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近年来,中国在黑磷制备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兴发集团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黑磷的百公斤级稳定制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使得黑磷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如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等。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黑磷的产量,还提升了其质量和性能,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2024年,中国黑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0.38亿元,同比增长18.75%。
相关上市企业:兴发集团(600141)、瑞丰高材(300243)
相关企业: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至正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黑磷、黑磷市场规模、黑磷行业现状、黑磷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黑磷是黑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是用白磷在很高压强和较高温度下转化而形成的。黑磷在磷的同素异形体中反应活性最弱,它在空气中不会自燃。黑磷是一种半导体,它的密度为2.70g/cm³,硬度为2。它的晶格是由双原子层组成的,每一个层是由曲折的磷原子链组成的。在这些链中,P—P—P键角为90°磷一磷键距为2.17埃。黑磷在空气中是稳定的。
二、行业发展历程
19世纪末,科学家在研究磷同素异形体时发现了黑磷,但受限于制备复杂、产量低,其工业应用未受重视。1914年,美国科学家Bridgman通过高温高压法首次合成黑磷,证实其具有半导体特性。20世纪中期,随着化学气相传输法、液相剥离等技术的出现,黑磷的产量和纯度逐步提升。21世纪初,纳米技术的兴起推动了黑磷在电子、能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其二维结构的半导体特性被发掘,中国也开始关注新材料产业,科研机构如中科院开始了基础研究。2014年,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发现黑磷晶体管,引发学术界对其电子性能的关注。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团队在二维材料领域发表综述,系统总结了黑磷的合成、性能及器件应用,推动其向光电元件、传感器等方向发展。2021年,湖北三峡实验室依托兴发集团成立,实现百公斤级黑磷合成规模,并朝着吨级产能突破。截至2025年9月,该实验室已签订40项技术合作协议,推动黑磷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应用转化。
三、行业产业链
黑磷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磷矿等原材料,以及高压釜、马弗炉、高能球磨机、分散机、化学气相沉积(CVD)系统等生产设备。产业链中游为黑磷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子器件、能源存储、航空航天、光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
中国是全球磷矿石产量最大的国家,2023年国内磷矿石产量占全球的40%以上。长期以来,中国磷矿行业存在“采富弃贫”的开采模式,高品位磷矿被优先开采,导致资源储量快速下降。2023年,中国磷矿储量为34.41亿吨,同比下降6.75%。黑磷的生产依赖于高质量的磷矿石,磷矿储量的下降可能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进而影响黑磷的生产规模。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黑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四、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在黑磷制备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兴发集团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黑磷的百公斤级稳定制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使得黑磷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如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等。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黑磷的产量,还提升了其质量和性能,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2024年,中国黑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0.38亿元,同比增长18.75%。
五、重点机构及企业情况
中国黑磷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龙头引领、多元共生”态势。兴发集团凭借4.03亿吨磷矿储量及百公斤级中试产能,占据资源与规模优势,2025年计划建设100吨/年生产线,主导上游原料供应与中游制备环节。瑞丰高材则以黑磷复合负极材料技术突破为核心,成本从3000元/克降至1元/克,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推动下游应用,形成“资源-技术-市场”闭环。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其拥有磷矿储量约4.03亿吨,依托“矿-电-化”一体化产业链,为黑磷生产提供低成本原料保障。其磷矿资源覆盖湖北、云南等主产区,年开采能力达585万吨,支撑黑磷规模化生产需求。公司实现百公斤级黑磷中试,并推进100吨/年生产线建设,2025年计划建成吨级产能,成为国内黑磷规模化生产的标杆企业。2025年上半年,兴发集团营业收入为146.20亿元,同比增长9.07%;归母净利润为7.27亿元,同比下降9.72%。
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黑磷复合负极技术,成本从3000元/克降至1元/克,实现国产替代,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能量密度提升40%;在钠离子电池中实现160Wh/kg能量密度,循环寿命超800次。公司研发黑磷基催化材料、氢能催化剂,提升导电性及循环稳定性,应用于加氢还原反应、燃料电池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瑞丰高材营业收入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2.62%;归母净利润为0.11亿元,同比下降52.57%。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不断突破,驱动规模化生产与成本革命
中国黑磷行业正通过制备技术革新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兴发集团已建成100公斤级黑磷中试线,2025年启动100吨/年高稳定性二维黑磷项目,采用超临界CO₂剥离法等绿色工艺,预计生产成本将下降52%,单批次制备周期从15天缩短至3天。瑞丰高材通过液相剥离法实现黑磷片层厚度控制在5nm以内,纯度达99.95%,吨级中试线已通过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认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开发缓释给料策略,成功制备亚厘米级单晶黑磷薄膜,迁移率达6500cm²/V·s,适用于高性能光电器件。
2、应用场景多元化,产业融合加速
黑磷的应用正从单一领域向多场景渗透,形成“电子+能源+生物”三角支撑。在电子信息领域,黑磷基场效应晶体管空穴迁移率达12000cm²/(V·s),较硅基材料提升15倍,适用于5G/6G通信芯片、柔性电子及量子器件,华为已将其应用于折叠屏手机散热方案。能源领域,黑磷负极材料理论容量2596mAh/g,是石墨的7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60Wh/kg,-20℃低温容量保持率82%,中科海钠第二代产品已实现商业化。生物医学领域,黑磷量子点用于肿瘤光热治疗,康立生医药载药纳米黑磷取得临床批件,IND阶段产品市场增量2027年显现。产业融合方面,湖北依托磷矿资源构建“矿-电-化-材”产业链等。
3、行业政策不断驱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未来,黑磷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顶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黑磷材料的技术创新。同时,政策支持将继续为黑磷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国政府已将黑磷列入“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突破大面积单晶制备和界面调控技术。这将有助于促进黑磷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黑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黑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黑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26-2032年黑磷投资建议,2026-2032年中国黑磷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2026-2032年对中国黑磷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