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简介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资源承载能力与城市人口不能匹配,资源紧缺、交通拥堵、污染加重等“城市病”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对于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智慧城市的起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最终目的是将其上升到整合、集群、协同管理的高度,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构建宜居的城市环境。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城市服务、公共安全、环保、民生、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智慧城管、 智慧交通、 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

    2、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发展现状

    2011 年以来,从中央各主管部委到行业、省市,多点、多层次的智慧城市规划纷纷出台。这些规划从宏观政策引导、应用行业指南、扶持资金支持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 为我国智慧城市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处于持续增长趋势。2012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为 24,794 万元; 2016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 48,511 万元,年均增长率为 18.27%。2017 年 1 月, 工信部正式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发展目标为到 2020 年,业务收入突破 8
万亿元,年均增长 13%以上。

2012-2016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我国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重要部门均参与智慧城市试点规划,试点城市将经过 3-5 年的创建期,由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促进试点城市之间的竞争,由此进一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其中住建部规划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情况如下:

时间
主要内容
2012 年 12 月 5 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
2013 年 1 月 29 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 90 个,其中地级市 37个,区(县) 50 个,镇 3 个。
2013 年 8 月 5 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 2013 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 103 个城市(区、县、镇)。
2015 年 4 月 7 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 84 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 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 13 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 2015 年底,我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分别达到 100%、 74%和 32%,新型城镇化推动智慧城市步入实质建设阶段。

部分省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政策

城市
政策文件
规划内容
北京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该纲要提出“4+4”行动计划:四项智慧应用行动计划——城市智能运行、市民数字生活、企业网络运营、政府整合服务;四项智慧支撑行动计划——基础设施提升、公用平台建设、应用产业对接、创新发展环境。
上海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
该规划指出,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主要目标为, 到 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便捷化的智慧生活、高端化的智慧经济、精细化的智慧治理、协同化的智慧政务为重点,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产业、网络安全保障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
贵州
《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
该纲要指出,积极推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稳步快速发展,到 2020 年,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 4500亿元。打造云服务产业链,重点在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工业、电子商务、食品安全方面等建设“7+N”云工程,推动建设面向政府、公众和企业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平台。
武汉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该方案囊括智慧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国土规划、市政设施、旅游、公共安全、交通、城管等 15 个具体专项规划。计划总投资 817 亿元,预计用 8 年时间全面实现城市信息的高效传递和智能响应。
广州
《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
该意见指出,智慧广州的建设具体目标包括建成一批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发展一批智慧型产业,突破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市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健全智慧城市发展保障体系,实现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智能技术高度集中、智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服务高效便民,打造广州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市。
成都
《成都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方案》
该方案提出,未来将重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和云化数据中心,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ICT 能力开放平台、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平台、“城市一卡通”多应用平台、视频共享平台等五大公共平台,加快研发智能感知及产品等四大关键技术,全面推进商贸、交通、科创、社保、社区等五大领域示范,完善成都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基础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等四类标准规范。
浙江
《浙江省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9 年)》
该 计 划 指 出 , 2015 年 启 动 各 项 重 大 推 进 工 程 ;2016-2018 年大力推进相关领域研制、标准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监督评价等工作; 2019 年,形成一批重大推进工程标准工作成果,建设完成首个国家智慧城市领域技术标准重点创新基地,搭建国内首个智慧城市标准云服务平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遍地开花的总体建设格局,除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外,成渝经济圈、武汉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智慧城市管理、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方面是当前智慧城市投资的重点方向。

    (2)发展趋势

    ①城市管理矛盾突出,政策支持助力智慧城市行业发展

    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着交通堵塞、公共安全、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而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这将有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升城市运行管理质量和效率。在此背景下,一系列支持智慧城市发展的国家、地方政策陆续出台,全国多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将为智慧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②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截止到 2016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 57.35%。到 2020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为 60%左右(现阶段,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水平约 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助于改善民生,并使得城市运行更加高效。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结合, 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有助于城市各项活动的不断改造与持续优化,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发展。智慧城市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实现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实现有效的市政服务和管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质量的提升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 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二)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技术水平含量高, 市场层次结构分明,目前整个智慧城市行业主要集中在硬件设备制造、传输网络提供、软件开发、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四个层面。

    1、硬件设备制造。硬件设备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包含存储及处理设备、感知产品、通讯设备等,如电子标签、传感器、服务器、网络设备、监控设备等产品。目前,主流供应商主要包括华为、联想、海康威视、霍尼韦尔、西门子、思科等领先企业。

    2、传输网络提供。传输网络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大运营商,即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部分业务掌握在区域性的运营商中, 如中电华通、 鹏博士、歌华有线、长城宽带等,市场高度集中。

