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补贴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受益于海风行业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8亿元[图]

内容概要:伴随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各国海上风电项目快速落地,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呈现稳健增长。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合计319亿元,其中,单桩基础结构市场规模259亿元,占81.19%;其他基础结构市场规模60亿元,占18.81%。预计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合计424亿元,其中,单桩基础结构市场规模304亿元,占71.70%;其他基础结构市场规模120亿元,占28.30%。


上市企业:海力风电[301155.SZ]、天顺风能[002531]、泰胜风能[300129]、天能重工[300569]、龙源电力[001289]


相关企业: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尔辰海上风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贴政策、海上风电基础结构产业链、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竞争格局、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趋势


一、海上基础结构行业定义及分类


风电基础是支撑风电机组并与塔架相连接的构筑物,按应用场景可分为陆地基础、单桩基础、基脚架基础和浮式基础,分别适用于陆地、浅水(水深60米)环境。海上风电基础是海上风电的重要结构之一。海上风电基础类型包括单桩基础、高桩混凝土承台、导管架基础、吸力筒基础和漂浮式基础,其中桩基和导管架是海上风电设备最底部的支撑基础,上端与风电塔筒连接,下端嵌入海床地基中起支撑作用;漂浮式基础通过压载水调平与系泊系统实现抗台风功能。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各类基础形式优缺点具体对比如下: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各类基础形式优缺点对比


二、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环境-补贴政策


海上风电是风电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海上风电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对于各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硬性要求下,沿海各省先后进行了“十四五”期间的海风新增装机目标,目前包括广东17GW、江苏9.09GW、浙江4.55GW、山东10GW、福建10.3GW、广西3GW以及辽宁4.05GW,共57.99GW,该规划目标能够保障海上风电在“十四五”期间的快速发展。

各省海上风电补贴政策情况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现状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板块之一。随著能源政策持续倾斜、技术成本不断下降以及绿色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全球风电市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海上风电,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推动力,为欧洲新能源的最优选择。


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海上风能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已经有多个国家将海上风电发展作为未来风电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据统计,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8GW,预计2025年约为16.3GW。

2020-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统计


海上风电亦成为欧洲能源独立与产业自主的核心路径:各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上,必须在效率、成本、供应链安全和电网承载力之间寻找平衡。与石油、天然气等其他传统能源相比,海上风电效率高、排放低,荷兰、丹麦、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拥有较为完整的本土技术和制造能力,并出于产业安全和就业考虑,因而令海上风电成为欧洲新能源的最优选择。


伴随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各国海上风电项目快速落地,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呈现稳健增长。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合计319亿元,其中,单桩基础结构市场规模259亿元,占81.19%;其他基础结构市场规模60亿元,占18.81%。预计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合计424亿元,其中,单桩基础结构市场规模304亿元,占71.70%;其他基础结构市场规模120亿元,占28.30%。

2020-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及细分结构


2、中国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现状


我国海洋风电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及“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和深远海风电开发提速,海上风电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据统计,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62GW,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7.7GW。

2015-2025年中国海洋风电装机容量统计


海力风电以海风桩基和塔筒为核心业务,深度受益于海风行业发展。据统计,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89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8亿元。

2020-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产业链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钢材、法兰、紧固件、海缆、防腐材料、焊接材料等原材料,以及焊接设备、电气设备等相关设备。行业中游为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设计、生产制造及安装,这个环节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中单桩基础结构作为目前全球应用最广、市场占比最高的基础形式,在市场发展中具有关键地位。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海上风电场的运营与维护服务,主要客户包括风电场开发商、风电场运营商、电网公司等。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产业链


五、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是支撑风电机组在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的关键结构,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主要企业包括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泰胜风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尔辰海上风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部分主要企业介绍


2、代表企业


1)、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力风电自成立以来持续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品,是国内海上管桩、塔筒龙头企业。子公司海力海上、海工能源、海力装备、海灵重工分别作为公司位于江苏如东、江苏盐城大丰、江苏通州湾、江苏如东东凌的生产基地,主要从事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等产品的生产加工业务;海灵重工子公司海灵滨海作为产品组装基地,从事部分桩基产品的组装工作;海鼎设备主要负责风电机舱罩产品的生产、研发业务;海恒设备从事海上风电产品的生产加工业务。其中海力装备为公司IPO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拟建设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进行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海力风电主要产品介绍如下:

海力风电主要产品介绍


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海力风电风电塔筒营收3.20亿元,桩基营收8.54亿元,导管架营收1.37亿元;2025年上半年,海力风电风电塔筒营收2.92亿元,桩基营收15.64亿元,导管架营收1.36亿元。

2021-2025年上半年海力风电风的风电基础结构营收统计


2)、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金重工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深耕新能源行业近二十年,为全球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截至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是亚太地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单桩的供应商。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大金重工总营业收入为37.80亿元,其中,风塔及相关产品营收35.11亿元,占总营收的92.89%。2025年前三季度大金重工总营业收入为45.95亿元。

2021-2025年前三季度大金重工风塔及相关产品营收情况


六、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趋势


2025年,海上风电基础维护已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与“智能驱动”,通过多技术融合监测、智能调度系统、无人化装备应用与精准气象预警,运维效率与安全性显著提升。随着近海资源的逐渐饱和,深远海风电开发成为行业重要增长极。未来,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将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1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1-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6-2032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