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我国模锻液压机产业发展历程回顾及2014年模锻液压机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锻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特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金属零件经过锻造方法热加工变形后,由于金属的变形和再结晶,原来的粗大枝晶和柱状晶粒变为晶粒较细、大小均匀的等轴再结晶组织,钢锭内原有的偏析、疏松、气孔、夹渣等缺陷得到了压实和焊合,组织变得更加紧密,提高了金属零件的塑性和力学性能。同时锻造加工能保证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使得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所以,锻造零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造、轧制零件。

锻造技术分类及应用特点分析

分类
技术特点
适用范围
应用举例
模锻
封闭的模型中整体成型
尺寸精确、结构复杂的大批量锻件生产
飞机机体承力框、主梁、起落架,发动机的涡轮盘、涡轮轴、叶片等
自由锻
局部变形
小批量和大型锻件生产
汽轮机转子、大型支撑辊、船用大型曲轴、核电中的压力壳、蒸发器、接管段等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锻造根据成型时金属流动方式分为模锻和自由锻两种,模锻是金属在近似封闭的模型中整体成型,由于金属在模锻过程中整体流动,因此要求设备能力较大,飞机上的模锻件需要3万吨甚至8万吨压力机才能实现。模锻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比较复杂,生产率高,常用于大批量锻件生产。自由锻造则是局部变形,通过压力机上下砧座和相关附具,将金属逐步锻打成需要的形状,常用于小批量和大型锻件生产,例如汽轮机转子、大型支撑辊、船用大型曲轴、核电中的压力壳、蒸发器、接管段等等。

    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结构的主要承力部件的组成部分都采用模锻件,如飞机机体承力框、主梁、起落架,发动机的涡轮盘、涡轮轴、叶片等,其制造水平对飞机所能达到的最高性能水平、可靠性、寿命和技术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按重量计算,飞机上85%左右的构件是锻件。按价值计算,锻件在飞机构件中价值占比约6~9%,在航空发动机部件中价值占比15~20%(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占整机成本的20-25%),综上,锻件在整机价值占比约为12%左右。

    大型模锻压机决定锻件生产制造能力。大型模锻压机是以军事需求为主、军民兼用的多功能重型模锻压机,同时也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关键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世界大型客机市场上,空中客车公司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生产出A380客机,一个重要因素是空客在大型锻件生产上得到俄罗斯帮助。A380起落架的成型,就是在俄罗斯7.5万吨模锻压力机上完成。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历时14年研制了运10大型运输机,由于当时锻造能力薄弱,被迫使用多段较短的承力结构相连充当主梁,无法达到商用标准,是导致其最终夭折的原因之一。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锻压机械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指出:在我国,重型模锻液压机建造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为西南铝加工厂制造了一台3万吨模锻水压机,于1973年投产,代表了我国当时模锻技术的最高水平,实现了我国大型模锻液压机零突破。

    此后大型模锻液压机建设陷入停滞将近40年,直至近两年爆发式地研制了多台巨型模锻压机。其中,2012年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包制造、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设计的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万吨航空模锻液压机一次性热试成功。2013年由德阳二重研制的世界最大8万吨模锻液压机投入试生产,使得我国与瑞典一起具备了世界最大的模锻压机。

    此外,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8万吨重型模锻液压机、江苏昆山10万吨模锻液压机正在建设中,16万吨模锻液压机的设计已完成。

中国模锻液压机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年度
事件
1973年
中国一重建造第一台3万吨模锻水压机投产。
1974年
建成3万吨有色金属模锻水压机。
1982年
第二重型机器厂设计制造,安装于重庆西南铝加工厂的1万吨多向模锻水压机投产。
2012年
中国二十二冶制造4万吨航空模锻液压机。
2012年
西安阎良8万吨、江苏昆山10万吨模锻液压机正在建设中,16万吨模锻液压机的设计已完成。
2013年
中国二重世界最大8万吨模锻压机投产。
2014年
中航重机等温锻(一期)建设项目重点设备1.6万吨等温锻造压力机顺利实现热载试车。这将是目前国内最大吨位的等温锻造压力机。在等温锻工艺条件下,1.6万吨压力机锻造能力将可能相当于(8-10)万吨普通压力机的锻造能力。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航空装备列为第一大重点发展方向,将以市场可大规模应用的重点产品研制为主线,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飞机研制,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大飞机的生产以大型设备配套为基础,相关产业也将受到有力扶持。

颁布时间
政策名称
具体内容
2013年5月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到2020年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基本完善,建立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核心能力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体制机制完善、军民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型航空工业体系,拓展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掌握当代先进民用航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综合保障技术,形成“系统、设备和器件”三层次配套体系;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新舟涡桨支线飞机等一批重点产品实现产业化。
2013年2月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规划》
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的工业体系,突破大型客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开展大客商用发动机验证机研制,2015年完成中法合作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建立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和实现批量交付。开展现有发动机改进改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市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轻小型发动机发展发动机专项技术和相关配套件。
2011年4月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以航空运输需求为基础,优化机队结构。支持增加宽体机、支线机和货机,鼓励使用国产飞机。引导退出老旧飞机。发挥规模采购优势,降低行业机队采购成本。到2015年,机队规模达到约2750架,运力年均增长11%。
2010年10月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采编:CY209
10000 104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模锻液压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模锻液压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模锻液压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国航空模锻件发展现状分析,2024-2030年中国模锻液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4-2030年中国模锻液压机行业投资机会风险展望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