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分析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新阶段,人口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城市中,长三角、珠三角各占三席,人口吸引力突出,除此之外还包含北京、重庆、成都及郑州.
2017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7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2017各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
2017各大城市人口流入排名,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广州第一,在城市人力吸引力排名中广州排名第三。
2017中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榜前十名:深圳市,北京市,广州市,上海市,东莞市,重庆市,苏州市,成都市,杭州市,郑州市。
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城市中,长三角、珠三角各占三席,人口吸引力突出,除此之外还包含北京、重庆、成都及郑州。
2017中国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榜前十名:广州市,成都市,杭州市,郑州市,武汉市,西安市,长沙市,南京市,南宁市,昆明市。
省会城市中人口吸引力Top10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广州位列第一,且相比排名第二的成都吸引力指数遥遥领先,南宁、昆明进入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大量的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融入大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也使得大城市形成了盆地聚集效应,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要素资源向大城市聚集。
三、中国北上广深圳人口吸引力排名
(一)、2017广州人口吸引力排名 广州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分析
广州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称。加上外国人士众多,也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
广州作为曾经被誉为包容性最强,最开放的城市,无数的年轻人奔赴这里,在这里逐梦,这里代表着另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另一种社会发展的可能。
广州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极大,18-24岁的人口成为广州人口流入的主群体。
北京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州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东莞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重庆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人口吸引力
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TOP10城市主要分布的南方,广州位列第一,且和比排名第二的成都吸引力的数量遥遥领先,南宁、昆明进TOP10
珠三角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于广东、湖南、广西、河南、湖北等省份。 在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城市中,广州排名第三。而其中省会城市中人口吸引力Top10城市中主要分布在南方,广州位列第一,且相比排名第二的成都吸引力指数遥遥领先,南宁、昆明进入Top10。
入口流动方面,流入人口年轻化,广州、深圳、东莞流入的18-24岁常驻人口占比较高,而从广州流出的人口大部分流向周边城市,广州人口流出的方向则是佛山、深圳排名前列。
北京人口流向城市TOP10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人口流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人口流向城市TOP10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人口流向城市TOP10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州人口流向城市TOP10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州人口流向城市TOP10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广州常住人口分析
日前,广州市统计局公布,广州2016年末共有常住人口1404.35万人,从2015年到2016年,广州总共增加常住人口54.24万人.
北上广深近两年人口总数对比(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州各区的“吸人能力”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州各辖区的“吸人能力”排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白云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白云区多年来都是广州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从户籍人口数量来看,白云区的数量不如越秀、海珠,户籍占常住人口比例也不到40%,城镇人口比重:80.73%。因此可以看出,白云区的人气主要是依靠外来人口。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幸福感位列全市第一。
番禺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新黄埔之前,番禺是往年人口增长最快区域。2015年番禺区的常住人口增长率达5.22%,到2016年末,番禺人口增长率再一次增长,达到6.2%城镇人口比重:88.49%。番禺已经成为承接主城区人口疏解的居住城区
天河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作为广州市连续十年GDP总量第一的天河区,外来人口有接近5成,城镇人口比重100%。但是天河区的高房价和成活成本,也让生活在天河区的人口亚历山大。
海珠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前的海珠区,整体上承载着核心城区的人口扩散和外来人口的聚集两大作用。以前外来人口都倾向于居住在靠近市中心,成本又低廉的海珠城中村,城镇人口比重100%。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海珠区外来人口高达50.62%,而从现在的数据来到,这个比例已经降到37.5%。
花都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花都区城镇人口比重:67.26%
增城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增城区城镇人口比重:71.90%
面积占广州20%的增城,人口却只占了10%。根据规划,到2020年,增城可容纳规划服务人口235万人。
在楼市里面,增城向来有东部粮仓之称,成交量一直领跑广州,再加上年底即将开通的地铁,相信不久的将来增城人气也会旺起来的。
黄埔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黄埔区城镇人口比重:91.58%
城市东拓,人口也是东边增长的快!黄埔区2015年末的常住人口是89.85万人,到2016年末达到108.26万人,增长率高达20%。
荔湾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荔湾区城镇人口比重:100%
荔湾区虽然也是老城区,但人口却不如新房成交量增加的那样明显,2015年末,荔湾常住人口是92.17万人,到了2016年末,只增加了3000多人。
越秀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越秀区城镇人口比重:100%
越秀区虽然范围较小,但却是全市户籍人口最多的一个区域,同时也是唯一个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区。这大概是因为越秀人口都比较土豪,户籍留在越秀,人却到其他区买房居住了。
