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煤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生态效益。然而,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推进煤化工废水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净化工艺,将废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污染物减少到符合排放标准的限制要求以内,能够显著削减有害物质排放,遏制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散。与此同时,煤化工废水处理还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其有效实施不仅直接促进传统高污染行业的清洁化改造,更通过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为绿色制造业发展注入动力,从而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在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煤化工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推动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也加大了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果。数据显示,2019-2024年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从83.62亿元增长至12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74%。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废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兴处理技术与智能化运营模式的深度融合,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处理规模与技术层级有望实现持续提升。
相关上市企业:中电环保(300172)、碧水源(300070)、津膜科技(300334)、国林科技(300786)、京源环保(688096)、北控水务集团(00371)、首创环保(600008)、碧水源(300070)、国中水务(600187)等。
相关企业:麦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恒宇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科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翰祺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产业链、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一、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概述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过程。传统煤化工主要指焦化行业、电石行业、氮肥行业、甲醇行业。现代煤化工主要指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现代煤化工,煤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干馏(含炼焦和低温干馏)、气化、液化和合成化学品等。
煤化工废水是在煤炭加工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多种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焦化等工艺,这些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并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这些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煤化工废水处理是指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过程。煤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酚和氨,另外还有300多种污染物质,例如焦油、苯酚、氰化物、硫化物、COD等,煤化工废水不仅毒性大,而且处理难度也较大。目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分为预处理阶段、主处理阶段和深度处理阶段。其中,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除渣、调节池均质、隔油沉淀和气浮处理;主处理阶段包括生物处理和高级氧化处理;深度处理包括过滤处理和反渗透处理。
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优点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合规性和法规遵守、社会形象改善;缺点包括技术复杂性、成本高昂、技术挑战、维护和管理困难。
二、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
煤化工废水处理,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从最初的污水达标排放,到资源化利用,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历程。
三、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政策
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废水处理行业发展,为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奠定了政策基础。例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围绕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干式烟气净化、持久性有机物识别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展“揭榜挂帅”,突破专用传感器、低温脱硝催化剂等一批基础零部件、材料药剂和控制装置短板,加快成套技术装备攻关。2025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净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化工园区废水深度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沁阳市、义马市、济源示范区化工园区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污水监测监管能力提升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化工废水“一企一管”或“多厂专管、明管输送”。
四、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产业链
煤化工废水处理产业链上游主要技术和设备制造,涵盖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药剂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煤化工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营、设备的管理、设备的监管、设备的维护等。产业链下游主要是煤化工废水处理末端市场,主要包括中水回用、污泥处理、污水排放等。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五、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
煤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生态效益。然而,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推进煤化工废水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净化工艺,将废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污染物减少到符合排放标准的限制要求以内,能够显著削减有害物质排放,遏制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散。与此同时,煤化工废水处理还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其有效实施不仅直接促进传统高污染行业的清洁化改造,更通过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为绿色制造业发展注入动力,从而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在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煤化工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推动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也加大了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果。数据显示,2019-2024年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从83.62亿元增长至12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74%。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废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兴处理技术与智能化运营模式的深度融合,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处理规模与技术层级有望实现持续提升。
六、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尽管我国在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是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而我国在这些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其次是设备水平上的差距,国外一些煤化工废水处理设备在自动化、智能化和节能环保方面都要领先于我国。总的来说,我国的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在不断改善,但仍需要加大相关科研和技术开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的废水处理水平。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对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代表企业主要包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麦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恒宇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科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翰祺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未来,随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将会持续向前迈进,为推动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营: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包括:工业水处理、城镇污水及水环境治理;固废危废、污泥耦合、土壤修复及餐厨垃圾处理;烟气及VOCs治理;高端装备及智慧环保等。为工业(电力、石化、冶金、新能源、煤矿、建材等)和城镇环保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研发设计、核心设备制造、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设施运维和项目投资等。公司经过多年创新发展,形成了“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一体:水、固、气产业;左翼:发挥创新平台及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等;右翼:加速资本运营,发挥扬子江环境集团、扬子江环境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作用,联合产业基金,进行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以EP、EPC、BOT、EPCO、设施运维及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环保等商业模式,打造了智慧环保系统集成、环保设施运维、创新平台运营三大业态;特色业务包括:废水处理零排放及纳滤膜分离、全膜法水处理、分布式智慧水体/水质净化、污泥干化耦合处理,客户覆盖大工业与市政领域。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电环保工业水处理营业收入为1.57亿元,同比增长26.61%。
2、麦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麦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节能所属中节能国祯公司旗下具有全球资源和国际视野的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商。麦王环境拥有一支高度敬业、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工程师、项目经理及销售精英团队,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项目咨询、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等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30年以来,麦王环境从单一的先进环保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稳健成长为国内工业领域领先的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商。在工业和工业园区的水系统、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能源利用、土壤地下水修复、污泥处理等领域,成功完成了数百个工程项目,业绩遍及石油化工、煤化工、钢铁、焦化、制药、食品饮料、汽车制造、印染和其他化工等诸多行业,为创造清洁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尊重和好评。麦王环境掌握的工艺技术覆盖“工业给水、脱盐水、循环水、废水、回用水、零排放”等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全部水系统,具有多场景、全流程、产品化的显著特点与优势。同时,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麦王环境以“精益创新、低碳智能”为核心,持续打造工业水系统精益工程技术输出与转化平台,以精益化、资源化、数字化为手段,助力工业水处理产业的绿色低碳化转型。
七、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集成化与流程协同化
未来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技术发展将突破单一工艺的局限,转向多种技术的高效集成与全流程优化。通过将高级氧化、膜分离、生化强化及蒸发结晶等工艺进行精准组合与协同调控,构建针对性强、抗冲击负荷能力高的处理系统。这种集成化路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复杂水质适应性不足、运行不稳定的核心痛点,从而实现处理效率的显著提升与运行成本的优化,为稳定实现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回收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2、资源回收与过程减量化
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重心将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过程减量-循环利用-资源回收”的全过程管理模式转变。一方面,通过工艺优化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量和污染物负荷;另一方面,深度开发废水中有价资源的回收技术,如高效提取氨氮、酚类等化学品,以及结晶分盐获取高纯度钠盐与硫酸盐,推动废水由“处理负担”向“资源宝库”转变。这一趋势不仅能降低末端处理压力,更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关键路径。
3、运营智能化与决策数据化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运营管理将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演进。通过布设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水质、设备状态等全流程数据,并构建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模拟预测与优化调控,实现加药、能耗等关键环节的精准控制与故障预警。这种数据驱动的智能运营模式将极大提升系统稳定性与管理效率,从依赖人工经验判断转向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保障处理设施长期、高效、低成本运行。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发展环境洞察&SWOT分析,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煤化工废水处理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