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日益普及,近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也可谓异军突起。RFID汽车电子标识体系是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安装一张用于存储汽车身份数据的RFID电子标签,与在城市途径断面上布设的电子车牌高速读写装备进行通讯,可以对RFID电子标签内的数据进行读写,实现主动、非接触、不停车地摊网完成车辆的辨认和监控。
RFID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瓶颈,抓住了智能交通应用系统采集源头的关键问题,能够做到车辆交通信息的分类采集、精确化采集、海量采集,动态采集。随着国民经济继续向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拥堵、交通事故及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RFID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将广泛运用于智能交通的各个领域。为此,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各项利好政策促进汽车电子标识行业发展。
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出台
2017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官网正式发布了电子车牌(汽车电子标识)系列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将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发布的电子车牌(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共6项,分别是:
①《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号(GB/T 35787-2017);
②《机动车电子标识安装规范第1部分:汽车》标准号(GB/T 35790.1-2017);
③《机动车电子标识通用规范第1部分:汽车》标准号(GB/T 35789.1-2017);
④《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通用规范》标准号(GB/T 35786-2017);
⑤《机动车电子标识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号(GB/T 35788-2017);
⑥《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安装规范》标准号(GB/T 35785-2017)。
另外,《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强制标准于2018年1月1日起取代GB7528-2012标准并开始实施。新版本增加汽车电子标识安装等相关规定。
地方陆续出台汽车电子标识政策
从2014年以来,江苏的淮安、徐州、宁夏的银川以及山东,都在以环保电子标签为切入口,开工建设类汽车电子标识系统,但当时都采用的RFID标准,而非国家标准。
2015以后,各地政府电子车牌应用慢慢向国家标准靠拢。
2015年以来各地政府汽车电子标识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家到地方的各项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RFID汽车电子标识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2017年,我国RFID汽车电子标识行业产值达到9.38亿元,较2016年有大幅度增长。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将突破百亿大关。
2016-2017年中国RFID汽车电子标识行业产值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8-2024年 RFID汽车电子标识行业供给变化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