    3、软件开发。在智慧城市领域,软件开发企业主要提供基础软件以及应用软件。其中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主要以微软、 Oracle 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为主。应用软件市场上国内已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由于智慧城市的行业特性比较明显, 这些企业大多在各自行业领域内提供专业性的软件产品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

    4、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顶层架构设计、咨询规划,其业务主要为对硬件和软件集成,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负责后期运维服务。国内在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方面的企业多数以单一领域为主,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多个领域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整体上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充分。国内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包括银江股份、易华录、太极股份、数字政通。

    (三)行业的进入壁垒

    1、技术、人才壁垒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空间地理信息等技术综合利用的体现,而上述技术均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其在国内发展历史较短,行业内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拥有扎实理论基础、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同时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型人才是行业内的稀缺资源。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人员保护意识的加强,开始采取知识产权保护、竞业禁止协议等多种措施限制技术及人才的外流, 使得新进企业以外部引进方式解决技术和人才短板的难度较大。因此,智慧城市拥有较高的技术、人才壁垒。

    2、资质壁垒

    由于智慧城市业务综合性较强,涉及多个行业业务整合,需要企业具备电子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资质以及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多项资质,同时,资质等级也与企业能承接的项目范围及规模直接相关。新进入者一方面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全部的资质, 另一方面资质的升级也需要长期的积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部门是各级政府,投资项目在选择实施方时一般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由于项目金额较大, 且承担着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在招标时,对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这些都构成了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

    3、资金壁垒

    智慧城市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主要体现在:(1)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集中在市政建设、交通管理、平安城市等领域,存在投资金额较大,建设时间较长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企业通常需进行资金垫付,需投入较多的运营资金。(2)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目前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政府项目一般结算时间较长,易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压力。(3)智慧城市是新兴产业,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很快, 为保持行业竞争力, 企业必须进行大量前瞻性研发和持续的人才培养,进一步造成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4、经验壁垒

    本行业对企业行业经验要求较高,一方面客户在进行招投标过程时,较为看重投标企业既往的经营业绩以及项目经验; 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新进入者由于行业经验不足,往往难以建立完善的综合服务能力。

    (四)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智慧城市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和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软件及服务外包行业等产业,下游为各地城管、 市政、交通、安监、质监、公安等政府部门及酒店运营商、地产开发商、医院、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

    1、上游行业情况及影响

    智慧城市业务上游供应商主要是计算机设备、感知设备、网络设备等设备供应商、 软件及其他专业服务商等, 市场为充分竞争市场, 下游企业选择余地较大。当前上游供应商主要有华为、联想、海康威视、微软等。

    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影响

    智慧城市行业下游行业一般包括各地城管、市政、交通、安监、质监、公安等政府部门及酒店运营商、地产开发商、医院、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我国自 2012 年开始“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目前,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 277 个,智慧城市作为我国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市场需求巨大。

    (五)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智慧城市行业具有客户个性化需求强、项目实施过程复杂、资质要求高等特点,同时政府部门客户比例较多,资质齐全、行业经验丰富、客户服务水平优秀的企业行业竞争力较强,利润水平处于合理水平,该类企业为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如银江股份、易华录、太极股份、数字政通等。行业环境及经营模式较为稳定,行业利润水平平稳。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014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 6 大建设方向:即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自《规划》印发以来,从中央各主管部委到行业、省市,多点、多层次的智慧城市规划密集出台,这些规划从宏观政策引导、应用行业指南、 扶持资金支持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为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政策和措施将有利于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智慧城市产业化和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我国智慧城市企业的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

    (2)行业发展空间大

    智慧城市建设适应了当前社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对当前市政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智能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智慧城市建设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未来随着人们对信息化、智能化生活的熟悉程度不断上升,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将逐步深入,应用领域不断扩张。行业发展需求的增加为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

    (3)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 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城市发展概念,具有系统规模大、技术更新快、系统继承性强等特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种新的理念、技术和创新工具不断涌现,推动行业应用技术开发的不断发展,促使行业技术持续进步,功能和性能不断完善,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用户体验不断提升。

    2、不利因素

    (1)区域割据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当地经济的考虑,另一方面地方企业人力物力在当地较为集中,采购多集中于本地及周边企业,导致智慧城市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割据市场格局。区域割据不仅降低了外地企业在当地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也使得当地企业在研发、技术上的投入缺乏动力,不利于形成开放、竞争、高效的市场环境。

    (2)市场集中度低

    智慧城市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整体市场份额较为分散,影响企业盈利能力,限制企业研发投入,不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共十五章,包括2019-2023年智慧城市技术分析,中国智慧城市重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智慧城市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