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达到了64 亿美元(400 亿元人民币),而随着无人机民用化的推广以及军用无人机在各领域对有人机的替代和普及,未来全球的无人机市场也将面临爆发性的增长,到2023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5 亿美元(+700 亿人民币)。
产业信息网《2015-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显示
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预测,到2023 年达到115 亿美元
而我国无人机市场与世界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基本相似,未来十年也将出现需求增加,市场不断扩张的情形。而无人机的产业链和传统的航空制造业产业链类似,产业链复杂,涉及的产业众多,包括航空机载武器装备、机身复合材料、飞行器操纵控制、发射回收装置、无人机整机制造和无人机的应用等,根据AOPA 中国飞行器拥有者驾驶员协会统计,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相关企业已经超过220 家,而上市企业中也有很多公司开始触及无人机行业,未来整个无人机产业有望进入快速上升的通道。参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国企共同牵头设立的全链条无人机产业基地(该无人机基地2013 年落户北京大兴区,占地2000 亩,产业远期规模设计1000 亿元以上),其2015 年预期产值为100 亿元,我们预计未来整个无人机产业也将水涨船高,众多无人机细分产业也将从中受益。
事实上我国的无人机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目前阻碍无人机发展的最大障碍可能在于航管政策。在我国无人机发展早期,无人航空器没有适航证,驾驶员没有执照,行业管理处于混乱状态。而2005年我国开始施行《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明确了无人机的通用航空器性质,2009 年以来又颁布多个文件:《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和《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主要解决无人机的适航管理问题;《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主要解决无人机的空域管理问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主要解决无人机的驾驶员资质管理问题。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局已将部分无人机驾驶员资格下放至行业协会管理,在适航证和驾驶员管理方面渐趋放开,在空域管理方面原有政策已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而《无人机空域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飞行计划申报、申报条件和空域管理等)也有望在中国民航局征求意见后正式推出。我们认为国家空域的逐步开放时通用航空的发展大趋势,借助民航局简政放权的东风,未来民用无人机产业将从政策红利中充分受益。
2009-2013 年中国无人机相关主要政策汇总
未来无人机飞行可能需要的审批程序
同时,由于我国在上个世纪研发或服役的军用无人机无论在质量还是性能上已经达不到国外同类无人机的水平,再考虑到我国海岸线绵长曲折,地缘广阔,海岛众多,光是用于军事侦察的中/高空无人侦察机需求就已经十分庞大。目前,军用和出口贡献了无人机行业约90%的收入来源,其中军用无人机仍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而中航科工三院院长魏毅寅在接受《瞭望》周刊杂志专访时表示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已有小几亿人民币,如果按照民用无人机市场3 至4 亿元来测算的话,军用和出口的规模大约为27 到36 亿元之间(军用和出口占无人机行业约90%),即使与大兴无人机基地的初期产值目标也相去甚远,未来仍具备广阔空间。
革命性的装备往往意味着超常规发展速度,经过了20 世纪漫长的萌芽期和酝酿期,伴随着21 世纪初的反恐战争和数次局部冲突,未来10 年甚至20 年内无人机产业终将迎来井喷时期(20 世纪整个90 年代美国无人机领域的投入合计只有34 亿美元,但到了2010 年当年这一数字就已经达到了44 亿美元,过去10 年间年均增速高达44%)。按照目前国际无人机发展的主流趋势,以及我国近几年展出的无人机型号,中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和无人战斗机将成为我军未来研发的重点,我国在逐渐淘汰落后无人机型号的同时必将增加对新型无人机的投入,“利剑”、“翼龙”、彩虹系列、“WJ-600”、无人机将伴随我国无人机行业的蓬勃发展。


2025-2031年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六章,包含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应用场景市场分析,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先企业案例分析,察打一体无人机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