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企业年产量1000 台规模难以形成价格优势, 只有年产量上500-1000 台,才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从目前国内机器人生产模式来看,其单价如果不降低,产业化形成将面临挑战。机器人共4 大组成部分,本体成本占22%,伺服系统占224%,减速器占36%,控制器占12% 。三大关键零部件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质量及价格,因此是机器人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3 大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较高,特别是减速器基本被日本2 家公司垄断。因此现在国内制造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企业年产量1000 台规模难以形成价格优势, 只有年产量上500-1000 台,才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中国如果想要形成机器人产业化,必须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提上日程。
单体机器人的成本占比
零部件 | 造价占比 |
减速机 | 36% |
伺服系统 | 24% |
本体 | 22% |
控制器 | 12% |
其他 | 6% |



2025-2031年中国3C机器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3C机器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3C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与及策略建议,2025-2031年3C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2025-2031年中国3C机器人行业投资建议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