得一提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上海。
5)、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
2017年1-11月财政收入与支出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经济总量来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经济发达程度往往决定财务专业化程度。
从2017年1-11月四市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对比可以看出,上海市是最富的!而广州市财政数据显示,与其他三市的差距相差较远:
广州与上海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差距为1:4.6和1:3.7;
广州与北京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差距为1:3.7和1:3.2;
广州与深圳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差距为1:2.2和1:2.2.
6)、世界500强企业情况
2017年世界500强北上广 深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世界500强发布,北京占据中国115家入选企业近半壁江山,多达56家,单单从数量上可以说已经是甩其余城市几条大街,上海8家,深圳6家,广州3家。
7)、中国2017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广州金融科技发展较弱
2017年12月25号毕马威评选的《中国2017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中北京占21家、上海14家、深圳8家、杭州4家,但未见广州的身影。
中国2017领先金融科技50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核心技术要素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州金融科技发展较弱
上海是金融中心,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金融职能也不输上海,而深圳则被冠以“创新中心”,而广州则相对黯淡。
2016年末,广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5937.34亿元,贷款余额为28885.54亿元,在国内大城市中均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居第四位。
2017年3月,广州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并取得第37位的好成绩,从区域金融中心到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广州金融的全球影响力和带动力正在迈上新的台阶。
到了2017年9月,中国内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成都、大连等7个城市进入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其中,上海711分,全球排名第6位;北京703分,全球排名第10位;深圳689分,全球排名第20位;广州第32位。
众所周知,深圳不仅有深交所,其自身的高科技产业也十分发达。
通讯有:华为、中兴等;无人机有:大疆等;生物基因:华大基因等;移动设备:华为、富士康、蓝思科技等;人工智能:科大讯飞等;汽车:比亚迪等;这些企业扛起了深圳科研创新的大旗。
上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还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和财富中心;
而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北方经济中心,拥有无可比拟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辐射力,金融和高科技产业实力也稳居全国前三。
而广州,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广州的产业结构也相对低端。与深圳层出不穷的金融、IT等第三产业公司相比,广州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其支柱产业为汽车、电子、石化,这三大产业贡献了广州一半的GDP。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