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
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助听器有电力的和非电力的两类,后者目前已被废弃。前者又有电子管式和晶体管式两种。晶体管式助听器最为灵巧轻便,于1950年问世后已取代电子管式而被普遍采用。广义上讲凡能有效地把声音传入耳朵的各种装置都可以看作为助听器,狭义上讲助听器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聋人听到了原来听不清楚,听不到的声音,这种装置就是助听器。
一、助听器产品细分
① 基本类型:通常所说的助听器是指个人佩戴式气导型电子助听器有四大类:盒式、眼镜式、耳背式及耳内式。后者再细分为耳甲腔式(ITE)、耳道式(ITC)与隐型深耳道式(CIC)三种;
② 从使用对象的多寡看,助听器分为集体与个人助听器:集体助听器分有线助听系统无线助听系统;无线助听系统分红外助听系统、调频助听系统与电磁感应线圈助听系统。 个人助听器分台式助听器与佩戴式助听器。四大基本类型助听器隶属于后者。
③ 按照耳机输出方式分为骨导与气导助听器:由于使用对象与使用效果都十分有限,故骨导助听器并不多见。 另一种专为极重度聋人设计并极为罕见的助听装置叫做触觉助听器,它能将声能转变为震动能,借助使用者的皮肤感觉来传递信息。
④ 相对于大多数助听器出售时均为成品而言,定制类助听器是一个新的品种。定制类助听器主要指耳内式、耳道式、隐型深耳道式,这类助听器是丽声公司的拳头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耳道式助听器中有些标准型产品,属于非定制类;编程助听器勉强可以算作半定制类助听器。
⑤ 近来有些助听器新品,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方能完成验配或参数调节过程,不妨暂且称为电脑介入式助听器,包括数码编程助听器与数字化助听器。
⑥ 移频与交互式助听器:移频式助听器——多将高频信号转变为低频信号输出,以满足高频听力损失严重的聋人使用;交互式助听器——通过将同一助听器的麦克风与耳机分别置于双侧耳的方式来满足单侧耳聋等患者的特殊需要。
⑦ 电子耳蜗:一种特殊类别的助听系统,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埋植,一般用于全聋患者。
几种助听器的外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助听器批文数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共有354个助听器产品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文,当中国产助听器产品334个,进口助听器产品20个。
中国获得SFDA批文的助听器产品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国部分助听器生产批文一览
产品名 | 批准文号 | 生产商 |
盒式助听器 | 津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001号 | 天津市助听器厂 |
盒式助听器 | 津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60001号 | 天津市助听器厂 |
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1286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津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60001号 | 天津市助听器厂 |
耳背式助听器 | 津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60002号 | 天津市助听器厂 |
盒式助听器 | 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60034号 |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
盒式助听器 | 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60076号 |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
SENSO系列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1622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道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096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620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道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598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PASSION系列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924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道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1021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692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097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道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60436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Mind系列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60074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沪械注准20162460561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定制式助听器 | 京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493号 | 万聆(北京)助听器销售中心) |
定制式助听器 | 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030号 |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
定制式助听器 | 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059号 |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054号 |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114号 |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
耳背式助听器 | 京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60938号 | 万聆(北京)助听器销售中心 |
定制式助听器 | 京械注准20162461120 | 万聆(北京)助听器销售中心 |
大功率耳背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662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MENU系列耳道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313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Dream系列耳背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60437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MENU系列耳背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308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大功率耳背式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60859号 | 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61024号 | 奥迪康(上海)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912号 | 奥迪康(上海)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997号 | 奥迪康(上海)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沪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998号 | 奥迪康(上海)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鲁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460039号 | 德州三和电器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192号 | 汕头市帝星实业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460193号 | 中山市小榄镇森蓝电子厂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60292号 | 佛山市华弘科技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60903号 | 深圳欣尔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60107号 | 中山市小榄镇科崎仪器厂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60378号 | 中山市爱思华电器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川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460058号 | 四川微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897号 | 中山市威尔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粤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893号 | 中山市申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助听器 | 川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60192号 | 四川微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助听器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三、助听器市场容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加速了国内助听器的发展步伐,由于生产成本低、市场广阔等因素,吸引了多家世界跨国公司将制造基地扎根在中国,如苏州的西门子、上海的峰力和厦门的瑞声达等,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但进入了国内市场,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渐渐成为了世界助听器加工的主要场所。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进口助听器的生产技术,在这些基地生产的助听器,虽然顶着“国产货”的帽子,但由于成本低、技术高,填补了进口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国内助听器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11.2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2.85亿元。
2009-2017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四、助听器行业问题
我国助听器的主要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当前所有品牌助听器产品部件基本通用,如麦克、喇叭,集成块等来自相同的国外供应商。另外在技术水平上,国产和进口助听器在技术上的区别表现在助听器芯片内对语音信号处理的算法,以及模具和配件的质量。核心技术上唯一的差别是对于麦克风收集进来的声音信号在芯片里面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国内的数字助听器行业刚刚起步,全数字助听器技术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助听器产品,市场上主流的数字助听器被国外品牌所垄断,价格昂贵。我国助听器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配件资源与技术资源双重依赖。我国老人常用的助听器,有90%的市场是被国外占有的,以丹麦瑞声达、瑞士锋利、德国西门子、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美国斯达克为代表的六大品牌进口助听器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国产助听器以厦门欧仕达助听器、厦门新声、杭州惠耳、杭州爱可声为代表,在不到10%的市场份额中艰难生存。
五、助听器行业未来趋势
一是助听器零售渠道的整合式发展,区域性的大型连锁助听器企业将继续扩大其份额,并整合当地的市场,成为主要的供应商;
二是政府采购和医疗保险埋单将影响中国助听器市场的价格、服务和竞争格局的新架构,目前残联作为最大的采购机构已经将助听器采购价格压到零售价的20%以下,形成巨大的价格反差;
三是助听器研发技术在中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将改变目前“研发在外,组装在内”的传统行业模式,和其他行业一样,中国在未来10年将成为助听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重要市场。


2025-2031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共十三章,包含助听器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助听器行业投资现状分析,助听器行业投资规划建议研究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