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1979-1992年,城镇化率由18.96%提升至27.46%,上升了8.5个百分点;人口总数从9.75亿增加到11.72亿,城镇人口总数从1.85亿增加到3.22亿,增幅达87.21%;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从213个增加至514个,建制镇数量从2361个激增至14539个。
1993-2002年,城镇化率由27.99%提升至39.09%,短短十年即上升了11.1个百分点;人口总数从11.85亿增加到12.85亿,增幅为8.44%,城镇人口总数从3.32亿增加到5.02亿,增幅达51.20%,城镇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总人口增速的态势尤为突出。
从2002年底的“十六大”关注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起,国内城镇化在保证较高增速的同时,开始扭转各自孤立的发展局面,并逐渐形成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006-201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推进,城 镇化率从 2005 年的 43%增长到 56.1%,“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 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 60%。
我国历年城镇化率
2015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
2011-2015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看,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39.9%。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以上。随着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减缓,要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还需要政策的多方面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