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农药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农药行业现状及趋势

    20 世纪 60~90 年代,世界农药工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进入 90 年代后,全球市场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其规模和格局开始逐渐成型。农药的市场需求与人类对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近些年,基于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建设与工业用地的增加、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市场对农药的需求量和特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农药工业获得了长足有效的发展。纵观近些年全球农药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特征:

    (1)农药巨头合作密切,制剂生产及新产品研发高度集中

    经过几十年的激烈竞争与兼并重组,世界农药行业已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农药行业通过整合诞生了若干超级农化公司: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孟山都和杜邦。 2015 年 12 月 11 日,美国化工业巨头杜邦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宣布合并,成立陶氏杜邦公司,双方各持 50%的股份,总市值约 1300 亿美元。上述跨国公司合计占据了全世界 80%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主要专注于制剂生产及新产品的开发,形成农药技术开发的垄断局面,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农药市场的垄断地位。签署协议、缔结合作关系和共同协作是农药巨头们最常见的战略措施,未来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和刷新这一市场格局。

   (2)农药原药产能向亚太及拉美地区转移

    农药原药产能呈现为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开始向亚太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该种转移主要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环保政策要求存在差别而产生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农药市场已经逐步融为一体,全球农药生产向新兴国家转移趋势渐趋明显。各大农药跨国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不仅将农药产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也会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在工艺、技术、环保、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的农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行相关原药的采购。同时,农药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地区以及中国、印度、亚太地区等新兴国家,进一步催生了本土农药企业的发展。此外,由于发达国家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农药的环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药环保的法律法规后,促使这些地区的跨国农药企业将其农药原药生产外包给亚太及拉美地区的厂家。

    (3)环保、高效、低毒农药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农药行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产能过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给农药的使用带来了巨大压力,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对农药的生物合理性和环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让位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是大势所趋。这一替代趋势涵盖了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领域。例如,在除草剂领域,二甲戊灵对乙草胺、氟乐灵等选择性除草剂的广泛替代。近期,欧洲有议案倡导禁用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转而使用更为安全的二甲戊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在杀虫剂领域,环保高效杀虫剂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品。

    2、中国农药行业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农药生产管理,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农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体上看,我国农药工业近年来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农药生产规模大幅增长

    近年来我国农药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农药开发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在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农药行业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 年至 2016 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由 78.72 万吨增长至 377.8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02%,农药行业在经历 2009 年至 2011 年低谷后, 2012 年逐渐显现回升迹象。

    (2)农药需求旺盛,使用量连年增长,对外贸易顺差明显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 72 亿人,而中国人口也已超过 13.60 亿人。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增长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环保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出量,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突出难题。农药,特别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在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效益平稳提升。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和换代的同时,一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外国农药企业合作,成为跨国农药企业的原药供应商。2016 年,我国共进口农药 8.48 万吨,同比减少 5.76%,进口金额同比减少 9.82%,达到 6.75 亿美元;共出口农药 139.99万吨,同比增长 19.14%,出口金额达到 37.08 亿美元,增幅达到 4.63%。随着国内农药产品环保性能不断提升以及农药生产原材料相关成本的逐步下降,中国农药出口预计将迎来再次上升的局面。

    (3)以仿制药为主,生产性研发能力强,原创性研发能力弱

    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主要以仿制为主,农药企业在原研新品种上研发投入较少,制剂产品的品牌档次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达到发达国家对农药产品的高标准,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新产品的研发后劲。在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国内农药市场中还广泛存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未淘汰。从原药生产来看,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在个别农药产品生产中实现全连续化和自动化工艺,部分优秀的原药品种国内的产品还无法获得欧美客户的认可,亟需加强合成技术和工艺的研究改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的转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使得环保治理要求和力度日益提高。我国积极响应全球对于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禁用、限用管理措施,农业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历年来陆续发布了多项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的公告,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随着农药使用及管理政策日趋严格,传统的高毒、低效农药将加快淘汰,以二甲戊灵为代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环保农药成为行业研发重点和主流趋势,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缓控释剂等新剂型加快研发和推广。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的推广将有效促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

