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在成本供给方面主要承载上游板材供应,体现在三大人造板材: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
家具根据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实木家具,使用未经再次加工的天然木材制作而成的家具,制作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造板材。实木家具相对价格较高,产品之间价格差异较大,属于高档家具范畴,部分产品甚至具有收藏价值。
第二类则是板材家具,通常使用各类人造板材制作而成,价格相对于实木家具较低。实木家具的销售额在家具行业中占比约为10%,市场上大部分还是板材家具。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实木家具对于木材的利用率很低,容易造成破坏森林浪费木材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实木家具的售价高昂。由于实木家具的市场份额较小,产品差异较大,我们将把板材家具作为研究重点。
板材家具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原材料的成本。细分板材家具产品成本,板材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近40%,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起支撑固定作用的铝型材和五金配件,分别占产品成本的12%和7%左右。各项原材料成本之和可以占到产品总成本的80%,因此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对家具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造成较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公司的营业利润。
板材家具成本分析
板材家具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人造板,具体可分为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
人造板产量:,胶合板的产量最高,2013年约为137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纤维板产量次之,2013年约为64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增速稳定,但有放缓的趋势。刨花板产量相对最低,2013年约为18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产量增速同比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
人造板价格:三大人造板的价格较为稳定。胶合板、硬质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有小幅上涨的趋势,刨花板的价格近年来出现小幅下跌。其中,2013年,胶合板的平均价格为1896元/立方米,同比增长1.5%;硬质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372元/立方米和1581元/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7%和5.1%;刨花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953元/立方米,同比下降13.6%。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5-2022年中国家具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指出:目前人造板工厂常用树种为杨木、柳桉、水曲柳与马尾松。根据卓创资讯的报道,杨木、桉木价格在各地纷纷出现下调的局面。如广西地区旋单板用桉木近期价格下调30元/立方米左右,10公分以下的优等杨木市场成交价在670元/立方米左右,12公分以上的厂家采购价在770元/立方米左右。我们认为目前人造板市场采购原木力度不足,原木市场将维持弱势走稳姿态。
为了更加前瞻的判断家具原材料的价格走势,我们继续分析板材行业的上游林木业的发展。我们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供的木材期货的报价作为木材价格的标准进行跟踪。可以看到,木材期货的价格自2014年10月以来持续走低,并且尚未出现触底的迹象。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木材期货收盘价
综合三大人造板的产量以及木材期货价格的趋势来看,三大人造板目前产量充足,原材料木材的价格持续下跌,三大人造板材的供给充足,价格缺乏上涨的动力。家具企业在原材料方面的成本将保持稳定。


2025-2031年中国家具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家具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家具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家具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家具行业十四五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