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养猪业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整合,至2000年基本完成,由70年代末约70万个商品猪场到2000年不足10万个,2010年时仅约7万家,生猪养殖场数量锐减近90%。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经历了养殖场数量的急剧减少;②养殖场规模的迅速扩张;③规模化进程相对减速,场均存栏量趋于稳定,但大规模养殖场数量和存栏比重仍在稳步上升。
美国猪场数量不断下滑
美国规模化出栏比例图
美国生猪存栏数走势
美国生猪场均存栏数走势
中国养猪业自2007 年开始整合,截止至2015 年,养殖户数量不断下降,幅度高达40%。出栏500 头以上的猪场出栏占比达到45%,同时场均存栏数提升约一倍,但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猪场数量不断下滑
中国年出栏500 头以上猪场出栏占比
中国各等级猪场占比变化
中国生猪存栏量
分析认为,未来中国的生猪养猪结构将由目前的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转变。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会出现2-3 个千万头规模以上的企业;还会涌现出一大批出栏量在5000-10000头间的规模猪场。以上两类生猪供应主体将成为国内生猪的主要来源,共同保障稳定的猪肉供应和食品安全。
我国生猪养殖结构将向纺锤型演变
国际对比:我国目前处于规模化养殖的启动期与加速期之间,具体表现为散养户的退出已见成效,场均存栏量正大幅上升。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出栏占比正不断提高,至2015年已达45%。以上特征较为符合美国的第1、2阶段特征,所以判定中国的规模化养殖进程正处于启动期和加速期中间。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均国土占有面积低于美国,所以我国的规模化可能更早遇到瓶颈,但大大优于日本。从养殖密度来看,我国远远低于日本,所以中国的规模化进度将慢于美国但快于日本。
中美生猪出栏规模化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