    3、农药市场规模

    2014 年至 2019 年,全球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将以5.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 696.14 亿美元。2016 年农药总产量为 377.80 万吨,其中除草剂的产量所占的比例仍旧最大。随着国家倡导生产和使用绿色环保低毒农药,未来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市场规模将会稳定向好。除此之外,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未来对粮食等农作物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农药市场需求。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农药等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农业稳产和农民增收问题,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支持国内农药工业的健康发展。 2004 年至 2016 年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多次指出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发展安全、低毒、高效农药,推进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相关政策文件和内容具体如下:

文件名称
相关内容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加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工程建设
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意见
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加大对新农药创制工程支持力度,推进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实行农药、兽药专营和添加剂规范使用制度,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
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快研制高效安全农药、兽药
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 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开展专项整治,坚决制止违法使用农药、兽(渔)药行为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加快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支持农机、化肥、农药企业技术创新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自 2006 年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农药产业政策》、《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农药行业相关政策的推出为促进农药工业健康发展和促进农药工业振兴起到积极作用。

    (2)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不断扩大,年销售额从 2002 年的 251.50 亿美元增至2014 年的 566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7.00%。同时,基于以下几点因素,农药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①全球人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未来 12 年内,全球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 72 亿增加到 81 亿, 2050 年时达 96 亿。同时,全球人均占有谷物量也不断提高,以我国为例, 2015 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约 450 千克,较1949 年增长 241 千克,增幅达 115.31%。在全球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人均谷物占有量提高,意味着谷物单位面积产出的大幅增加,种植者将更加依赖农药等科技种植手段。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也逐步上升。肉类产品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谷物产品。以猪肉为例,在养殖食用猪的过程中,每增重 1 千克,需要消耗大约 6 千克玉米。因此,肉类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需求,相对于单纯种植普通农产品更高。

    ②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的转变显著增加了农药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复种效率,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群众的“菜篮子”多样化,丰富人民食物结构,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者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平均每亩经济作物的农药用药水平比粮食作物高约 5-6 倍。随着我国经济作物的产量逐年增长,势必增加农药的市场需求。此外,全球农作物生产的耕作方式逐步趋于规模化、产业化。以我国为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我国农业产业正面临重大变革,预计到 2030 年,只有 30%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会逐步改变,农田承包给种粮大户集中耕作,单一农户精耕细作的种植模式在很多地方逐渐让位于规模化的种植。这种规模化的耕作方式对农药的使用成本不敏感,而更注重整体作物产出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会显著增加农药需求,这将会大大增加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量。

    (3)行业整合加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农药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整合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通过行业整合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药企业众多,市场分散,产品同质化和低端化严重,企业竞争秩序较为混乱。 2010 年颁布的《农药产业政策》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以原药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促使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 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2016 年颁布的《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提出,推动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并通过兼并重组培育重点大型农药企业。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期。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信部原则上不再新增农药生产企业备案,将有利于我国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技术领先、机制合理、经营灵活的企业将成为行业整合的主导力量。

    (4)环保要求提高,有利于优势企业发展

    化学农药制造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我国环保领域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部分农药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视安全、牺牲环境、偷排超排,与环保守法企业之间形成不公平竞争,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关注。《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环保和产品质量检查,对于没有有效处理污染物,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企业取消其农药生产资格。此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大大提高企业环境污染成本。不规范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入环保,将有可能被淘汰。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这将有利于环保达标、工艺先进的农药企业的发展。

    (5)农药禁限用政策为环保、高效、低毒农药推广提供广阔空间

    近年来,国际上通过实施国际公约,严格管控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生产、使用和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不断采取禁限用措施。例如,近年来除草剂第二大品种百草枯已成为继有机磷农药之后中毒发病率第二高的农药品种,已被 20 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并于 2011年 3 月被列入鹿特丹公约的出口限制清单,而列入该清单的产品将会逐渐被禁止或严格限制生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 年修订)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剧)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通过政策规定禁用和限用部分农药,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药应用水平,促进农药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高毒农药的退出为高效、低毒农药让出市场,有利于高效、低毒农药的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预示农药消费结构将发生调整,以往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让位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是大势所趋。例如,在除草剂领域,二甲戊灵凭借其环保、高效、低毒的特性可以对乙草胺、氟乐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形成广泛替代。

