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克氏螯虾、红色沼泽螯虾,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进我国,现主要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是最早开发小龙虾的少数几省之一,然而,在2017年,湖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13.5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仅为第一名湖北省产量的21%,在国内小龙虾产业版图上,湖南已远远落后于湖北。
2017年湖南与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湖南省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80亿元,其中,养殖业(含种苗)产值45亿元,加工业产值10亿元,餐饮等服务业产值约125亿元,分别占总产值的25%、6%以及69%,从一二三产业结构特点来看,小龙虾产业是典型的以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产业。据统计,2017年湖南省从事小龙虾繁殖的单位10余家,年产虾苗约8000吨,供苗量约80-100亿尾;小龙虾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量约3.5万吨,加工产值约10亿元;组建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200余家,稻虾种养户7万户,从业人员达25万人,小龙虾经纪人6000人,带动就业机会1.6万个。
2017年湖南省小龙虾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湖南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0万亩,其中益阳市50万亩、岳阳市45.3万亩、常德16万亩,2017年新增养殖面积60万亩。湖南省小龙虾主要养殖模式为稻虾种养、池塘专养、莲(苇)田养殖, 2017年湖南小龙虾稻虾种养模式约为100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83.33%,池塘、莲(苇)田养殖面积约20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16.67%。
2017年湖南省主要县(市区)小龙虾养殖面积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湖南省小龙虾养殖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区益阳、岳阳、常德三市,3个主产市产量为13.14万吨,占全省小龙虾产量13.57万吨的96.7%左右。2017年湖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在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前30名的县(市、区)中,湖南省有4个,南县、华容、临湘、君山、沅江等12个县市区养殖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基本形成以南县、华容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小龙虾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南县养殖规模最大,南县小龙虾产量5.85万吨,占全省产量的43.1%。
2017年湖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过1000吨县(市区)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为了促进湖南小龙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早在2015年,湖南省畜牧水产局与扶贫办联合发文《关于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指导意见》,将稻虾综合种养作为产业扶贫脱贫的重要手段。2017年4月18日,全省稻田综合种养工作推进现场会在益阳南县召开,明确要求把稻田综合种养纳入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引导金融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稻田综合种养。在区域布局上,根据水资源禀赋与市场消费特点,明确洞庭湖区以稻虾种养为主,湘中湘西、湘江南以稻鱼(禾花鱼)种养为主。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小龙虾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