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行业向上承接农业种植业,向下承接大健康产业,在大健康产业链扮演重要作用。行业上游方面,我国幅员辽阔,横跨经度60多度、纬度超过40度,地质地貌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可用于植物提取的植物种类超过300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游方面,我国具有中草药应用的悠久历史,目前已将植物提取物应用范围从传统的药品、食品拓展至药品、保健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饲料添加剂、植物源兽药、植物源农药等众多领域,其中,食品饮料在植物提取物行业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超过60%。
分区域看,欧洲和亚太地区是植物提取物的主要市场。不同国家植物提取物应用有所差异,在北美主要市场美国,植物提取物主要作为膳食补充剂;欧洲市场以德国、法国为主,植物提取物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和植物药品;而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植物提取物依托汉方药和韩药获得发展。
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的植物提取物供给和需求市场之一,虽然目前行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市场规模总体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国内需求相对较小,主要销往国外市场,是中药产品出口为主要形式之一。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提取物出口额为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4%,成功扭转2016年同期下降11%的不利局面。其中,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辣椒色素、万寿菊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银杏液汁及浸膏、越橘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芦丁提取物为出口前十大品种,总出口额将近10亿美元,占提取物出口的50%。
2011-2017年我国提取物出口额及其增长率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智研咨询整理
从我国提取物出口国别(地区)市场看,美国、日本、香港、西班牙、韩国、印尼、德国、马来西亚、法国为我国提取物出口前十市场。2017年我国对美国提取物出口额为4.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2.7%,2017年我国对日本提取物出口额为2.3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7%。
2017年我国提取物出口国别(地区)市场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植物提取物大部分取自中国特有的中草药和植物资源,拥有资源优势的中西部地区湖南、陕西和四川是三大主产区。总体上,我国植物提取物发展时间不长,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从业企业众多,竞争较为激烈。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目前国内从事贸易和生产的植物提取物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70%以上为贸易类公司。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仅提供几个或者十几个品类的初级产品,但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
植物提取物出口的各公司表现也可圈可点,以下为提取物出口企业排名。
2017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企业10强
排名 | 企业名称 |
1 | 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 |
2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 | 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4 | 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 | 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 | 青岛纳盛特贸易有限公司 |
7 | 安徽同辉香料有限公司 |
8 | 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 |
9 | 北京绿色金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10 | 广西锦莹药业有限公司 |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智研咨询整理
植物提取物市场“蛋糕”如此大,然而如何从成千上万种提取物中选取最具潜力的产品是企业竞争的关键,由于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用于出口,因而品种的确定应顺应国际市场的趋势,从国外热销、中国盛产的品种入手,继而从百余种在国外销售但未形成大市场的品种中选育。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专项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九章,包含中药行业重点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药产业发展趋势,2025-2031年中药产业投资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