    (6)专利农药集中到期,给仿制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从专利的角度基本上可以将农药产品分为三类:专利产品、专利到期产品和非专利产品。 2011 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市值约为 440 亿美元,而这三类农药基本是三分天下的局面。农药研发期在 8-10 年时间,其后就是长达 20 年左右的专利保护期,专利过期后,仿制企业通过工艺优化、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产品使用量。专利过期农药通常有 15-20 年的黄金周期,之后随着替代产品的出现需求趋于稳定。

    目前使用的多个农药品种是在上世纪 80-90 年代研发的,今后 10 年专利农药将集中到期,到 2023 年全球将有 166 个农药专利到期,届时新增加的农药产品市场达 110 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随着农药专利到期密集期的到来,国内业内技术优势以及渠道优势较为明显的企业,将会率先涉足专利到期产品,并参与与国外农药龙头企业的市场、研发等合作中,不断享受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

    2、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仍以仿制为主。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内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 1%,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我国农药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由此造成我国的农药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低端领域,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三)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影响行业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包括创新能力、产品结构、客户群体等,主要农药企业的经营模式特征如下:

企业类型
业务模式
竞争焦点
代表企业
创制型原药企业
通 过 新 药 创 制 掌 握 专利,形成“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
新产品创制
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杜邦等国际巨头
仿制型原药企业
生产专利期满或不受专利保护的农药品种,通过合成工艺优化,形成质量、成本优势,主要客户为制剂加工企业
合 成 工 艺 优 化 、 质量、成本控制
ADAMA ( 安 道麦)、我国以及印度多数农药企业
制剂加工企业
将原药、分散剂、助剂等进行复配分装,销售给终端用户
制剂配方、销售渠道与服务
发达国家行业巨头、我国以及印度多数农药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农药新品种创制难度很大,对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要求较高,但新药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利润率极高。因此,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基本由世界跨国农药巨头垄断,其所获得巨额利润为研发再投入提供了保障,并已形成“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仿制类企业主要生产专利到期农药和无专利农药,以生产能力和成本控制为依托,不断通过新生产设备的投入和生产工艺的优化来占领相应农药品种因专利到期后价格下降而急剧扩大的市场。突出的生产性研发能力、优良的产品品质、先进的管理机制、持续的工艺改进和良好的成本控制等是企业成功占领非专利农药广大市场的关键因素。

    (四)上下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化学农药的上游行业主要可追溯至石化行业。化学农药的下游为农场主、种植户等终端客户。农化企业既有从原料到中间体、到农药原药、制剂的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也有专做中间体或原药、制剂的企业。其中,农药原药与制剂存在本质区别。原药类企业主要依托合成技术,属于 B2B 模式,研发、生产和销售农药原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而制剂类企业主要依托解决方案和品牌推广,属于 B2C 模式,研发、生产和销售直接应用于终端作物(或非作物)的不同类型的制剂(有效成分相同)。总体上,产业链越长的农化企业,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越强。从原料到中间体再到原药的生产过程体现技术密集的特点,而原药到制剂的生产更多的体现企业在营销及品牌上的优势。

    1、农药行业与上游关联性分析

    农药行业的上游为石化行业,其原料为各种基础化工产品。先由中间体企业将各种基础化工原料加工成生产原药所需的关键中间体,再由原药企业将各种中间体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原药,最后由农业制剂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出不同剂型的制剂供应终端市场。

    2、农药行业与下游关联性分析

    农药行业下游终端客户主要包括农户及其他农药使用者,主要使用于农林牧渔领域,少量使用于其他领域。农药的市场需求量不仅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病虫草害规模的影响,还受到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非农作物应用市场的影响。对于下游农药使用者来说,其对农药制剂性能、安全性、品牌和附加服务的要求也同样影响到农药行业。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环保健康要求的提高,促使农药制剂企业加大环保安全农药新品种的研发投入,也促进农药原药及中间体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质量,农药品种朝着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方向持续演进,农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随着下游病虫草害的不断进化,病虫草害对农药的抗药性在逐步提升(例如对草甘膦、吡虫啉等过去大规模应用的农药品种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抗性),这会导致农药用量增加、环境负担加重、药品残留超标的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药制剂实现更丰富的复配使用(即在一个制剂中复配有多种有效的原药成分),这也同样推动农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农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10000 1030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共十章,包含农药行业细分产品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农药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