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身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截至 1995年12 月 31 日,我国共有 5,279 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1995年9月7日, 国务院下发 《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 (国发[1995]25号) ,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入股,分期分批组建具有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
1998 年 3 月 12 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城市合作银行更名称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发[1998]94号) ,将“XX 城市合作银行”名称变更为“XX 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运行态势分析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初期, 明确提出了 “立足于城市居民、 立足于中小企业、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和坚持特色发展的基本策略。城市商业银行始终坚持 “三个立足于” 的市场定位和特色发展的基本策略, 扎根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小企业和市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求得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打造了“市民银行”品牌。
2005 年 11 月以来,中国银监会逐步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开始了跨区域发展。跨区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业绩增长的重要手段。
2、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共有 133 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和税后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额的10.5%、10.1%和 9.7%。
城市商业银行专注于支持区域经济,为地方基础设施及其他政府项目融资,并通过提供创新产品及优质客户服务提升市场份额。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通常在特定的区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 更容易适应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变化。
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日益重要。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资料,城市商业银行 2009 年至 2014 年的总资产、 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26.1%、25.9%和 28.3%,均显著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市场份额已由 2009 年 12 月 31 日的 7.1%上升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的10.5%。与其他主要银行业机构一致,城市商业银行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股本回报率自 2009年的 13.8%增至 2014 年的 14.9%。
随着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随之下降,资产负债表愈发稳健。 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09年的1.3%降至2013年的0.9%,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2014 年增至 1.2%。
2009 年至 2014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情况如下:
项目 | 截至 12 月 31日 |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
商业银行 | 1.6 | 1.1 | 1.0 | 1.0 | 1.0 | 1.2 |
大型商业银行 | 1.8 | 1.3 | 1.1 | 1.0 | 1.0 | 1.2 |
股份制商业银行 | 1.0 | 0.7 | 0.6 | 0.7 | 0.9 | 1.1 |
城市商业银行 | 1.3 | 0.9 | 0.8 | 0.8 | 0.9 | 1.2 |
农村商业银行 | 2.8 | 2.0 | 1.6 | 1.8 | 1.7 | 1.9 |
外资银行 | 0.9 | 0.5 | 0.4 | 0.5 0 | 0.5 | 0.8 |
资料来源︰中国银监会2009年至2014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