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于 1986 年由德国赫斯特公司(后归属于拜耳公司) 直接化学合成获得成功,后来成为拜耳公司除草剂品种的主打产品。草铵膦主要用于棕榈园、观赏性灌木、非耕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禾本科杂草,并可用于马铃薯田除草以增加产量,继而成为全球三大非选择除草剂之一。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部分传导性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并且非常适合做抗性基因,因此草铵膦也成为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除草剂。国内草铵膦产品登记井喷。 截止 2017 年 3 月底,草铵膦在国内登记数目为 238 个。其中, 单剂登记为 234 个、混剂登记为 4 个;原药登记 38 个,登记标准是 95%的含量,制剂登记为 200 个。未来还有制剂、原药登记在申请或审批中。
应用场景 | 换茬除草 | 果园除草(浅根作物) | 行间定向除草 | 荒地除草 | 抗性草相防除 |
消费需求 | 快速、低残留、下茬安全 | 不伤根、不伤土、安全、长效 | 安全、高效、长效 | 快速、彻底、长效 | 高效 |
用户特征 | 经作种植户、免耕田用户 | 果树植种户 | 花卉基地、蔬菜 、玉米等种植户 | 荒地除草用户 | 经作种植户 |
对标竞品 | 百草枯、敌草快 | 百草枯 | 百草枯、选择性除草剂 | 草甘膦 | 选择性、针对性 除草剂 |
经济敏感度 | 低敏感 | 中敏感 | 中敏感 | 高敏感 | 低敏感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灭生性除草剂只有百草枯、草甘膦、甲嘧磺隆、 三氯吡氧乙酸、草铵膦五种。先正达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百草枯之后,取得了大面积使用,到 2016 年,百草枯水剂退出中国市场的历史舞台。甲嘧磺隆、三氯吡氧乙酸用于非耕地除草剂,主要运用于林业、铁路、公路等, 在基本农田中的使用量很小,对人体的危害并不突出,市场份额也小。余下的农用灭生性除草剂只有草甘膦和草铵膦可互相比较。草甘膦在生产上使用年数长,目前不少杂草如小飞蓬等对该药已产生较强抗性,草甘膦除草速度相对较慢,但其内吸传导性非常强,能通过茎叶传导至地下部分,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进行传导,能将杂草连根杀死,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土壤中的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草铵膦是谷氨酰胺合成抑制剂,具有部分内吸作用。施药后短时间内,杂草体内铵代谢陷于紊乱,细胞毒剂铵离子在体内累积,与此同时光合作用被严重抑制,达到除草目的。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持效期长达 1 个月,能除掉小飞蓬等已对百草枯、草甘膦产生较强抗性的杂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伤作物根系。药物与土壤结合后可迅速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施药 1 天后播种作物安全。
品种 | 草甘膦 | 草铵膦 |
作用方式 | 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阻;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对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 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草铵膦为膦酸类非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通过抑制谷氨酸合成酶这一植物的重要解毒酶作用,导致植物体内氮代谢紊乱,铵过量积累,叶绿体解体,从而使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
传导方式 | 内吸传导灭生 | 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 |
除草效果(见效时间) | 7~10天 | 3天(正常气温) |
除草范围 | 对160多种杂草有防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但它对部分多年恶性杂草防除效果不理想。对抗性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草甘膦效果不是很明显;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等。 | 可以用在所有作物(只要不喷到作物上即可,行间施药要加装盖或罩)。采用杂草茎叶定向喷雾处理,几乎可以用于宽型种植的果树、中耕作物、蔬菜和非耕地的杂草防除;能快速杀死100种以上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特别是对耐受草甘膦的部分恶性杂草如牛筋草、马齿笕、小飞蓬等效果非常好。 |
安全性 | 一般需要7天才播种移栽 | 1~4天即可播种移栽 |
优点 | 有良好内吸性,持效期长。 | 速效性较快,对部分抗性杂草效果好,持效期比百草枯长。 |
缺点 | 除草时间慢,对抗性杂草效果差,在快速换茬的经济作物上使用存在一定的药害残留风险。 | 死草速度较慢,能除根,难于达到经济作物快速换茬的要求。 |
价格 | 2.8万元/吨 | 20.7万元/吨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 年之前: 随着草甘膦抗性杂草问题的加剧,草铵膦市场需求增长,价格一路上涨,最高时达到 35 万元/吨,并较长时间稳定在 30 万元/吨(制剂价格也稳定在 8 万元/吨)。2014 年: 草铵膦销量首次出现大幅增长,市场反馈积极。三大草铵膦原药企业(威远、永农、利尔)纷纷宣布扩产,更多的企业表示要上马草铵膦生产线,草铵膦供应量因此大幅增加。2015~2016 年: 由于国内产能急剧增加, 草铵膦价格持续回落,价格战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主旋律。 2015 年 1~9 月草铵膦价格跌幅达 24%, 9~12 月草铵膦价格继续下跌 32%。 截至 2016 年 7 月,草铵膦从 2015 年初的 33 万元/吨下滑至历史底部 11.7万元/吨,直逼成本线附近。2015 年 10 月,上海原药会期间,几家主要的草铵膦原药厂商达成协议,将原药价格下调至 20~23 万元/吨, 200g/L 的制剂产品价格在 7 万元/吨。2015年 11月,农一网强势推出草铵膦制剂产品“烈焱”(200克/升草铵膦水剂),并将网络销售价定为 605 元/箱(12 千克),折合 5 万元/吨。但由于品牌力不强,销量很少。2016 年 1 月,曾因全球产能不足而在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的拜耳“保试达” (18%草铵膦可溶性液剂)回归,并且零售价由 12~14 万元/吨下调至 8~10 万元/吨(在广东、海南等主要市场统一 8 万元/吨),同时宣布 2016 年国内重点市场上的“保试达” 产品将保证供货。国内制剂价格随即下调: 利尔化学的“闲牛” 产品零售价格由 10 万元/吨下降至7~7.5 万元/吨,浙江永农“百速顿” 产品价格下调至与利尔的“闲牛” 产品相当;威远生化也将产品零售价下调至 7.5~8 万元/吨。 2016 年 4 月起,草铵膦制剂价格不断下跌,价格几乎每周都在变化,从 5.8 万元/吨降至 4.3 万元/吨,甚至个别 2.9 万元/吨。国内原药价格跟随下调: 2016 年 5 月,辉丰旗下石家庄瑞凯化工率先将草铵膦原药价格调整至 13.5 万元/吨,在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起初各个企业尚存犹豫心态,后期随行就市。 2016 年 6 月,瑞凯化工再次将草铵膦原药价格下调至 11.9万元/吨。2016 年 11 月至今: 价格缓慢回升。 2016 年 11 月,国内环保督查加紧,草铵膦原药价格回暖至 13.5 万元/吨。 2016 年 12 月至今,草铵膦出口订单增加,原药价格持续上升,达到目前的 20.7 万元/吨。预计未来合理价格区间在 15 万元/吨左右。 我们判断,随着国内外草铵膦产能的陆续释放、生产工艺逐步成熟, 长期看草铵膦价格有望逐步降低, 预计合理区间在 15 万元/吨左右。
草铵膦过去 10 年历史价格走势(年度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草铵膦过去 3 年历史价格走势(日度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草铵膦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草铵膦行业市场前景研究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草铵膦行业市场前景研究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共七章,包含草铵膦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中国草铵膦行业前景展望,中国草铵膦行业投资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