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属于定制性产品,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定制性生产,呈现出同一产品多批次生产的特征。因此企业一般采用订单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安排采购、生产和销售计划。
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的下游产品市场包括汽车、办公设备、通信设备等应用领域,这些行业都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因此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的市场需求也会随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出现波动。
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是下游整机制造的配套产业,通常分布在下游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目前我国模具与金属结构件企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等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模具行业深入研究分析见《2015-2020年中国其他模具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深入研究分析见《2015-2020年中国金属结构制造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1、有利因素
影响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 | 因素分析 |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 模具是工业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装备,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为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促进我国工业的升级发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以鼓励和推动模具制造业的发展。2000 年制定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 年 修订)》、2009 年制定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 年制定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 年)》、《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2013 年制定的《产业结构 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2014 年制定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4 年版)》等,都将模具制造业,尤其是高端精密模具制造列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 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持续鼓励和推动汽车、通信设备、办公设备等模具下游应用产业的升级发展。这些政策也为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
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 | 近三十年来,全球制造业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我国汽车、电子信息、家电、办公设备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为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基于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和不断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水平,未来一定时期内,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仍将延续,为我国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境。 |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 目前,我国汽车、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模具的下游应用行业均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为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2、不利因素
影响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 | 因素分析 |
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 虽然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发展,但仍然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汽车模具领域,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市场需求增长快,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企业管理人员、中高层技术人员以及高级技术工人都比较紧缺。 |
模具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低 | 由于长期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现在国内许多模具企业观念比较落后,模具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低。 |
劳动力成本上涨 |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为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促使我国相关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的企业可能在未来的竞中逐渐被淘汰。 |
本文采编:CY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