南沙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南沙区城镇人口比重:72.47%
拥有自贸区的南沙新区,目前人口还比较少,但是根据规划, 到2020年,该区人口将增至200万人,目前看来,距离有点遥远。
从化区人口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化区城镇人口比重:44.81%
(二)、深圳市人口吸引力分析
“地表最强”辖区—宝安区:宝安区是深圳各辖区中人口吸引力排行第一的。
深圳市各辖区人口吸引力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深圳外来人口分析
18-34岁常驻人口占深圳地区总流入常驻人口比例的66%。深圳还是中国的“设计之都”和“动漫产业基地”,文化、科技方面发展都十分优越,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外来人口。
深圳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深圳流出人口周边化情况
从深圳流出的人口比例可以发现深圳人口大部分流向周边城市,其中东莞比例最高。
深圳人口流向TOP10城市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东城市人口流向TOP10城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拥堵排名TOP10,深圳就不在其列。全国主要城市早晚峰拥堵对比,深圳也是早晚高峰都低于全国均值的。
深圳吸引人口多,常驻人口位列全国第四名但拥堵值却是全国第43。
发展好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优先选择,大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站点人口覆盖率排行TOP10中,深圳排行第一,公共交通建设十分发达。
在公共交通点500米人口覆盖率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广东有深圳、东莞、佛山、广州四个城市上榜,北京作为北方唯一入移过 TOP10的城市,排名为第七。
全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站点人口覆盖率排行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深圳全市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覆盖盲区较少。
深圳各辖区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盲区人口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深圳人口流向城市TOP10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东城市人口流向TOP10城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2017北京人口吸引力排名分析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国家经济的宏观决策和调控部门等均在北京。同时其航空和铁路客货流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些优势是所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1、中国首都:在《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城市中,北京排名第二。
2、“北漂之都”:18-34岁常驻人口占北京地区总流入常驻人口比例的62%。
北京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金融中心和高校之都:北京的朝阳区和海淀区是北京吸引力最大的两个区,朝阳有北京中央商务区,拥有独特的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朝阳还有使馆区,方便开展国际贸易。而海淀区高校云集,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均位于海淀区。
北京各辖区人口吸引力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各辖区人口吸引力排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流出人口周边化:从北京流出的人口比例可以发现北京人口大部分流向周边城市,其中河北保定,廊坊等比例最高。
北京人口流出城市TOP10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人口流出城市TOP10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作为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第二的城市,北京的拥堵情况还是比较明显的,排在了第四名!毕竟多年来,北京交通的拥堵不仅闻名世界,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财政损失(“时间就是金钱”)、效率降低(“效率就是生命”)、环境污染、甚至危及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急救车、救火车开不动)…,群众“怨声载道”,成了急需解决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北京的拥堵问题也是阻扰北京成为最新引力城市的原因之一。
不过北京的公共交通站点还是挺好的,北京是作为北方唯一入选Top10的城市,排名为第七。
北京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盲区呈现从中心向周边扩散现象,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较完善。顺义、平谷、延庆的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盲区人口占比较高。
(四)、2017上海人口吸引力排名分析
1、中国第一大城市:在《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城市中,北京排名第二。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2、年轻人喜欢去上海打拼:上海18-34岁常驻人口占北京地区总流入常驻人口比例高达65%。毕竟上海底子好,市场大,再加上上海海纳百川的特殊性,让上海在国际上影响力非常大。
3、独一无二的浦东新区: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外高桥、自贸区与外资联系多些。例如闸北区的中部繁荣、北部改造等等。发展浦东,最早提出的是孙中山先生,但限于浦东浦西隔着一条黄浦江,半岛区域的浦东物流无法辐射全国,所以一直没能开发。随着我国造桥和隧道技术的突破,九十年代正式开发,地理区位优势全国最好的浦东,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上海市各辖区人口吸引力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市各辖区人口吸引力排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地区外来人口各年龄段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流出人口周边化:从上海流出的人口比例可以发现上海人口大部分流向周边城市,其中以苏州比例最高。
上海人口流出TOP10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上海流出的人口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作为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第四的城市,交通还是蛮拥挤的,据在上海生活的网友表示:在上海生活着的人们和到过上海的人们都应该对上海的交通很有感触:千言万语一个字,那就是“堵”,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南北、内环、延安等等高架,简直就是停车场。不过上海在公共交通站点500米人口覆盖率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排名第四。
上海市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盲区分析:上海外环以内基本居住地周边500米均有公共交通站点。上海有7个辖区的公共交通覆盖盲区人口占比小于1%,说明上海各辖区之间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差异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